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以生命為話題作文:生命的力量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十一年級 李耀林

國小時看過一篇《生命?生命!》的課文,當時讀這篇文章就已經震撼得不得了。近幾日看了主題為《生命力量》的演講,更是被演講者李智華的勵志故事所感動,原因在於她身上迸發出的強大的生命的力量。

李智華在很小時就因為精神有問題的母親一時疏忽而導致的火災而失去雙臂。在如今這個勞動至上的社會,沒有雙臂意味著行動的困難,更意味著不能勞動,在大多數人看來,李智華的生命很可能就因為她身體上的殘缺而變得黯淡,她這一生都不可能有出路。然而,生命的力量是強大的,李智華的意志如鋼鐵如磐石——她竟然學會用雙腳寫字,乾日常家務活,參加了高考,離開了農村……我們正常人用雙臂尚且完成不了的任務,李智華都能用雙腳完美地完成。別人問她這些年來究竟是因為什麼讓她能一路堅持,完成了學業,有了一份事業,更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和一雙可愛的兒女……

李智華為什麼能夠收穫這么多,成為人生的贏家?這是因為她始終相信“生命的力量”。是的,我看完她的演講視頻,我和她一道敬佩生命的力量,因為李智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生命的力量是強大的,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為什麼說生命的力量是強大的?這是因為生命本身是珍貴的,生命是蘊含著巨大潛能的。

眾所周知,求生是我們的本能,而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我們具有意識和情感,僅僅本能的生存並不能滿足我們的欲望,而是嚮往著更美好的生活,讓人類具有巨大的無限可能性。如此一來,生命只有一次的稀缺性,這種數量上的珍貴就意味著人們在保證生存的同時,更要兼顧生活的質量,這個過程便是所謂的生命力。生命力不僅讓人們活下來,更讓人們努力活得更好,於是說生命力就顯得無限強大。

李智華的生命已經遭受了身體上的殘缺,想要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過得更好的本能,對自己命運的不屈服激發了她生命力中的無限潛能,所以對她來說,面對人生的困難,她選擇了不逃避,而是迎難而上,艱苦奮鬥,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很珍貴,生命只有一次,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呢?克服困難又算得了什麼?這一點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反觀如今有點挫折就自殘的學生,有些鬱悶就自殺的學生,我想又有誰比得上李智華雙臂殘缺的痛苦鬱悶呢?而李智華沒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當然她大可以早些結束自己的生命,可一旦結束了生命就真的是什麼都沒有了,那一點點可能獲取的幸福幾率就徹底扼殺了。既然如此,不如讓自己發揮生命的力量,激勵自己變得更好。這就是李智華能夠成就精彩人生的最大內動力。

我始終對任何有關生命的事情保持敬畏,我欣喜生命的出現,更尊敬生命的消逝,感嘆生命的變化,相信著生命的力量。我希望每個人對待生命都要保持一份崇敬,時刻牢記自己的生命是有力量的,而這種生命的力量是可以創造奇蹟的。

【教師點評】作為一篇觀後感,作者對於主人公的經歷進行了簡單的概括,通過對人物命運的思考,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李智華為什麼能夠收穫這么多,成為人生的贏家?這是因為她始終相信“生命的力量”,有感而發,言之有理。然後圍繞著自己提出的觀點,繼續以李智華的實例作為論據,分析李智華身上強大的生命的力量,運用因果說理的方式,言之有物。接著運用對比論證的手法,闡釋當今的年輕人,缺乏強大的生命力量,與李智華形成鮮明的對比,再次證明李智華的成功源於她內在強大的動力。文章最後得出的結論也很有個人思考和感悟,“我希望每個人對待生命都要保持一份崇敬,時刻牢記自己的生命是有力量的,而這種生命的力量是可以創造奇蹟的。”言之有情,出於真心,文章能夠很好地圍繞所在視頻人物展開思考提出觀點,有針對性,主體部分立足於分析說理,有邏輯性,最後發出號召,有現實性,是一篇較為優秀的課外練筆。【指導教師:余衛兵】

【本文作者:李耀林 (微信公眾號:四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