當那首歌再度迴響在耳畔(徵文)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儘管那首歌曲已經隨著年代的河流漸漸飄遠,但是那樣一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雷鋒,卻永遠活在了我們心中。

生活中,樂於助人一詞已在人群中廣泛傳開,再也不只是隨手撿起一片紙,為別人提供便利這么簡單了。在我們身邊也時常會蕩漾一些因感恩而四散的漣漪。

路的遠方 默默守望

校園門口便是那看似讓人最羨慕的自由自在的地方,曾經有人稱之為出獄後的幸福——因為學校在我們這群孩子的眼中是一所囚牢,我們便是囚徒,每天都在張望四角的天空 ,再柵欄中向外眺望,渴望那一邊的美好與自由。

所以馬路邊通常是最亂的地方,況且這所學校有坐落在較為繁華的城市中心,可謂是亂上加亂,而來往的車輛卻如無人駕駛一般橫衝直撞。

不知從哪一年起,教學樓門前的馬路上多了一位年輕的女交警,每天在上學時和放學時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每天用自己的執著在校門口指揮著交通,只為換取同學們的安全。

她——作為女兒,甚至無盡牽掛;作為母親,明白母親對孩子平安的翹首期盼,無論霞光初照,還是繁星高掛,無論是驕陽似火還是雪花飛舞,車流人海中,她是堅定的守望者。

後來我們才知道,她並不是此處真正的交警,只是利用自己的時間來維持馬路邊上的秩序。

那首歌沒有動人的鏇律,卻有無私地奉獻,我知道那只是一種簡單的幫助與奉獻,它很簡單,只是陪伴。

題海時光 無法丈量

在這種競爭力極強的社會,在這樣水深火熱的學習生活中,成績優異是重要的,但是學習並非是一切。

儘管學習生活味道濃郁,但是仍掩埋不住那些最美好的時光散發的芳香。

還記得那時的我,物理應該算是超級弱項了吧。。。。。。但是如今的我卻在一步步走向屋裡光芒的遠方。這功勞大抵不該是全部歸功於我的,或許應該感謝那兩位同學吧!

他們都是我曾經的前桌和同桌,在那個午後久違的自習,二次根式,過去進行時,二力平衡,土改的基本完成,所有的考點在腦袋裡亂成了一鍋粥,被小火微微地燉著,咕嘟咕嘟冒泡。

每天都是同樣的氣息,每天都有同樣的味道,每天只要有不會的題,沒有辦法的事情,都可以請教你們,而後只是像很好很好的朋友一樣,簡單的交流幾句。

“沒事兒,只要有問題,儘管請教。”當時,真的很感動,什麼都沒有說,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講完之後,會問一句“是不是?”“懂不懂??”有的時候我們便如兩個木偶一般,失去了和我形影不離的另一個木偶,也許從此都不會表演成功。

話說,總有一天我們會分離,但是或許那些在題海中奮戰的歲月真的無法丈量,國中的同學或許一輩子就那么六十五個,那么這其中同桌又能有幾個?所以那些故事就是那么真實的剪影,那些互幫互助的事情從來都那么平凡,簡單,卻讓人感動。

幾許倉皇 墨痕箋香

作為一位課代表,況且還是一名女生,也許最苦難的工作莫過於半送作業,或是取作業罷了。

那天,一個陽光斜倚在牆角,又是夏天,熱的那么濃稠,搖不動,調不均,連蟬也懶得叫——十分慵懶的時間。

我走出教室,尋找走廊中片刻的陰涼,忽然發覺今天還沒有取作業,於是忙跑下樓,推開沉重的門,問了句:”老師們好!"原來作業早已經批完了,慌慌張張的捧起那摞安靜躺在辦公室地上的作業本。

迅速的穿過幾個老師辦公桌之間的空隙,直奔門口走去,期間不知碰歪了多少老師的卷子,水杯,只是口中不停的碎碎地念叨:“借過,借過。。。”“對不起,實在抱歉”。

眼看著明明敞開來的門在離我不到一步之遙的地方關上了,啊。。。。。。怎么可以這樣?而且是夏日裡一陣久違的風把它吹關上的,憤懣不平,什麼世道啊?

於是一隻手捧著作業搭在腿上,另一隻手伸出去勾門的把手,可能由於用力過大,作業本瞬間傾斜了,散落了一地,我該怎么辦?

正在這時一位同學推開門,示意我先過去,欣慰之餘,點了點頭走了出去,在外面等她出來在去拾起那散落一地的本子,可是她也並沒有直接走,而是把自己班的作業本放在窗台上,回過頭幫我拾本子。於是我也低頭去撿,看見她滿頭的汗珠,她或許是某個班的課代表吧!

拾起後,點了點頭,道了聲“謝謝”,莞爾一笑。我懂的那首歌唱出的不是飄動的音符,卻有值得珍存的幫助,那只是一種樸實無華的心靈,它很純淨,只是感動。

有沒有那么一首歌,沒有動人的鏇律,跳躍的音符,卻在那一瞬間,衝破警戒線,用不求回報的行動詮釋了樸實與執著,那首歌再度迴響在耳畔,淚水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