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1000字10篇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1000字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一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雖然只有十幾萬字,它卻在美國社會上和文學界產生過巨大影響。1951年,這部小說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模仿主人公霍爾頓的裝束打扮,講“霍爾頓式”的語言,因為這部小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反映了他們的理想、苦悶和願望。家長們和文學界也對這本書展開爭論。有認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對生活的認識,對醜惡的現實提高警惕,促使他們去選擇一條自愛的道路;成年人通過這本書也可增進對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壞書,主人公讀書不用功,還抽菸、酗酒,搞女人,滿口粗活,張口就“他媽的”,因此應該禁止。經過30多年來時間的考驗,證明它不愧為美國當代文學中的“現代經典小說”之一。現在大多數中學和高等學校已把它列為必讀的課外讀物,正如有的評論家說的那樣,它“幾乎大大地影響了好幾代美國青年”。

該書以主人公霍爾頓自敘的語氣講述自己被學校開除後在紐約城遊蕩將近兩晝夜的經歷和心靈感受。它不僅生動細緻地描繪了一個不安現狀的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彷徨、孤獨憤世的精神世界,一個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徵,也批判了成人社會的虛偽和做作。霍爾頓是個性洛複雜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顆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對那些熱衷於談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對校長的虛偽勢利非常厭惡,看到牆上的下流字眼便憤憤擦去,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對妹妹菲芘真誠愛護,百般照顧。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掉下懸崖,他還渴望終生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發出“救救孩子”般的呼聲。可是,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極反抗,還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發泄、易衝動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讀書,不求上進,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菸、酗酒、打架、調情。他覺得老師、父母要他讀書上進,無非是要他“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認為成人社會裡沒有一個人可信,全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連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師,後來也發現可能是個同性戀者,而且還用“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那一套來教導他。他看不慣現實社會中的那種世態人情,他渴望的是樸實和真誠,但遇到的全是虛偽和欺騙,而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只好苦悶、彷徨、放縱,最後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裝成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二次大戰後,美國在社會異化、政治高壓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壓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來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書主人公霍爾頓實際上也是個“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只是他還沒有放縱和混亂到他們那樣的程度罷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之所以能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很重要的一點還由於作者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全書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口吻敘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和行為舉止,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虛偽面目和欺騙行徑。作者以細膩深刻的筆法剖析了主人公的複雜心理,不僅抓住了他的理想與現實衝突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緊緊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來表現主人公的善良純真和荒誕放縱。小說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識流”,兩者得到了巧妙的結合。在語言的運用上,本書也獨創一格。全書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鋪直敘,不避瑣碎,不諱隱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語和俚語,生動活潑,平易近人,達到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讀者更能激起共鳴和思索,激起聯想和反響。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二

一開始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時,因為沒有相當的背景知識,所以讀起來的時候十分迷惘,沒有共鳴,覺得就這樣描寫主人公的一些憤青的表現,有什麼吸引的呢?但是讀下去的時候,偶然得到了一些那個年代相關的背景知識,因此,讀起來津津有味,明白作者的用意何在,明白為何主人公甘願當一名守望者而不努力學習,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啊!

守望是一種難得的情懷,一種勇氣,一種姿勢,又飽含著一份期待。我想這也是霍爾頓可愛的地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護一種美好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這種大善良讓霍爾頓在頹廢中也顯得那樣的可愛,就像在一片沼澤地中讓我們看到了閃光的美好的東西。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著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菸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說話口吻,生動而細緻地描繪了一個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從主人公這一個側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物質

生活精神生活荒蕪的社會風氣,道出了資本主義的實質。

主人公霍兒頓是我讀過的文學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資本主義社會的耳濡目染, 既有醜惡的一面,也有反抗現實,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純潔的一面。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望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書中,霍爾頓是一個不肯用功讀書,整天鬼混的沉淪少年,他為什麼不肯用功讀書 難道是資本主義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不需要讀書嗎? 看一看霍爾頓所處的環境,便不難明了。學校里的老師和他的家長強迫他讀書,只是為了讓他"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卡迪拉克",學校里的老師大部分是勢利的偽君子,連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師後來發現也可能是個搞同性戀的,而這位老師對他說:"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的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原為某種事業卑賤的活著。"老師的諄諄教導卻是一條滲透著濃厚利己主義和功利主色彩的資本主義信條,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霍爾頓又怎能找到可貴的精神寄託或崇高理想呢 他不願意與他們同流合污,自然也就無法好好讀書,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頹廢,沉淪,實質上是對資本主義的價值觀的最無情的揭露。作者把霍爾頓身邊的人,全都描繪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想逃離這個噩夢般的現實世界,到偏遠的小山村去遁世,但要真正這樣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討厭看電影,但百無聊賴中又不得不在電影院中消磨時間;他討厭愛慕虛榮而又毫無主見的女友去又迷戀她的美色,他看不慣這個世道,卻無法改變;他甚至痛恨自己,卻沒有參照的標準來改正自身缺點(亦或是說沒有毅力),這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爾頓只能用幻想解脫自己,自欺欺人,最後仍妥協於他所深惡痛絕的社會,繼續陷入矛盾的漩渦,無法自拔。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三

《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所寫,這可以說是他的自傳體小說,這本書中的潘西中學是以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軍事學校為原型的,書中的寄宿生活也是他的親生經歷,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那樣,他無意告訴我們“我在什麼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在幹些什麼”,以及諸如此類的大衛•科波菲爾式廢話,他也不會告訴我們他的整個一生,只是告訴我們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聖誕節期間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日子。

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按照我們現在的評判標準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差生,他五門功課有四門不及格,又不肯好好用功學習,雖然校領導常常警告他,讓他好好用功,但他只把這話當做耳耳邊風,還有,他滿口髒話。

而作為擊劍隊領隊的他,與隊員一早出發到紐約去和麥克彭妮中學比賽擊劍,只是這次比賽沒有比成。他們把比賽用的劍、裝備和一些別的東西一股腦全落在捷運上了。他自己認為這事不能全怪他。可是乘火車回來的時候隊友們誰也不理他。

主人公霍爾頓似乎在哪裡都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在宿舍中,與舍友打架;在期末考試中,被四位老師給了不及格;在擊劍隊中,與隊友關係鬧僵;在賓館裡,他覺著每一個人都是怪人;在……

他立志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我知道這有些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乾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

關於小說的主人公兼敘述者霍爾領的語言,評論家們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有些意見還是針鋒相對、截然相反的。小說一面世就引來眾怒,一些評論家認為其語言“猥褻”、“瀆神”。但也不乏有人高度讚賞霍爾頓的語言,國外某些評論家把霍爾頓的語言與馬克•吐溫筆下人物哈克的語言相提並論,加以讚美。他們認為這兩個流浪少年的方言口語,會在文學天地里流芳百世、永放光彩。這些評論家將本來表現霍爾頓率性的一面的的語言,竟然也能分析個所以然來,並且還能分成兩派,各方都振振有詞,我不禁十分“佩服”。

現在的中國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像房祖名、柯震東、張默一類的所謂的明星吸毒,正象徵著那“垮掉的一代”,這與本書的著作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

成長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有時候,我們或許選擇把自己的不滿和內心的叛逆藏匿於心中;有時候,為了迎合這個已經充滿銅臭味的社會,我們學會了偽裝,學會了恭維,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送給別人一個個假笑;有時候,為了追逐名利,我們麻痹了自己的內心,封鎖住心中真實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盡全力不讓真實的內心顯露於外。我們越是這樣做,越是會發現——其實別人都在這么做。

所以,不如放下一切,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四

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霍爾頓

他是住在每個人心中的一個少年,一個焦躁卻又美好的少年。

都說年少輕狂,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有叛逆的想法,霍爾登也只是一名處於青春期的普通學生,現在的我們和他是那么相似,又如此不同。十六的他,滿嘴髒話,五門功課四門不及格,而我們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十六歲的他,被校開除,一人在紐約街頭遊蕩三天,而我們不敢無故曠課,不敢離家出走;十六歲的他,偽裝成大人樣子,泡在酒吧,喝的酩酊大醉,而我們卻被貼上“十八周歲以下”禁止的標籤;十六歲的他,厭倦生活,想逃離到西部的小木屋裡度過一生,而我們卻習慣了如今的一切。是的,從這幾點來看,他的確是一個典型的“壞孩子”,但我想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他討厭那些充斥在他生活中的裝腔作勢,假模假樣的人,他畏不了這些人甚至這個社會,所以他才選擇反抗,選擇不去做一個所謂的“好孩子”來與這個世界的主流價值觀作對。

他其實並不壞。他看盡這世間的冷暖世故,卻依舊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的心。被開除後不想讓有心臟病的母親傷心,決定在她接到信後晚幾天等她心情平復後再回去;在車站遇到兩個修女,他硬是要捐出十元,而他身上的錢其實並不多;在街上看到菲苾喜歡的唱片就買下來帶回家給菲苾,在墓地為人們下雨時可以 躲避淋雨,死去的弟弟艾里卻不能而感到不公,在博物館等菲苾時想要趕緊擦掉牆上的不文明字眼……

霍爾頓很喜歡孩子。他喜歡弟弟艾里,他憎恨很多人卻止不住的讚美艾里的長相機靈與聰明能幹;他喜歡他的妹妹菲苾,他在決定去西部小木屋裡度過一生後只對菲苾說了實話。霍爾頓喜歡看孩子們的筆記,喜歡和妹妹交流談話,會帶著兩個逃課的小學生找到放木乃伊的場所。在面對孩子時,他不再說髒話,完全沒有了壞孩子的模樣。他一定是不想破壞孩子們天生具有的真誠,不想讓他們純潔的內心受到污染。能有這樣美好的想法,想來霍爾頓的心裡也住著一位潔白如天使般的孩子,但我們忘了他自己本身也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只不過太早接觸這個社會罷了。

霍爾頓的夢想是去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個靜靜看著孩子們玩耍的守望者,一個防止孩子們掉下懸崖的守望者,我想他不僅僅是想保護那些無憂無慮在麥田裡玩耍的孩子,更是想守住他們身上的純真,也是想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份在紛亂社會中僅剩的那一點最真實的、最美好的、發自內心的純真。

“長大是人必經的潰爛”。我們需要變得成熟,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失去孩童般的純真。守望住心中的純真吧,趁它還未被這個社會偷走,別讓自己長大後只是成為一個無趣的成年人。

別忘了我們都還只是孩子。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五

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在一塊大麥田裡玩一種遊戲,有幾千個,旁邊沒人——我是說沒有歲數大一點的——我是說只有我。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兒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乾那種事,就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這個想法很離譜,但這是我唯一真正想當的。

——<<麥田裡的守望者>>

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全是些和煦陽光下大片麥浪隨風共舞的田園美景。但很快,這種印象就像被海浪擄去的小顆沙粒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本書的主人公霍爾頓是一個十足的社會殘渣:四次被開除,抽菸酗酒,打架逃學,簡直是無惡不作。作為一個敗類,他的言行倒也挺符合他的身份。張口“***的”閉口“混賬”,他看不起學校,學校里也沒人看得起他。

接著,作者筆下的內容更令人作嘔,宿舍里的污言穢語,火車上的虛偽的謊言,巴士司機的圓滑世故。一件件小事不僅更讓我對主人公心生厭惡,卻也又巧妙地勾勒出當時社會的真實圖景。

艾里與菲比這兩個傢伙,是小說中極為特殊的存在,他倆都是主人公的弟弟或妹妹(雖然艾里已經死了)。可是正因為他們的存在,霍爾頓心中似乎才有一絲人性與善良,而每當對他們描述時,也有一絲暖意向我襲來,可這種感覺到底是什麼,我不知道。直到那一段話的出現。

“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抓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反覆咀嚼著這句看似玩笑卻又另有深意的話,而作者此前的大篇幅描寫又重新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霍爾頓多次被學校開除,可開除他的學校又都是些什麼樣的玩意兒呢?在那裡,每個人都是混蛋,校長陰險虛偽,老師弄虛作假,每個學生的嘴裡只會蹦出“烈酒、女人、性”之類的東西!先前,我只把這當作一個差生經過添油加醋之後的血口噴人,而如今,“懸崖”二字清楚地告訴我,這是當時美國學校的最真實的寫照。或許,把“學校”換成“社會”更加貼切,也更加直白。

接著,霍爾頓的形象在我心中徹底翻身,剛才還是那個粗鄙陰險的小混混兒,現在,卻成了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護神。

“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不敢自以為是地與作者相提並論,但我敢猜測,作者寫這句話時一定是淚流滿面。是啊,這虛偽的社會就是那個已經墮落了成千上萬人的懸崖,可又有誰能幫助這些還保持純真的孩子掌握奔跑的方向呢?

我合上了書,合上了一本沒有任何優美句子的書,合上了一本髒話連篇的書,也合上了一本能痛擊人心靈的書。

而如今,我相信,天堂上的塞林格和他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也一定、一定成為了真正的守望者,去抓住那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六

我想大多數人讀到最後,總有種意猶未盡之感。霍爾頓回家之後的生病,以及下學期何去何從,作者都沒有詳細敘述,只能由讀者去暗自想像了。

其實,作者也無需再把這個故事講下去,因為他所要展現的,早就在霍爾頓被潘西中學開除之後的三天三夜中娓娓道來。青少年在物質時代的迷茫、困惑甚至頹廢,以及那追求理想的希望和光芒,都在主人公霍爾頓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這樣的主題,在五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有時讀著讀著,就會禁不住讚許地點頭,因為塞林格筆下這個有些懦弱,但又愛憎分明的少年,往往就是我們自己。當他對虛偽、醜惡嗤之以鼻的時候,生活中所遇見的做作、自大也常常浮現在腦海,警醒著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他對於未來惶惑、迷茫、消極時,那曾經侵襲過我的困擾和煩惱又歷歷在目,無形中又使我加深了對自己的了解,使我更加成熟。當他入神地看著自己的妹妹菲比快樂地乘著鏇轉木馬,那一種親情的溫暖也蔓延到我的心窩,於是,童年時家人對我的呵護,老師對我的教誨,以及如今學會的換位思考,都讓我對他們心懷感激和愧疚。我相信,當霍爾頓享受著與妹妹相處的愉快時光時,他的心中一定不會再被日常的煩憂所擾,那一股向善、樂觀、積極的暖流包裹著他,也包裹了每一顆被觸動的心。

“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兒過去抓住他們。我整天就乾那種事,就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得了。”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一讀到這裡,我的心便猛然被打動。雖然在霍爾頓的口中,這番話顯得是那樣隨意,那樣的漫不經心,但分量卻足以震撼一個時代。這像是一個回頭浪子歷經風雨而得出的刻骨銘心的感受,又像是失落到了極點而不得不做出的自我救贖。“懸崖”指的是什麼呢?是青少年對自己對社會的迷茫嗎?是物質時代對年輕一代的種種誘惑嗎?塞林格對當時所處年代的理解確實鞭辟入裡,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物質的極大豐富,也帶來了精神的貧瘠,而青少年又是被時代浪潮裹挾著傷害最深的一類人,對於所謂“垮掉的一代”,只有心懷同情悲憫,欲拯救那一顆顆年輕心靈的人,才能做一個忠誠、勇敢的麥田守望者。

霍爾頓這個人物是複雜矛盾的,他眼中的世界也充斥著誘惑與醜惡。對比現在飛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塞林格所描繪的景象如今亦可說是時有見到,而霍爾頓的內心糾葛,正好為現在的中國青少年提供一個參考。物質時代的年輕一代該怎樣抉擇,挖掘霍爾頓身上的閃光點足矣。善良、是非分明、擁有理想、信念堅定、懂得親情、不妥協、熱愛真善美、充滿希望……做到這些,即便是才疏學淺,也會是一個完整的“人”,也會擁有人性的光芒,更何況如今的大環境是那樣的重視教育。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不會覺得有多么的盪氣迴腸,它親切得就像一位同窗好友喝著可樂、嚼著零食和你談天說地。然而,這其中深沉的意味,卻值得好好地思考、揣摩。

每一個人都希望看到,書中公園中央的湖泊終於解凍,霍爾頓關心的鴨子經歷了一個寒冬之後,再一次悠然地浮游在湖面上。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七

我們確實活得艱難,一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惑。在苦苦掙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會感到一種生命的暖意,或許僅有短暫的一瞥,就還以使我感到興奮不已。完全是一位不良少年, ——霍爾頓

二戰後五十年代的美國,生產這個行業發張極為迅速,中產階梯的人也快速增加,但廣大的人民精神卻愈來愈貧乏。生活這種時代背景下的人,大體分為了三種人,有一些人整天過著混亂的日子,一點也不為日子擔憂,另一些人看不慣世道,想反抗卻缺乏這一些偉大的光輝領袖,還有一些人以消極的方式反抗者這個不公的現實……

剛開始翻開這本書,就認為寫得非常不好,對於我們這些年輕人,注重於情節,吸引力,情節還勉強說得過去,可沒有吸引力,甚至連文字都很平凡,全是髒話,主人公霍爾頓開口閉口就是“他媽的”“混賬東西”“白痴”之類令人敏感的字詞。他完全是一位痞子,對於一個正常的現代青年,還真有點不適應,難道這本書是教我們向一位壞痞子看齊嗎?不甘心的我又重新看了一遍。

主人公霍爾頓是在大街上就隨處可見的16歲男孩,他不學好,每天都抽菸、喝酒、打架,他是那種邪惡、叛逆。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壞痞子,成了這本經典的主人公。

他因考試不及格四次遭學校開除,他在和同學打架,被下了通告書:離開校園。他不敢回家,在一家旅館裡過了一夜。第二天,霍爾頓因為女朋友莉麗的假情假意分了手,他頹廢地去了酒吧,喝的大醉,一不小心,把冰弄到頭上,他害怕因生病死去,害怕再也見不到妹妹菲比,決定冒險回家一趟。

晚上,霍爾頓叫醒菲比,告訴她自己的苦悶、理想,還說了幾句讓我們這些讀者都想不到的一段話,“有那么一群小孩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是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位就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王璇也邊奔跑,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每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的守望者。我知道這很瘋,但這是唯一一件我想做的事了。我知道這很瘋。” 霍爾頓這段發自肺腑的話,我想像著他說這句話是的神態,目光是柔和,心裡懷著一個單純的夢,懷著對理想世界的遐想,如果真有了這世界,人們都是善良的,沒有任何偽善,邪惡,多么平靜,祥和啊。孩子們無憂無慮的奔跑在這景色的波浪中,當中有幾個孩子會跑偏,會誤入歧途,霍爾頓則會捉住他們,悉心教導。霍爾頓永遠守護他們,生活在這金色的波浪中。

守望本來就是一種挺難得的情懷和努力,有包含著期待。 又一次看到了結尾,霍爾頓完全打翻了我對他的理解,這就好像一位少年,大家對他的種種做法都不滿意,可這位少年對於自己做的覺得沒有別人說的這么糟。他渴望有人讀懂自己。

在這本書的最後,霍爾頓不想回家,也不想回那垃圾學校,他準備去西部謀生,假裝一個又聾又啞的人,這樣他可以無視對方的話語,可以少說很多很多的話,別人要是想和他說話,還要寫下來呢,寫下來的話,一定省去很多很多的廢話。但他在臨走之前,還是希望見到妹妹菲比一面,就托人把紙條給妹妹,妹妹如約而來,可還帶著行李箱。原來妹妹也想和哥哥一起尋找“麥田”,成為“守護者”。霍爾頓勸不了妹妹,只好放棄去西部,和妹妹一起回家。

故事的最後,霍爾頓生了一場大病,進了醫院。後來的事,也無從知曉了,留在書中的他,再也沒有長大,永遠都是渴望成為“守護者”的孩子。

在中國,新一代零零後也在面臨當年美國青年面對過的問題,我們有將會何去何從?還是那一片麥田,只不過已經跨越過了一片太平洋。這裡,又有誰會在這裡守望?還有多少內心空洞,無助,脆弱的守望者?

後來上網搜了作者,作者在本書成名之後,在美國的一個鄉村買了一大片地,建了一棟房子,栽上樹,旁邊拉上鐵絲網,從來不接受記者採訪,只有一位16歲的學生和他有過單獨的交談,是為了學校的寫作,所以《麥田裡的守望者》有名,但作者一般人並不熟知。給人更加的神秘感,也對作者肅然起敬!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八

我想,我們大多數人讀完之後都會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反正我就感覺他就是我的一個極端,只是我沒有膽量把它變成現實。

雖然這本書讀起來很怪誕,但是我覺得他的目的和主旨都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還我們的生活一片綠油油的麥田。樸實的麥田,微風吹過可以泛起綠色波浪的麥田。

我們都在偽裝著生活。就像演戲一樣,其實現實比電影更富有戲劇性,真正的我們才是演員。我們的檢測技術越來越好,地圖越來精確,你可以在大洋彼岸看清我手裡拿著的冰激凌是什麼牌子的,可以看清我臉上的痣,可是我們的心還真的是很遠,我們素不相識。能把兩個素不相識的人聯繫在一起的最典型的東西我只能想起戰爭,我們拿槍把另一個人的頭打爆。

黑暗裡更容易感到害怕,因為我們看不清周圍的東西,我們的偽裝就是讓別人看不清我們,讓別人害怕進而保護我們自己。霍爾頓多次提到他孤獨寂寞的要命,人怕孤獨,怕的要死。我們生來有一種被奴役的天性,我們幻想著隱居的生活,認為那是神仙的生活,可待到當真讓我們自己一個人在孤島上呆著的時候,我們卻要天天盼著有船來把我們帶走。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可是那是因為我們孤獨的時間不夠長,假設有足夠的時間,我們會瘋的,一定會的。

做人很累,是因為在別人面前活得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很羞澀的,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無論是在萬人禮堂里滔滔不絕的演說家還是在只有兩個人的寢室裡面,兩個人就夠了,兩個人就足以讓你羞澀。讓你披著一張皮生活。比如在小說里寫老斯賓塞摳鼻子,比如當你確定那個人確實今天不回來睡覺,你想睡他的床之前卻還是要問別人一句“他今天回來嗎?”。

有一次在餐廳吃飯,一個同學的拉麵被另一個同學碰翻了,然後我就看他們的兩個的神情,被撞的那一個低著頭紅著臉只看著自己撒了一地的湯,撞人的那個則紅著臉一面說對不起一面用手很不自然的摸著自己的後腦勺,我看完之後就只有一種想法,就是想讓這個餐廳里的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都滾蛋。這樣他們就不會感覺很窘。其實,我們也真不大注意他們究竟是怎么解決的,可是他們就以為整個餐廳的人都在看著他們,看著他們該怎么辦,然後再把他們兩個品頭論足一番。

所謂我們所固守的那些所謂的規矩,就是純粹和自己開玩笑,跟耍猴兒似的,悲哀的是我們真會因為別人做錯了位置而不高興,會因為別人沒有朝你笑而朝另一個人笑了就抱怨怠慢了你。我們做這么多繁瑣的規矩到底有沒有用,我們為什麼這么在乎我們這張臉。它能帶給我們什麼,滿足感?欺騙自己感覺很滿足嗎,還是被別人欺騙很滿足?

說起來我們都是很自大的,我們瘋狂的愛著自己,也以為別人也瘋狂的在乎著我們。我們最相信的永遠是自己的看法,別人的再好我們也會找出一兩個缺點來的,就算最後實在被證明我們實在是錯了,心裡反正是很不好受的。

你我都成了表面上的朋友,實際上,我們和周圍的一切都在對立著,虎視眈眈的。想一想,我們身邊有幾個朋友,幾個真正懂你的人,幾個你想去懂的人。我們一面將自己全副武裝,一面拿一把劍,瞅著別人有個地方露在外面,我們便刺過去,直到別人也都全副武裝,任何人的擁抱都隔著冰冷的金屬,成了冰冷的擁抱。

有朝一日,我們唯一能交給孩子的是怎么樣讓別人傷害不了自己,怎樣在別人打過來一拳還過去一腳,生存的意義在於不受傷害。我們便再也沒有了精力去乾別的事了。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比賽,那么對手只應該是自己才對,可是我們拚命的愛著自己,並且感覺我們周圍的任何一個人都會影響我們的幸福,而我們總想做那個最幸福的,於是,我們便總想證明別人沒有我們幸福。所以,但凡別人遭了殃,我們看著只是一種快感,悲傷,也成了一種快感,我們會一邊嘴裡說著“這小孩真可憐,以後可怎么辦呢”,但是實際上我們正在大嚼著他的痛苦,然後心裡慶幸,“唉,幸虧不是我,我比他幸運多了”。

這個世界似乎也是充滿了臭烘烘的味道,我們前進的路上好像擠滿了人,一點空間都沒有,要想往前邊去,就要非把別人擠到後邊去不行,我們活的太擁擠了。大家都不肯留出一點點空間來,因為害怕別人會搶占那份空間。我們全體都在麻木的被拽著朝一個方向走,當有一個人舉起了反面的旗幟,我們便會齊心協力把他踩死。大多數人在一起,就是一群暴力。

我們的世界成了一個個孤立的高聳入雲的山峰,我們在不同的峰頂上,彼此都看不見對方了卻還在比著誰站的更高。我們拚命的和別人爭,等到把別人統統踩在腳底下,當我們獨自一人登上那鋪著積雪的山峰頂上的時候,我們才痛苦地有時間去想一想,我們到底得到了什麼,榮譽,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是當偌大的宮廷裡面只有我們自己時,那榮譽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的榮譽我們的威嚴是為了給別人看而已。我們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東西?只有漫無邊際的寂寞。

霍爾頓謊話連篇,可是所有人都吃這一套。我們會苦口婆心的自以為是讓別人理智些,可是我們自己理智嗎,我們難道不是時時刻刻在撒謊嗎,給別人撒慌,也幫著別人欺騙自己嗎?到底我們誰是正常的人,誰又是真正撒謊的人。我們真的很可憐,整個世界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騙局,我們說謊話,別人也明白這是謊話,但卻是真真地喜歡的要命。更為可怕的是,我們還要告訴我們的孩子們要他們說謊,讓他們融入說謊的大潮流中。

我們可憐好些人,可是真正可憐的是我們自己。我們圓滑的要死,同時會用身不由己來為自己開脫這種虛偽,可是正是我們的一次次所謂的身不由己使得我們自己,我們的孩子生活在謊言之中,有時候想想也挺好笑的,我們為什麼說謊,是為了取悅於人然後自己好辦事嗎?可是我們為什麼會因為別人說你一句恭維的話還這么受用呢?我們是說謊者同時是聽謊言者。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你可能會說實際中你就是要這樣說才禮貌,生活需要技巧,需要藝術,可這是禮貌嗎,是欺騙而已。一開始是誰規定我們對別人說好話是尊重?人的尊嚴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需要用謊言去支撐嗎?我覺得真實比心裡舒服重要的多,還是一個老問題,如果你這一輩子生活在一個謊言之中,直到你死了也不知道,在別人看來你很快樂的過著。你願意嗎?我反正是絕對不會願意的,我寧願要一個痛苦的經歷。至少,他是真實的,知道被欺騙了的感覺總是不好的。

從一定程度上,我們成了一群奴隸,錢的奴隸,自己這張臉的奴隸。我們應該時不時的對金錢表示一下厭惡才對,有朝一日天上會掉下錢來,我想我會噁心死的。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用著金錢又說鄙視金錢的風涼話,對,是的,我離不開它,但它僅僅是一個工具。決不能讓金錢沖昏了自己的頭腦。我相信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絕對不是金錢,金錢是人創造的,人應該追求自己創造了的東西嗎?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寧,因為真正能夠收放自如的東西是思想的精神,而它恰恰能帶給我們——自由。

我們真是太看的起自己了,還真把自己當做主人了,還真是,自以為是的傢伙。本來人類的命運我不該操心,可是我會忍不住想,我們會以什麼形式結束自己的旅程,很可能是自己毀滅自己。我就覺得現在西醫獨大將是一個大大的錯誤,我一直感覺西方人的辦法好笨,非要將自己貶低到機器的程度,把大自然的恩賜當做是一部機器,身上的各個部分只是一個個簡單的零件而已,人類確實是很自大的,以為自然界不過如此,認為她只不過是一部大的機器而已,我相信總有一天上帝會讓我們知道,人類,不過如此。

人類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我們永遠也脫離不了自己的局限性,任意的讓你的想像力馳騁吧,撒開歡兒跑吧,最終你還會是局限在你的思維裡面。宇宙外面是什麼,這句話本來就很幼稚,因為這還是一種空間概念。就像火箭永遠有一個極限速度一樣,我們永遠也超越不了某些東西,比如說思想。

“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成熟是個什麼東西,在我看來,成熟只是別人對我們的一種態度,是為別人的,不是為自己的。我們什麼時候能為我們自己造出個概念?有的只是自我,自私,自大,自戀嗎?大家都要求我們為別人著想,你為他著想,他為你著想,可是到最後我們並沒有為別人著想,反而老是感覺自己虧了,私底下拚命的補償自己。真是很虛偽,就像兩個人都不自信,可到最後,這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我相信你,另一個人對這個人說我相信你,難道這兩個人就會自信嗎?我們連自己都還不明白自己,更何談明白別人,更何談要感化別人讓別人理智?

我們是失蹤了,我們沒有有信仰,有的只是叢林一般的法則,大家都在狂奔,但是沒有方向,我們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可結果卻纏的身上滿是鎖鏈。我們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我們自己給自己帶上腳鐐,並逼著自己喜歡跳帶著腳鐐的舞蹈。

有誰在想著為自己設計一條鎖鏈?可是我們帶著的是別人給我們設計的,其實都一樣。你鎖住了我,我鎖住了你。

我們到底應該怎么樣活著,我的態度是要認認真真地活著,生活沒有那么多調侃,也沒有那么都廢話。我們過一秒鐘少一秒鐘,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秒,便是我們失去的第一秒。沒有那么多的時間浪費在謊話連篇上面,浪費在欺騙上面,浪費在知識的垃圾裡面。有的人一半的時間在鏡子面前度過,卻重來沒有好好看看自己是什麼樣子。好的是我們有鏡子照照自己的臉,壞的是沒有鏡子能照照自己的心靈。

真希望我們能正經起來,好好的活。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九

《麥田裡的守望者》雖然是一部堪稱給美國社會和文學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作品,但是它的語言卻十分簡單明了,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簡單粗暴。初次看到這本小說時,“他媽的”、“混賬”……的字眼隨處可見,可正就是這些略微粗俗的言語吸引了身處叛逆階段的我。居然在名著中都能看到如此不堪說出口的詞語,這將是一次多么有趣的體驗,越粗暴,越憤世嫉俗,不正是我們所謂的一種追求?

走進書中,書中的主人公霍爾頓就是一個孤獨憤世的學生,他被退學四次,不求上進,吸菸,酗酒,打架……這么一個大概被周圍的人認為無可救藥的孩子,

卻將下流的字眼從牆上抹掉,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時就慷慨解囊,對自己的妹妹菲比百般的照顧與疼愛……如此純潔善良的孩子,也許就是在成人社會的虛偽和做作中變得彷徨和矛盾。身為青少年的我們雖然不生活在霍爾頓那個年代,還意識不到社會虛偽做作的一面,但是,我們依舊憤世嫉俗,也許這就是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過程。

有些時候,我認為過度的反叛是無需的,甚至是幼稚的。因為,從霍爾頓的故事中,憤世嫉俗的結果不還是因為各種牽絆回到事情發生的原點-----正式他所想逃離的----學校、家。倘若是為了結果,那么他這次叛逆的出走是一點也沒有意義的,他沒有改變社會,沒有改變現狀,只是用很粗俗的語言把它們罵了一通。但,如果是為了過程,他卻得到了覺悟,他渴望成為麥田裡的守望者,拯救那些不曾被俗世玷污的人們,這或許只是一種幻想,可卻似乎給了一種釋放。

從這部小說,也同樣給了我們警示,他告訴我們什麼憤世嫉俗、出走等各種自以為有個性的舉動都是沒必要的,最後不還是得到躺在療養院裡接受父母安排的結果。然而表達自己的不滿,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不需要用過於偏激的方式。因為在這個年紀,無論你怎么反抗,受傷的只會是自己。霍爾頓也許是被打了一頓什麼的,但現在的社會,你怎么知道不會更恐怖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我們想反抗的事情——作業太多,一大堆考試,中考,高考……各種學習的壓力就像是霍爾頓心中的“社會毒瘤”,我們也和霍爾頓一樣嘗試著叛逆,但,哪次不是因為失敗而收尾的。社會上不可能沒有壞人,不可能沒有虛偽,就像我們不可能沒有作業。所以還是不要做無謂的掙扎了,順其自然,做我們該做的。

在這部沒有高雅藝術語言文字的小說里,我更加理解了作者的叛逆,讓我身處其境,我是否也有如此大膽的想法,如此不羈的行為,警惕自己,讓自己也成為麥田上的守望者。

我的麥田,由我來守候。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範文十

這是一部少年成長的黑色喜劇。全書講述了霍爾頓從被潘西中學開除到回家之間幾天中的經歷。在這看似平凡瑣碎的內容背後,卻是深刻冷峻的心理剖析,和對美國社會的嚴肅審視。

霍爾頓是典型的叛逆青年。他的反叛,十分徹底:第一層,是對父母和學校的反抗,反抗陳腐的教條、反抗嚴苛的規矩、反抗肉麻的期望;第二層,是對同學和陌生人的反抗——他厭惡“愚蠢”的阿克萊、虛榮的三姐妹、虛偽的斯特拉德萊塔、狡詐的老毛里斯、老態龍鐘的老師們、老薩麗……;第三層,是最根本的,他反抗這個社會。

這種看似荒謬的反抗在他這裡是很有依據的。霍爾頓的洞察力高於成人所估計的,他的判斷力也是敏銳的。社會的黑暗、虛偽、醜惡——哪怕只有分毫——在他眼中也無處遁形。然而,這無法改變兩個事實:一,是他心智仍然是幼稚的——他衝動、膽怯、氣量狹小,他不敢反擊邪惡,他也不會像一個成人一樣心平氣和地漠視污漬,在和斯特拉德萊塔、老毛里斯的較量中,他從來只有落敗的份;二,他自身也充滿了他所厭惡的德行——這點他或多或少地意識到——因而他並不需要也沒有條件去指責甚至制裁他人。

這種基於認識社會、判斷是非的反抗,是少年心理的重要特點。從長遠看來,這是可喜的。這說明一個有原則的人格正在形成。但是這種人格的形成需要師長的引導、社會的容許、學校的栽培、知識的灌輸。在書中,塞林格借安多里尼先生的口道出了他的觀點“只要你想學,肯學,有耐心學……你將發現對人的行為感到惶惑、恐懼甚至噁心的,你並不是第一個……受過教育的和有學問的人如果有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他們留給後世的記錄比起那幫光有聰明才智的人來,確實要寶貴的多。”對青少年來講,不妨與他們所認為的虛偽、卑劣暫作妥協,學會包容和堅忍,吸收知識、錘鍊心靈,進而成為一個真正能撥雲見日的人。

《麥田裡的守望者》更深層的意義是拷問了社會——正如前面所說,霍爾頓的牴觸和厭惡並不是空穴來風。相反,一個沒有牽掛、未受污染而具有清醒頭腦的青年人,更容易發現社會的卑鄙之處。世俗主義者會跳出來為社會的齷齪辯護,說出一百條理由——這是現實,這是無奈,這是進步的代價……但這並不能掩飾街角巷陌、高樓華廈里的醜惡。資本家投資的學校里、公眾籌建的教堂里、大師完成的著作里從來都是充滿了正義和理想。但與此相對立,教育界崇尚形式、市井街頭充滿無恥、藝術界陷入腐敗……塞林格分別藉助學校、旅館、夜總會描繪了出來。

資本主義社會趨向成熟時,社會陷入一個微妙的畸變期。文化空前普及卻不成熟,物質空前富裕卻不均衡,政治完成民主化進程但細節仍有待改進。《麥田裡的守望者》就誕生在這樣的時期。繁華的紐約下,是數不清的罪惡和不公。塞林格用霍爾頓的口,咒罵了無數聲“混賬”。他真實的目標,正是50年代的美國。那個美國,沒有明顯的缺點,但在繁華富足之下,是數不清漏洞和瑕疵。自然,這是社會轉型的必由之路。因此,塞林格安排霍爾頓回到中學,他也希望美國回到最早的費城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