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3篇

<美麗陽曲>

傾聽陽曲清韻

馬源

無意從你身邊走過,你的風景,卻驚艷了我的眼眸,我駐足傾聽,陽曲清韻,令人嚮往。                                      

——題記

陽曲的風景,宛如一幅淡色潑墨畫,古色古香,各色景致相互映襯,顯得那么和諧。我在這如畫一般的景致中遊走,千年古剎懸空寺,水光瀲灩的南河湖水,濃濃的鄉土人情,給人無限憧憬和嚮往。

古剎隱寺院

柳林河懸泉寺,驀然驚我入眼帘,畫山繡水,古廟餘韻,流連忘返。

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山石崢嶸,雲霧空濛。千年古剎懸空寺,就坐落在景區間的懸崖峭壁上。懸泉寺上列懸崖壁石,下列百尺汾水,古人贊其曰:“鳥飛聚散,魚躍沉浮,樵子擔荷,漁翁垂釣,秀峰環繞,汾水引流,深谷建立,岩崖造修,恍如雲夢,不啻瀛洲。”寺內廟宇縱多,如: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藏經樓,還有一條千年古棧道,懸泉滴水瀑布石映山門,春花爛漫,雲霧山峰,碧血紅葉,雨簾珠屏等,奇特景點更令人賞心悅目。

紅葉隨風飄落於水面上,隨著水波的顫動,上下翻飛,穿梭往來,星星點點,透亮著滿湖妖嬈的青春之光,飄散出一陣陣清韻之音。

遠處的山峰穿透雲層,只露出層層疊疊的峰尖,置身此地,恰似進入雲飛霧繞的仙境,使人流連忘返,遐思萬千。

瀲灩碧色湖

我懷著期待的心情,走進了如詩如畫的南河公園欣賞湖景。

朝雨後的湖水,如西子出浴般清新亮麗。最撩人心弦的還是兩岸的楊柳,在這陽春三月,就像是多情美人的風姿,婀娜招展,嫵媚飄飛,嫩嫩的綠意淡淡的柔絲,融匯於空濛的湖光山色之中。

湖的四周,怪石嶙峋,此起彼伏,別有一番趣味,我輕輕地走到湖的怪石前,緩緩地地坐在條石之上,抬眼望去,湖面水平如鏡,湖底的魚兒游來游去,一動一靜,使人恍惚沉浸在恬靜的夢境之中。

耳邊傳來古箏發出的高山流水般的音韻,細細聽來,果然是高山流水,不免勾起人知音何處的遐思。

濃濃鄉土情

水墨仙境,難以忘懷,但最美的風景,是那些創造美的陽曲人民。

走進陽曲的村莊,便可見到座座鱗次櫛比的民居,沒有太過華麗的修飾,卻給人以溫馨之感,煙囪上冒出的縷縷炊煙,彰顯著這戶人家的勤勞。輕叩一戶人家的大門,定會看到主人熱情的笑臉,他們定會邀你入門小憩,捧出一杯熱茶,幾樣水果,一同在院中聊聊家常,從不會因陌生人而有隔閡,他們質樸,善良,熱情,好客。

陽曲的人民,淳樸而敦厚,勤勞而勇敢,他們創造了和正創造著讓人賞心悅目,和諧宜居的新陽曲。

陽曲的美,在山,在水,更在人,她向世人緩緩述說著這一方熱土的歷史悠悠,清音神韻。

美麗陽曲

閆茹玥

我的家鄉——陽曲,是一個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星羅棋布的文物古蹟,綺麗多姿的自然風光,異彩紛呈的黃土風情,獨具魅力。讓我們隨著攝像師的鏡頭,走進陽曲,去領略大自然無盡的造化,去感受古城淳樸的民風,去刷新歷史無限的記憶——

千年古剎閃光華

在陽曲的西南方向,汾河與柳林河匯合點,有一處體現出 “古、秀、險、奇、野”的旅遊勝地,她就是懸泉寺文物風景旅遊區。景區內分布著秀麗奇特的自然景觀,也保存著歷史文化明珠——千年古剎懸泉寺。

懸泉寺四周有挺拔的山峰,高峻的絕壁,搖曳的懸橋,清澈的汾流,晶瑩的河灘,幽深的古剎,以及村莊中的民俗風情,整座寺院崖石山泉相交叮噹作響,地上水氣迷漫,宛如南方,頗有水鄉情趣。故古人贊其曰:“鳥飛聚散,魚躍沉浮,樵子擔荷,漁翁釣游,秀峰環繞,汾水引流,深谷建立,岩崖造修,恍如雲夢,不啻瀛州。”

古城陽曲,兩千多年來,歷盡滄海桑田,幾經風雨變幻,留下了許多的古蹟遺存,就像一顆顆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輝。

山光水色映秀美

位於陽曲縣城東南17公里,有一阪泉山,又名阪寺山。滿山蒼松成林,山花遍野,灌叢繁茂,幽雅清爽,景色怡人。[沿著阪寺山的古松小路,野花細徑向上攀援,走到山顛盡頭,眼前豁然開朗,高山平台上出現了一組規模宏大,宛若西方山顛城堡的大型建築群。這就是聞名全國的阪寺山聖母堂:主體建築簡練垂,頂部裝飾方圓相間,數不清的十字架直指雲天。板寺山聖母堂,與上海佘山聖母堂,一南一北,是國內最有名望和最有影響的聖母堂。

千年古剎附近的汾河二庫同樣美不勝收:山,怪石嶙峋,奇峰突兀,有的像古佛沉睡,名曰“睡佛山”;有的像美女偃臥,稱之“美女峰”;有的像將軍點兵,得名“點將台”,千姿百態,呼之欲出。水,湖面狹長,清如明鏡,泛舟湖上,兩岸青山倒映其間,伸手可觸,可謂“山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

陽曲的美,在山,在水,景致的韻味馥郁濃厚。

田園人家展風情

美麗的陽曲共有大小村莊128個,星羅棋布,向我們展示異彩紛呈的黃土風情,而在西凌井鄉自然保護區中更是可以尋覓到山西深厚的人文古蹟。

沿路風景如畫,滿山的松林覆蓋,奇峰疊翠、古木參天,延綿不斷的原始森林望不到頭,霧靄、紅葉、松林,置身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空氣直接沁入你的肺里,對久居都市的人們來到這裡連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散發著幸福的陽光。

游完原始森林,可到村裡的農戶家,滿院的棗樹掛滿了誘人的紅棗,剛收的葵花子晾滿了農家小院,抓一把嘗嘗,不同的味道讓舌頭跳舞。過一會兒,樸實的農家大嫂,就會端出了地道的農家飯,南瓜飯、煮玉米,煮毛豆,吃得一行人肚子圓滾滾。

一路傳說,一路美麗,和諧的西凌井,田園的黃土人家。

陽曲的美,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心裡,在攝影師的鏡頭中,每一幅、每一組都浸潤了他們辛勤的汗水和濃濃的真情,當我們在照片前駐足觀賞,那一瞬間,心靈得到升華,精神在美的夢境中暢遊。陽曲的美,古樸厚重,怡然自得,在山,在水,在人家。

我愛你——美麗陽曲!

美麗陽曲

周萍

陽曲,早在抗日戰爭以前甚至於清代以前,中國人民解放 憑藉陽曲的有利地形,圍殲太原城守敵,取得太原戰役的徹底勝利,因為並北屏障,號為太原之北大門。 

陽曲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南距太原23千米,地處忻州與晉中盆地之脊樑地帶,扼晉要衝,太原門戶,陽區之名始於西漢時以汾水之曲,曲當其陽得名、

陽曲縣的景色也是更為驚人。例如,徘徊寺。徘徊寺又名毗盧寺,外度為紅色,看起來莊重,典雅,寺院坐北朝南,高10米的土台上,約面積1350平方米。山門是山水小時建築,旁有中谷二樓,系磚砌樓閣式,下位劵門,三面開窗,上減小式十字歇山頂機構樓閣。徘徊絲整體有三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一次建有戲台,山門,聖母殿,正殿兩側為鍾國樓,東西配殿,耳房等。很符合東方的建築。

不二寺。寺名“不二”源於佛語。意為凡能悟入一時平等之理者。謂之入不二法門。不二寺的創立建寺把寺喻為門。寓意為佛教信徒。由此門寺而入就能達到不二境界。應該寺為佛教中的禪寺。故又稱不二禪寺

不二寺真正的藝術價值在於它的彩塑,它利用了佛殿有限的空間。巧妙的將其彩塑。壁畫與佛體台山牆結合起來。塑造了佛的三個世界的整體。詞殿也稱為三聖殿。殿內的壁畫。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隨著經濟的發展。陽曲的變化也越來越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陽曲會變得越來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