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風景的作文:圍牆之外

不知什麼時候,村里家家戶戶都開始修築圍牆了。

一座座高高的圍牆豎起來了,不約而同地貼上一樣的瓷磚,裝上一樣的燈,安上一樣的門。也得了這圍牆的幫助,鮮有人來打擾,我便天天在圍牆裡面,清靜自在。

偶爾出門走走,一座座圍牆似乎在遮掩著什麼。有時從門口窺見院內美麗的花也不敢推門進去好好賞玩。於是走到前面一家,轉身再過這家,匆匆一瞥還意猶未盡時,便再作過路狀走一遭。但切不能連連徘徊,只恐旁人看見不好。忽而想起葉紹翁那句“小扣柴扉久不開”,想必也如門外的我此般無奈,因而覺得此行“不值”了。驀然發現,村中往日豁達的笑聲已漸漸淡卻,人們更多地有些無所適從,想聚在一起聊聊天也難找到合適的地方。

圍牆之外的風光,無限精彩。但在家中往往只能看見一堵冷冰凍的牆,唯有謝嬸家是例外。站在她家,視野開闊:廣袤的田野上有時是一片連向天際的綠,有時成了麥浪翻滾的豐收海洋。一方清澈的池水,如一顆卓爾不群的鑽石嵌在更替著主色調的土地上,引來成群的白鷺棲息、覓食。帶著斗笠,扛著鋤頭的農民,由交錯縱橫的田間小道到自家的田裡躬耕。遠遠望去,真是一幅巧奪天工的田園風情畫啊!

地里農活乾累了,三五個農民便到謝嬸家門口歇歇腳,有的滿懷豐收的希望,有的擔憂天氣的影響,有的請教前輩的經驗……是喜是憂,都在和煦的風中化作田園的詩意,化作村莊的祥和。休息完畢,重整衣裳,再到田裡埋頭勞作。

夜幕漸漸低垂,最後一絲晚霞也漸漸失去了耀眼的光輝,人們又聚在了謝嬸家門口,談談今年的莊稼,說說集市上的新鮮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幾個性格開朗加上幾句俏皮話,構成了農家最好的休閒方式。陣陣歡笑自謝嬸家傳出,圍牆中的人又怎能體會其中的和樂融洽?唯有不修圍牆的謝嬸才能得到最大的樂趣。

恍然覺得,高高的圍牆已在人們心中化作一層隔膜,外面的人進它不得,裡面的人也難以衝出。它將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劃得太過清楚,無意中抹殺了不計其數的美好。這座圍牆,是利益?是自私?是過度的自我保護?

圍牆之外,才是最美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