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選擇,如果你能拋開所有的障礙,那么,任何境遇其實只是一種選擇的結果。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選擇的作文,僅供閱讀!

這是我的選擇

我在今夜失眠了,隨著一隻腳跨出高三,兩條路擺在了我眼前,一條是選個熱門的專業,將來成為腰纏萬貫的大款;另一條是許多農村人都不願走的路,一條在經濟浪潮中快被淹沒的路——農業。

我翻身下床,走到窗前,透過窗戶可以看到許多星星正一閃一閃的。這么多的星星讓我想起了大忙時田裡那些烈日下收割稻子的鄉鄰們,想起了在稻田裡時隱時現的爸爸、媽媽。土地看著我出生,伴著我成長,田埂上,菜地里都深深印下了我一串串的足跡。當鄰人的小孩還在父母懷裡哭鬧時,我已蹣跚著跟母親下地;當別人剛學會寫“蔬菜”兩字時,我已知道了怎樣種青菜、蘿蔔和茄子。我和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可是,做了幾十年農民的爸爸媽媽卻不希望我的未來與土地、與農業有關。為什麼?一句話“做農民苦,做個好農民更苦。”是呀,做為農民的兒子這我能不知道嗎?烈日下,媽媽常為那幾棵芝麻而不停地舞動鋤頭;暴雨中,爸爸要為那幾塊秧苗而帶著鐵鍬不住地巡視。每次看到他們如此辛勞,終了還要為一年的生計而苦惱,我的心就痛。他們付出了那么多,回報卻很少,我的心在悲。

爸爸媽媽多么希望我能找個好工作,輕輕鬆鬆地賺上大筆大筆的錢,能像地里的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我也曾這么想過,可每到這時,總有一股異潮在胸中翻滾,腦中總會浮現土地、莊稼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叔叔、嬸嬸們。

我推開窗戶,一陣涼風拂過臉頰,星星更加明亮了。也許訊息閉塞的爸爸媽媽還不知道隨著中國的入世,農業將向世界開放,外國的質優價廉的大米、小麥可能會將他們最後喘氣的那點空隙堵死。我怎么能忍心看著疼我、愛我的鄉鄰牽著黃牛、扛著鋤頭提著鍬去與外國人的卡車、聯合收割機斗呢?

落後的生產工具、陳舊的思想都制約著中國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它的提高和創新需要一批富有科學知識的青年投身進去,延續了千年的農業機體需要有新的血液,也許我正合適。星星仍然在閃,仿佛在向我招手。我已有了明確的選擇,明天我將為之而奮鬥,這是身為農民子弟的責任,夜深了,我終於可以安然入睡了。

選擇是自由的

人生是一條長河,你無法決定它的長度,但你可以無限拓寬它的寬度。也許你如今正在承受著行走在必經之路上的痛苦,但為何不能換思維,換一個行走方式,既然必須要走完這條路,何不將痛苦變為快樂,將消極怠慢變為積極進取,更好地走完這條路呢?

縱觀古今,無數文人佚士都在時光這條大河流中走過,他們無法選擇躍出河流,可是他們選擇改變自己,於是就有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緻,蘇軾“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灑脫,屈平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煢煢獨立。由此可見,即使我們選擇不了,躲避這個肆櫱的世界,這個時代,但我們卻依然可以勿忘初心,不與眾人同流合污,不在風雨飄搖的社會中隨波逐流,他們正是我們背後最堅定的力量,引導我們選擇前方的道路。

別讓塵埃蒙蔽了你的雙眼,儘管道路艱辛,前途坎坷,但最可怕的便是被“一葉遮天”般的迷茫催毀前方朝聖。選擇好自已的未來,堅定不移地身前方踽踽獨行,不被外界的聲音左右,聽聽內心的聲音,方能更好的遠行。

三無便是選擇一個擁有自己最好的選擇去渡過一段必經之路。她一直都是一個流浪的人,從馬德里大學畢業後,其實她完全可以從教德文,悠然度過這平靜的一生,但她不願走這條路,她的選擇在她必經的人生長河中拓寬了她的人生寬度,她毅然決定搬至撒哈拉沙漠開始屬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為她的人生之路增加了無限色彩,既然必然要走這漫漫的人生長河,為何不自己開闢更多選擇的道路,讓自己更快樂地走過,何樂而不為呢?

當今社會,最為典型的便是上班族,即使心中多么不願意上班,但為了生存迫不得已,於是很多上班族便開始無限消磨自己的精力,沉浸於 工作的埋怨中,其實僅僅只要換一種態度,積極進取地工作,忙忙碌碌充實你的生活,而不是讓怨聲載道將你拉入無盡的深淵,這樣的生活也許更適合一個充實的人生。

選擇是自由的,一條必經之路,你無法改變,但可以選擇你如何走過它,生活無法改變,但你可以改變你生活的態度。

打破常規,選擇適合自己

穿襪子,本來是一件普通簡單的事。按常規來說,我們都是順著穿。然而,男孩卻反其道而行,他總愛反著穿襪子,面對父親的責問,他的回答是:“襪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給別人看的,線頭在裡面,回使我的腳不舒服,我當然要把襪子翻過來了!”。

顯然,男孩勇於打破常規,反穿襪子,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穿襪子。因此,我想說:勇於打破常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或道路,我相信人生會變得更美好和燦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常規所縛。選擇跟隨常規做事而不管適合自己與否。如此一來,我們的人生何來璀璨獨特?它只會因為遵循常規而變得平淡無奇。所以,我們應該勇於打破常規,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發展自我的最好方式。

王鵬,一個面向陽光大道,打掃街道的小伙子。在常人眼裡,一般來說,打掃街道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然而,面對別人的冷言冷語,面對別人輕蔑的眼光,王鵬絲毫不畏懼,他只知道工作沒有貴賤之分。一揮一動,他拿的正是一把掃帚,每次工作完都滿頭大汗,但他的臉上洋溢著辛福的笑容。正因為王鵬勇於打破常規,勇於面對現實,並沒有認為打掃街道是一份不體面的工作。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他掃出了自己的快樂與辛福的人生,掃出了人生的新天地。

還有張涵,一個90後放牛的大學生。她沒有如常規般的迷戀繁華的都市生活,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打工妹或只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毅然離開那座燈紅酒綠的城市,回到自己那全是泥土的鄉村。她選擇了一份在別人看來不體面的工作——養牛。然而她憑藉自己培養特種牛使自己的人生達到事業的一個高度。張涵就是這樣不安於現狀,打破了常人一貫留在城市的理念,毅然回到家鄉,打破了常人認為養牛隻適合男孩子的傳統,打破了特種牛難養的常規。可見,勇於打破常規,選擇適合自己的,你才能看到生活的新天地!

縱觀當下社會,大學生就業也早已打破“鐵飯碗”“搶飯碗”的常規做法,不少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選擇自己“造飯碗”的道路,而他們也在自己的事業中收穫了成功。顯然,勇於打破常規,選擇適合自己的,你會打開人生的另一片天地,而不會淪落到常規的平庸中!

下次你穿襪子時,不妨按男孩的方式那樣穿,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