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徵文,新時代主題作文2篇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20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徵文,歡迎借鑑參考。

新時代的偉大征程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決勝小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偉大盛會,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分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代表xx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工作報告,宏大振奮催人奮進,使人倍感鼓舞。報告是一份興黨興國興邦的劃時代綱領性歷史文獻,是一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動力和進軍號角。大會形成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十九大報告內涵豐富,目標明確,舉措得力,思想性強。至少體現了六個新: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舉措、新方略、新征程。

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大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的具體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最新成果。社會主義新時代也是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和偉大飛躍,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黨中央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思想創新的最大成果,是開啟新時代,邁向新征程,譜寫新篇章的行動綱領。因此,必須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新思想:新思想的核心是堅定不移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思想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新思想是新時代的行動指南,沒有新思想就不可能形成新時代理論。因此,在決勝小康,實現社會主強國,堅持“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進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決定黨的命運和前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決勝小康,實現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堅持新思想,必須堅持以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以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利益為最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為人民謀福旨,堅持以人民幸福作為最大的奮鬥方向。

新目標: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標,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線,著眼當前謀劃長遠。到20xx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使8000萬貧困人口全部精準脫貧。在此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造成現代化,到本世紀中造成強大的現代化國家。國防實力顯著增強,並造成世界一流軍隊。使中華民族真正成為世界上的大國、強國、富國,實現從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的偉大目標。

新舉措:十九大提出系列適合中國國情的新的具體舉措。特別關注和重視三農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就業問題、住房問題和養老問題等。農村聯產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不變,並建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在現行普及國中基礎上,全面普及義務高中教育。徹底改革和取消以藥養醫。全面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每年新增就業4000萬人。防止堵塞妙房行為。讓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實惠和看到更多的改革成果。在黨政機關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加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牢固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紅山的新發展理念。以犧牲環境的經濟成長已經過去。不斷加大脫貧攻堅新舉措和硬性措施。

新方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偉大進程中,中央採取很多新方法新戰略,在政治上加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力度和新思想新觀念,做到了從嚴治黨力度進一步加大,反腐敗力度進一步加強。做到了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高壓態勢。不斷加大和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力度,改進幹部培養提拔使用理念。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面貫徹“四個全面”,發展理念。做到更加堅定地忠誠核心,維護核心,擁戴核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新理念。提出經濟全球化。不斷調整供給策結構,堅持經濟發展新常態思想。經濟發展不斷從中高速邁向中高端。建立創新型國家,由製造大國向創新大國邁進。形成了以京津共協調發展的五大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觀念。在外交上提出構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軍事上提出新的強軍目標,提出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建立一支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新型人民軍隊。

新征程:黨的十九大指導思想明確,奮鬥目標已經確立,措施方法已製造。因此,全黨必須學習和領會,做到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統一奮進。在充分認識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基礎上,看到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與不平衡不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思想基礎上,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做到艱苦奮鬥,繼續努力,真抓實幹。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牢記宗旨,一心為民。新征程就有新鬥爭,新的奮進新的革新和新的革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新的征程就是新的萬里長征,需要付出代價和艱辛。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堅持“四個自信”,全面貫徹“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為決勝小康,全面實現代代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宏偉目標不懈努力奮鬥。努力做出我們應盡貢獻和責任,發揮我們應盡的義務

夢想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最近,敘利亞遭遇轟炸的一張圖片,看哭了國人。4月14日,美國聯合英法,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射了110枚飛彈,理由是敘利亞藏有化學武器。萬家燈火,瞬間成滿城廢墟。戰爭前,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被稱為人間天堂,阿拉伯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而如今,天堂變煉獄。這樣的故事,中國人太過熟悉,百餘年的屈辱歷史,原來“侵略戰爭”距離我們並沒有那么遙遠。敘利亞的遭遇仿佛給了國人當頭一棒,打醒了那些被我們幾乎遺忘在時間長河中的歷史。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挨打,120xx年過去,但世界的殘酷法則一點都沒有變。看著外敵壓境、戰火四起的敘利亞,忍不住感嘆: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世界還是那個殘酷的世界,中國已不是曾經的中國。是的在共產黨幾代領導人的浴血奮戰,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國人民早已經站了起來。

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富國和強軍相統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從戰略層面為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地方黨委政府和駐軍部隊要在末端落實上堅決貫徹富國和強軍相統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重大工程是由一塊塊磚砌起來的,富國和強軍的大目標也要由各地各級黨委政府和駐軍部隊做的一件件具體事來一步步實現。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要統籌考慮國防建設需求,以實際行動關心國防事業,以實際舉措支持國防建設;要把軍民融合戰略貫徹落實到交通、科技、製造和城鄉建設等各個重大項目上,確保兼容到位;要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等方方面面工作的末端落實,用各部分、各環節工作的有效落實推進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大目標的順利實現。

富國強軍是我們幸福生活的基礎和保證。但之於家庭之於個人的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行走在成長的道路上。我要講四個年份,第一要講的年份是1987年。那一年出生了。我們國家剛剛頒布了《中華人名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提出全國要在80年代基本實現普及國小教育,並在此基礎上,按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不同,分批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工作。也是在這個年代《中國教育通史》和《中國教育家評傳》全部出齊。書中對洋務教育、維新教育、清末朝廷的教育改革,以至北洋軍閥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也進行了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對過去被全盤否定或基本否定的教育家,如張之洞、康有為、梁啓超、嚴復、胡適、梁漱溟、晏陽初等也給予了足夠的肯定性評價,對蔡元培、陶行知、陳獨秀、黃炎培、陳鶴琴更突出了其卓越的貢獻。為90年代中國教育史研究奠定了更健康更堅實的基礎。 可是我不得不說,這一切與我都是沒有關係的,那個時候的我根本不關心什麼是夢想,只在乎自己是否能夠吃飽。

轉眼到了1996年,這個時候的我已經是二年級的一名小學生了。還清楚的記得,在村落里的牆上,到處寫著,人民教育人民辦、人民教育為人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等類似的標語。能看出普通的老百姓開始重視教育了。每到其中或期末考試,媽媽總是會獎勵我一根火腿腸兩個雞蛋作為早餐。雖然那個時候的老師還都是民辦的,一邊務農,一邊教書。我們也經常會蹲在教室里幫老師剝玉米粒,撥花生等等。但不管怎么說,村裡的民眾開始尊敬教師這個職業了。

也是在這一年,世界的教育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雅克-德洛爾代表國際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一份《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書中給我們指出了面對21世紀教育存在的價值 1、學會認知 2、學會做事 3、學會共同生活 4、學會生存 更指出了21世紀教師的自處之道 1、與學生建立新型的關係 不是權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2、提高有效教學能力 3、參與教育的決策 4、關注自身人格完整 。教育為什麼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產業?因為他在今天依然如祖先那樣,是我們解決生存之難所需要的。它依然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它依然是人類共同生活的途徑。最終,教育依然是我們發現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種理想,是必要的烏托邦。 而所有的這一切是在十多年以後的大學校園裡才讀到的。愕然發現我的夢想和世界相比落後了好多。

接下來到了20xx年,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大學生。也是在這裡我聽到了有關80後的調侃。當我們讀國小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國小不要錢;當我們沒找工作的時候,小學生也是能當領導的;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學生也只能洗廁所的;我們這一代到底招誰惹誰了。雖然是調侃卻從中讀出了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很慶幸自己能夠遨遊在書海中。第一次那么近距離的拜讀了陶行知、朱永新等教授的著作。讓自己對教育這兩個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是在這一年,教育十大熱點事件在熱評中產生了。

“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有什麼還能比這樣的訊息更振奮人心?20xx年的春天,這樣一個訊息讓全國上下擊節叫好。中國義務教育制度實施20xx年後,終於徹底向農村孩子敞開“免費之門”。其實,這還是個信號,一個國家真正重視教育、下決心搞好教育並加大教育投入的信號。

毫無疑問,師範生免費教育的“回歸”成為20xx年惠及民生的又一福音,這個具有示範性的舉措,就是要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教育成為全社會最受尊重的事業;就是要培養大批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提倡教育家辦學,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溫家寶總理對此評價說:“把最優秀的學生吸引到師範院校來,把最有才華的學生培養成人民教師。” 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中國的開放與進步,更是對自己的教育之夢充滿期待。

在夢想的道路上一直堅持堅持。在20xx年的8月22日,終於踏入了工作的大門。這一刻,我不在是仰視我的夢想。而是和夢想成為了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往前走。創造適合每個孩子學習和發展的靈動空間、去點化和潤澤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讓每一朵花兒燦爛綻放。是我的夢想,不也正是我們天都在做的事情嗎。每天享受著我的教育幸福,努力把每一堂課精彩地演繹,會把每一句話精心地鍛造,把校園變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場。愕然發現:幸福從此熙熙攘攘!

20xx年,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提到,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更極大鼓舞了我及我們團隊的工作熱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或近或遠。但那些基礎的夢想是相同的。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馬尚中心國小騰飛。幸運的是,與我有著同樣夢想的人很多很多,有近千名在校學生,有學生背後的家長,有60多名老師,有老師背後的家人,有教育局區政府,有各級各類關心教育的機構。當然還有望眼欲穿要在馬小買學區房的家庭們,所以,我的夢想不孤單,我的夢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漸漸成型,那便是讓馬上中心國小騰飛!由特色走向卓越。

《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 “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馬小騰飛的左膀右臂正是德育和能力,並在這兩個方面,不拘一格地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小項目責任制,彰顯了馬小人民卓越的執行力。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是有策劃,有跟蹤,有評價,有反饋。有了德育作為左邊的翅膀,我的教育夢有了一股朝氣蓬勃之力。插上能力,這隻右翅,我的教育夢才有了羽翼豐滿的大氣磅礴。

如果你來馬小找李校長,他可能不在自己的辦公室,而在新校建設的工地上,在老師的課堂中。推門聽課,過關課,研討課,展示課。聽課、評課已經成為馬小一道亮麗的風景。每天都在交流學習中進步,風雨無阻。這種堅持滲透著校領導對教師成長的關心,更展現了每一個馬小人對教育教學的嚴謹負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校對師德和師能的嚴格把關,讓馬小的這支教師隊伍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如果你在中午的時候來到馬小,你會看到每間教室都是那么的安靜,孩子們潛心於書法。“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書法的魅力,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馬小正是舉全體師生之力,把教學作為一大藝術特色。

如果你在第六節課後來到馬小,操場上花樣百出的跳繩,一定會讓你駐足欣賞。但是,你可千萬別只停留在操場上。到舞蹈室里來看看,還有孩子們精彩的舞姿;音樂多媒體教室里也有合唱隊在齊唱和諧的鏇律。馬小的孩子們在這個時段盡情揮灑著最為多姿多彩的童年。

如此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說不完道不盡,在馬小這片沃土上,每一個夢想正在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一群群有根有夢的陽光少年,走出校園,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已經成為母校亮麗的名片。最後請允許我,為馬小每一個築夢人深深的鞠躬,讓我們攜手築夢,馬小的明天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