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的故事作文1500字

詩曰:蘇武持節,齧雪餐氈,牧羝 ①海上,一十九年。

兩千多年以前的西漢,其版圖十分遼闊,活躍在北方草原的匈奴不時地侵犯邊疆,而漢朝也經常出兵反擊他們。

後來匈奴的單②於派使節向漢朝朝貢,希望能藉此拉攏彼此之間的邦國友誼。於是漢武帝決定派蘇武向匈奴回禮,並護送他們的使節回去。

出使的那一天,蘇武手中持著長長的“漢節”,那是邦國之間互相往來的信物,他帶領著由一百多人組成的和平使團,隨著一聲威武的號令,莊嚴而肅穆地啟程。他們帶著豐厚的禮物,放眼望去,那浩蕩的隊伍展現出無比的威德,要傳達給遠方匈奴的是大漢民族對於戰爭永遠不再發生的殷切期望。

但不幸的是,他們遇到了匈奴內部的一場叛亂。叛變的人和蘇武的副使張勝曾經有過密切往來,結果不但張勝被連坐,連蘇武也無辜地受到了牽連,被扣押在了匈奴,和平的任務尚未完成,即遭此劫難,讓蘇武非常痛心。

單于知道蘇武為人忠貞愛國,於是想要藉機勸他投降,就派遣衛律等人去遊說,蘇武義正辭嚴地說:“如果我忘恩負義,背叛朝廷,就算是活著,也沒有顏面再回到漢朝!”說罷,抽出配刀,往自己身上刺了進去。頓時,鮮血噴灑而出,他倒在了血泊之中。衛律大驚失色,趕緊衝上前去救他,醫治了半天之久他才甦醒過來。

單于看到蘇武的志節這么樣地高邁,內心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就想用高官厚祿來收買他,請他為匈奴效力,但是均被蘇武斷然回絕了。後來,惱羞成怒的單于把他幽禁到了地牢里,想把他活活地餓死,逼他投降。

在寒氣逼人的地洞中,身心交瘁的蘇武躺在刺骨的寒冰上,疲憊地昏了過去。不久,難以忍受的飢餓使他甦醒了過來,他爬到雪堆旁,將一把雪塞進了嘴裡,又抓起漢節上的一撮氈毛,艱難地咽了下去。奇蹟出現了,幾天之後,蘇武居然沒有死。單于被他驚嚇壞了,以為他一定是個神人,若是普通人,不早就死了好幾回了嗎?

後來,單于把蘇武流放到了荒無人煙的北海,只送給他幾隻公羊,目的是要讓他像無法繁殖的公羊那樣衰老、絕後、自生自滅,要他等到公羊能夠哺乳才可以回來。

蘇武拄著漢節,在風雪交加的北海牧羊,他常常撫摸著它,就像是見到漢王一樣。漢節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手,節上的毛早就已經脫落了,完成出使匈奴任務的使命感和忠於漢朝的氣節,始終在支持著他一定要活著回去。

蘇武就憑著這股堅忍不拔的毅力,吃著野鼠、啃著野草,艱難地活下去,希望還有那么一天,能重見曙光,返回大漢的國土。

六年過去了,有一次,單于的弟弟到北海去打獵,驚奇地發現蘇武居然還活著。在這種嚴酷惡劣的環境中,人怎么可能活得下去呢?他被深深地感動了,默默地送來了一些食物和牲畜,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三年之後單于的弟弟去世,而蘇武賴以生存的這些財物卻全部被偷走了,又回復到從前那種艱苦不堪的日子。

艱辛的日子又過了五年,單于派李陵來勸蘇武投降。李陵是漢朝將軍李廣的孫子,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武將,他被俘投降匈奴之後,一直都不敢去拜見蘇武,蘇武高尚的人格,始終令他感到自責和羞恥。而這次受命於單于,他只好硬著頭皮去。

李陵懇切地勸他說:“在這種沒有人煙的不毛之地,哪裡有信義可言?有誰見得到你的信和義,忠與貞呢?回到漢朝的希望太遙遠、太渺茫了,人生那么短暫,就像朝露一樣,你究竟是何苦呢? ”

蘇武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做臣子的忠於他的君王,就如同做兒子的孝順他的父母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兒子為了報答父母,就算是死了都在所不惜,更不要說這樣的一點折磨了。我和父親受封於朝廷,國家曾經給予我們非常優厚的恩寵,朝廷的深恩大德是我報答不盡的。今天就算是為國家犧牲,赴湯蹈火、我都心甘情願,請你不要再勸我了。 ”

李陵聽了之後百感交集,一時悲從中來,痛哭流涕,他讚美蘇武是一位真正的義士,並對自己的苟且偷生悔恨不已。回去之後,他送來了幾十頭牛羊,希望能改善蘇武的生活。

不久之後,漢武帝駕崩了,當李陵把這個訊息告訴他的時候,蘇武滄桑的臉上乍現出深切的痛苦。他面向南方,撲倒跪地,放聲痛哭,鮮血順著嘴角流在了地上。從那以後,他終日悲慟的哭泣,誰都勸不了他。

數年之後,漢朝跟匈奴開始和親了,蘇武終於能夠回到故鄉,李陵流著淚,目送他消失在萬里黃沙中。十九年前由一百多人組成的聲勢浩大的使團,現在只剩淒冷的九個人,懷著無盡的傷感,踏上返鄉的道路。

他回到長安,奉上太牢,淚流滿面地拜謁 ③了漢武帝的陵墓。朝廷有感於他的志節,給了他非常優厚的待遇,後來宣帝封他為“關內侯”。蘇武把財產全部分送給親朋、故舊,自己什麼都沒有留下。他的妻子已經改嫁,兒子因被連坐而死,而他自己也已經白髮蒼蒼了。

蘇武八十多歲才去世。天下人對他敬仰不已,不但是在漢朝,在匈奴這樣的國家,也贏得了匈奴人的尊敬。

許止淨先生說,蘇武的忠義精神真的是空前絕後、光耀千古。想想看,在冰天雪地的北海中,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是一無所有,他怎么可能活得下去呢?可是他不但安然無恙,而且一住就是十九年,這豈不就是因為他的忠誠和節義感動了天地,而得到鬼神冥冥當中的呵護嗎?或者說,這種綿延不絕的力量,正是源於他心中生生不息的浩然正氣。

孔子曰:“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又曰:“使於四方,不辱君命”,這正是蘇武最最真實的寫照。

【注釋】①羝:dī,公羊。②單:ch án。③謁:yè,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