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作文學習方法

小學生基本上都是剛接觸寫作的,學生不妨多掌握一些作文的學習方法,提高作文寫作水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國小作文學習方法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國小作文學習方法

1. 篇幅爭取要寫滿,多寫一點是一點:一般來說,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於::—::字。如果要求是::字左右,那就頂多寫到::字。如果是不低於多少字,建議考生,爭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給的卷面寫滿到:%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於::字,那么試卷給的卷面多是::字左右,那么,你爭取寫到::字,留下最後一兩行。作文老師一看你寫得那么多,肯定覺得你的作文相對熟練,作文打分就趨高不趨低。

2. 設計懸念,吸引讀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裡,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護士只有到吃藥: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我已經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

3. 開門見山,亮明觀點”:朋友,當你看見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條條溪河惡臭難聞,一股股有害氣體毒害人體時,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時卻不氣憤得想大聲呼叫:“請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聯想回憶,巧妙敘述: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

國小作文1:不能言而能不言

不要以為“不能言而能不言”是多容易的事,“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社會上雞毛蒜皮之事,往往引爆口舌之戰,議論紛紛,說個不停,明明不大會說話,偏偏說個不停,自暴其短。

可不可以不說呢?

英國人講“如果需要你的意見,我們會詢問閣下”,意思是,人家沒問,就不用開口。

還有,當友人抱怨配偶子女如此這般,借出耳朵即可,不予置評。

最怕愛說話的男人,男人滔滔不絕,講起話來無人能敵,做起事來就無能為力,多么討厭,辯才越好,越像師爺。

男兒膝下與口角,都應有黃金。

能說話而愛說,情有可原,但最好還是不說。

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於是都不大開口,剩下不會說的沾沾自喜,不停地講。

江權知道自己不善言談,但他懂得藏拙,真是一等一的聰明。

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缺點在什麼地方。

有自知之明,是極難得的,不應當諷刺說:“他總算有自知之明!”

國小作文2:給貧窮做個外套

農夫回家時,發現屋裡有個衣不蔽體的陌生人。

“嘿,”他大聲喊,“這是我的家,你趕緊離開!”

“尊敬的先生,”陌生人回答,“從今天起,這兒也將是我的家了,您怎么可以把我趕走呢?”

農夫奇怪地問:“我以前怎么沒見過你,你到底是誰?”

“我是‘貧窮’啊!您最近是不是總覺得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昨天為了買那頂新帽子,您不是還賣掉了一把斧頭嗎?這就說明我要在這兒住上一段時間了。”

聽說貧窮要常住下來,農夫很苦惱:“這傢伙赤身露體,親戚和鄰居們一看就知道貧窮住在我家裡,這可太丟人了。我得想個法兒把這個混蛋打發走。”但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好主意。最後,他決定給貧窮做一件外套,他想:如果我把他裝扮起來,或許能瞞過周圍的人。

於是,農夫量好貧窮的尺寸,拿到鎮上的裁縫店去,讓師傅按這個尺寸做一件華麗的外套。為了買衣料和付手工費,農夫不得不賣掉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但他咬咬牙,心想:“花多少錢也比被別人笑話強。”

新衣服終於做好了,農夫迫不及待地讓貧窮穿上。

“實在對不起。”貧窮微笑著說,“這衣服不合身,我穿不進去。”

“這個騙人的裁縫!”農夫氣急敗壞地說,“我付了那么多錢,他竟敢把衣服做小了。”

“不要責怪裁縫,這不是他的錯。”貧窮解釋說,“當你花錢來掩飾我的時候,我變得更大了。”

國小作文3:聖人的尺度

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這一次來到了楚國,還沒等熟悉這裡的風俗,一個漁夫就提著一條大魚登門而來,聲稱要把魚獻給孔子先生。

禮輕情意重,立足未穩就受到了禮遇,弟子們很高興,趕緊把他領到了老師的面前。孔子明白了漁夫的意思,明確地表示不能接受,因為他有一個原則,無功不受祿,怎么能平白無故地接受別人的東西呢?他一直都是這么做的,也是這么教育學生的。

漁夫並不是個能言善道的人,一聽孔子不要,臉漲得通紅,著急地說:“天氣熱,到遠處市場上去賣沒有賣掉,很想把它丟掉,可這樣還不如奉獻給你好。”

弟子們一聽就泄了氣,有一個實在忍不住,插嘴說:“你是因為賣不掉,扔掉可惜,才想到給老師送來的啊,我們要了你的魚,不就跟臭水溝一樣了嗎,成了你扔魚的地方,你還是拿走吧!”

漁夫的臉更紅了,剛想爭辯,孔子站起身,向他拜了兩拜,恭敬地把魚接了過來,說:“謝謝你的禮物,我不能不接受你的心意。”

漁夫走了,孔子讓弟子們把魚清洗乾淨,然後準備祭祀的禮儀。弟子們你看我,我看你,不懂老師的用意,於是問道:“那位漁夫要丟掉它,而你反而還要來祭祀它,這是什麼緣故?”

孔子說:“我聽說過致力於施捨而不糟蹋多餘財物的人,是聖人。現在我接受了聖人的賞賜,怎能不祭祀呢?”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只要有一顆善良的愛人之心。一個人做了什麼比他想了什麼更重要,因為高尚的行為,遠勝過高尚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