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這樣的人讓我敬佩600字

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買玩具或吃飯時錢沒帶夠的情況吧?但是你遇到過上中學,學費湊不夠的情況嗎?可是我的爺爺在50年前就差點交不上上國中的10元學費。

我爺爺的老家在宮裡鎮鎮裡村,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他有6個姐妹和1個兄弟,他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生活迫使他要早為家分憂。當時,他的母親讓他去讀書,並告訴他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一定好好學習。

那一年,我的爺爺便穿著由我大姑奶奶的裙子改成的一身衣服步入了國小。我的爺爺知道自己家的處境,於是潛心學習,特別刻苦,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不久國小畢業,是考國中的時候了,要知道當時村里還沒有一個考上中學的人。但是在這一次考試中,我的爺爺成為了村里第一個考上中學的人。後來,他的父親知道了,滿村里逢人就分享兒子考入國中的喜悅。可是高興了不久又犯愁了。原來國中學費要交10元錢,而我的老爺爺家裡只有1元錢。於是他就去親朋好友家去借,可到頭來也只借了5元錢。我的老爺爺的父親即老老爺爺,也知道了這件事,於是二話不說,領著我爺爺去市場上把自己的大公羊賣了。把錢遞給我爺爺說:“孫子啊!家是雖然窮點,可是讀書的錢,餓死也得出,老百姓家的孩子,只有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

最後,我爺爺用那賣羊湊的錢,步入了中學。在中學上學時,學校在谷里,離家遠,許多人從宮裡到谷里花2毛5分錢坐火車,可是他不,他明白家裡的困難,沒有多餘的錢買車票,他便每次步行25里路回家或者到學校。每次回家他就帶一包煎餅和一塊鹹菜,而且鹹菜往往最先吃完。他就把身上僅有的2分錢去買些鹹菜。就連煎餅到了星期三四就要數著吃了,不然後面兩天會沒得吃了,就這樣我的爺爺讀完了中學。

現在我每聽起爺爺上中學的這些事,我都會想起我爺爺的爺爺說得那句話:讀書的錢,餓死也得出。我覺得這樣的人讓我敬佩。

指導老師:唐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