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家裡動物的優秀作文:毛栗

我家已經很多年沒有養過狗了。

爸媽都是愛狗之人,記憶中的第一條狗是一隻大白狗,挺溫順的,卻在某一天突然失蹤了。我對此沒什麼反應,但爸媽卻覺得挺惋惜的,還特地為它留了小門。

後來斷斷續續養了一些,時間都不長,結局也很悲慘,不是被偷狗的人偷走了,就是亂吃東西被毒死了,因此印象也不怎么深。再後來,去同學家玩時,他家的母狗正好下了一窩小狗崽,我看著覺得可愛,他便挑了一隻黃毛小狗送給我。當他像做賊一般,把裹在衣服里的那團小傢伙交給我時,我的手不自覺的有點抖。接過來的那一瞬,一種溫熱的感覺立即傳遍了我的整個手掌。我仿佛能感受到血液在它的皮毛下流動。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就這樣交到了我的手上。我第一次感受到對生命所負有的責任之重。我托著這個“黃毛小丫頭”回了家,爸爸鑑定了他的性別後,糾正了我的錯誤叫法,我們商議給它取名毛栗。

毛栗的性格非常的跳脫。總是像只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它可是個優秀的“獵人”,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它都樂此不疲地追趕,經常弄得滿身泥。爸爸剛開始給它洗澡時,它總是竭力扭動著它那肥大的身軀,弄得水花四濺。

小時候受媽媽的影響,我夢想成為一位服裝設計師。毛栗便是我的模特。我經常為它的黃毛懊惱,嫌棄它不像別人家的狗狗那么白白嫩嫩,且身材肥大,還不到中年便擁有了一個“啤酒肚”。有一次給它做了一件大紅袍,結果出去一趟便不見了。我非常生氣,轟它走開,它卻死皮賴臉地甩著尾巴,往我褲腿上蹭。看著它搖尾乞憐的樣子,我只好又賞了它一條紅領巾。我第二天上學記起時,我們班已經被扣了分。

過了一年多,我上國中了,在學校寄宿。爸媽也因為工作,無暇顧及毛栗,毛栗的一日三餐便沒了著落。每個星期回去看它,總感覺它比原來更瘦了。狗長大了,也和人一樣,會變得成熟。毛栗長大了,我感覺它也會有孤獨,會有失落。

毛栗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守著家,餓了只能自己出去覓食。跑到別人家偷吃會被追著打,憑它乾瘦的身體又搶不贏其他的狗,等到爸媽回來已經很晚了,也只能吃點殘羹冷炙。只有等到周末 ,我才能帶點兒烤肉給它。每次回家,總是在幾百米之外就開始叫它的名字,它便會搖著尾巴衝過來迎接我。而後便是寸步不離地跟著我去菜園子裡擇菜,默默蹲在旁邊看我炒菜,然後一人一狗在老屋昏黃的燈光下吃著熱氣騰騰的晚餐。偶爾爸媽都不回來,毛栗便負責警備,巡邏,第一時間向我報告外面的風吹草動。一人一狗守著老屋,也不覺孤獨。

那天放學剛到家,三伯就過來了,我跟他打招呼他也像沒聽見,徑直走向毛栗便開始罵:“死狗!一定是你!一定是你叼了我們家鴨仔!你等我找出來。”我有點不知所措,還沒弄清楚狀況,三伯便已衝到老屋後面,找到了那隻鴨仔。我連忙跑過去,毛栗也跟來了。鴨仔還沒死,只是腿腳有點不靈活了。三伯臉色鐵青,衝進廚房拿了把砍刀直奔毛栗。毛栗痛苦地哀叫著躲開了。我怔怔地看著這一切——三伯捧起鴨仔憤然離去,毛栗則站在不遠處委屈地望著我。它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眼神中蓄滿了驚懼。我很想過去拍拍它的頭,告訴它,這次算了,下次不要再犯了。可他終究是一條狗,我不敢保證下次它餓極了不會又去叼鴨仔,我更無法想像如有下次三伯會怎樣對它。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有著相同的情感,卻活在了不同的世界,某種障礙始終橫亘在我們之間。對此,我無能為力。但從我接過它的那一瞬開始,我就對這條鮮活的生命負有了責任。而這份責任不僅是給它一口吃,給它地方睡,更重要的是給它關懷。這一次,我選擇包容。

再回來時,毛栗消瘦了許多。它的眼神黯淡,注滿了悲傷,見到我時也仍是無精打采的樣子。它的黃毛久未經打理,稀稀拉拉的,仿佛枯草一般,風一吹就將飄零向四方。我驚訝地發現,毛栗經過的路上留下了一絲絲血痕!晚上爸爸回來時,我追問他毛栗的情況,他只說毛栗得了某種病。我心裡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一如既往,我帶回了烤肉想要分享給毛栗。我興沖沖地推開老屋大門,大叫“毛栗——”只有空蕩蕩的老屋回應著我的聲音。我扔下書包,找遍了村里各個角落,依然無果,只好頹喪地回到家,坐在門口等著。太陽光越來越黯淡,大人們漸漸地回家了,一聲聲呼喚著家人回家吃飯,小孩子們結伴而行,嬉笑打鬧。似乎一切都將歸於沉寂了,而我家毛栗,那個走失的孩子,還遲遲不見歸家。

爸爸跟我說,毛栗病了,他把它送到很遠的地方去了。我的腦海中卻不自覺地湧現出毛栗被套在紮緊的麻袋裡,被摁入水中的情形。快要窒息的痛苦使它想要拚命掙扎,但那種絕望到無力的反抗不過是徒勞。最後,它被吊在外面,安靜的,就像它睡著時的那種安靜。

後來,便只有一人一屋,守著一份思念。有人說,靈魂碰到雲會化成雨。當毛栗的靈魂化成雨落下時,我早已在夢中將它親手埋葬。

本文作者:司幸(公眾號: 十二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