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移人散心不散

如果人類誕生在大陸漂移之前,也許會生存得更和睦、更融洽些。然而,人們本應緊緊相連的心,卻隨著大陸板塊的分裂,也慢慢地互相分離……

白對黃的挑釁

在很小的時候,從留學美國的哥哥姐姐口中,聽說了許多華人華裔受外國人歧視的故事。打那時起,一種說不出的憤怒便深深烙在記憶里。於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名詞——“種族歧視”。我費解,難道地位的決定權可以如此草率地交給膚色?我不甘,這樣荒謬可笑的世俗觀念,憑什麼扼殺我們黃種人的信心與尊嚴?悲憤中,我了解了美國——一個源自於1776年,從英國統治下脫離而出的北美殖民地的國家;一塊由50個州,1個聯邦直轄特區,以及若干海外領地組成的龐大面積;一所擁有“世界第一大生產國”美譽的工業製造寶庫;一座令世界各國學子夢寐以求的豪華天堂……同時卻也是一個存在較嚴重種族歧視的社會。

黑白不應分明

如果說美國人對黃種人的歧視源於彼此之間距離過於疏遠,源於太平洋無情的阻隔,源於久違了的溝通和交流。那么,那些如今生存在南北美洲的黑色人種,還有什麼被白人排斥的理由?有人說白人象徵了高貴,但似乎他們的心靈不曾擁有和外表一樣純潔的色彩。他們有的是可以偽裝的嘴臉,他們可以和黑人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也可以馬上翻臉不認人,將他們說得一無是處、齷齪至極,這就是高貴么?有人說黑人是骨子裡的卑微和低賤,但卑微讓他們學會了謙遜,低賤讓他們懂得了誠懇。沒錯,黑與白是相對的色種,可以一目了然地區分開來,即便硬是混合起來了,色調也極不協調。但人非顏色那種無生命之物,顏料的一切可以表現在本身的色彩中,然而人還存有內在品質啊!“美國,特別是白人,在骨子裡對黑人是很歧視的,而且白人很虛偽,明明是種族歧視,但卻往往找出其它一大堆好似很動聽的理由來迷惑百姓。”這是一名黑人管理員的由衷苦嘆,他的神色中滿是哀愁和不解,但更多似乎已被絕望占據……

我不禁為這些黑人憤怒起來,身在同一國家,情誼卻如此淡薄,甚至已被一些或誤會、或埋怨所代替,真令人匪夷所思,於是我開始懷疑起黑人身為美國人的真實性。

原來黑人的故鄉是撒哈拉以南的地區,經過長期穩定的發展,那裡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黑人文化。然而在古代和中世紀,殖民主義者入侵。黑人就經由撒哈拉商道、尼羅河及印度洋販賣到南歐、阿拉伯世界、波斯、南亞等地,成為了黑奴。而非洲幾乎變成商業性獵獲黑奴的場所。這種令人髮指的殘酷交易持續了很久,直至1890年7月布魯塞爾會議作出廢除非洲奴隸貿易的決議,黑奴貿易才算正式終止。大概正因為如此,這兩個本不應生存在一起的人種,對彼此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抗拒,再加上白人對黑人“非奴隸”的身份還未能完全接受,便導致了這樣的“民族歧視”。但願這種歧視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被忘卻,但願黑人能夠真正地振作起來。看吧,喬丹是個黑人,作為一個黑色人種,他必定也曾受過別人的蔑視,但作為一個使自己生命綻放出眩目光彩的成功黑人,別人的崇拜和讚賞,遠遠超過了他所受的屈辱;賴斯同樣如此,在對黑人有著莫大排斥的美國,她卻能勝任國務卿這樣重要的職位,敬佩她的同時,誰會不想到她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渴望白人的尊重,就像喬丹和賴斯一樣,用行動去證明實力,用實事去說服一切!

朋友們,看到這兒,我們對“落後就要挨打”應該有了更深刻的慨嘆了!不論黃種人或是黑種人,他們被否定的根本是就是“落後”啊!經濟的落後,軍事的落後,教育的落後……

當一個人的尊嚴是以努力作為代價,這才叫做自強!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中國才真正成為了一個自強的民族!1959年,中國擁有了第一輛國產裝備部隊的59式坦克;七十年代,各種小轎車相繼傳入中國,給人們的交通帶來便利;2005年,“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圓了炎黃子孫的千年飛天夢;如今,繁華的城市裡,鱗次櫛比的摩天高樓間,或金髮碧眼的,或黑膚亮齒的,隨處可見……

世界的確太大了,隨著大陸的不斷漂移,也許人類的距離會越來越遠,但只要人們堅守造福社會的同一信念,心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