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什麼的作文:第一次走夜路

:文章多處運用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烘托我的害怕,最後的啟示令人深思!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第一次走夜路》。

記得小時候膽子很小,是個離不開母親的“依賴蟲”。事事都需要母親陪著一起才行。而那時的我不懂“嘗試”是什麼,現在想想,那時的自己一定是十足的討厭這所謂的“嘗試”。

塵封的記憶中,總有幾處令我難以忘懷的地方。天悄悄黑了,零零散散的星星沒了往日的神氣,倒暗淡起來。夜,很靜。剛出家門,心裡便打起了退堂鼓。衝動是魔鬼,想起媽媽那副“你真沒用”的表情來,立馬把最後一點理智給吞噬了。路上沒有了白天的熱鬧與溫暖,只是無限的黑暗。路兩側的街燈始終沒亮起來,沒能帶給我一絲溫暖......沒多久,我就被“打成原形”——徹頭徹尾的點小鬼。

“嘩--嘩嘩.......”樹葉與樹葉間的碰撞讓我的心頭一顫!風妹妹也來“添油加醋”,只聽見若有若無搖頭,想把所有不安和恐懼甩到腦後。腳步聲似乎沉重了不少,有節奏的拖沓聲為這陰沉的氣氛加了一絲詭異。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清楚地聽見自己的腳步聲。那若有若無的腳步聲又開始了 “為什麼總感覺有人跟著我?”一回頭卻沒有人影兒?難道......是鬼?這樣的想著竟邁不動腳,只會傻傻杵在原地。

“怎么辦?怎么辦”我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出一頭汗來。最終,我只能自己騙自己:“都是心理暗示,沒有鬼,媽媽還在家裡等我。都是......”突然,那若隱若現的腳步聲超過了我,我再次定住,努力緩過神來,定眼一看——竟是一個塑膠袋!

如今想想,兒時的自己也是真是可笑。同時帶給我的是成長的一次小洗禮吧!現在走夜路沒有那般膽小懦弱了,我想並不是膽子大了,時“嘗試”贈予我的禮物吧!

告訴你,嘗試不不可怕,不敢嘗試的心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