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的作文:枯荷

:枯荷雖然枯萎了,但它時時刻刻奉獻自己的精神卻依然屹立在我們心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枯荷》這篇作文吧。

一天下午,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樓下的桃花潭,在路上我看到了“長安城裡見秋風”的情景,大雁排成人字隊向南飛去,發出一聲聲淒涼的叫聲,百花凋零了,樹林裡的地面上鋪上了一層層的落葉,秋風蕭瑟。

走到池塘的旁邊,我把目光轉移到了那枯黃的又細又脆弱的荷葉上——它們仿佛和秋風展開了激烈的攻堅戰,秋風想把荷葉吹斷,荷葉卻想綻放最後的美麗,不被風吹斷。但我知道,瘦弱的荷葉最終還是會倒在荷塘里。爸爸告訴我,荷葉倒在淤泥里,也變成了泥,種子發芽時就會藉助原來倒下的荷葉的營養,來年會長成更高更粗壯的荷葉,荷花也會比原來的更美麗。我的心弦一震:人們讚美荷葉的詩句很多,歌詠荷塘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讚美荷花高雅,“出淤泥而不染”,而人們卻沒有注意到,荷葉把自己的生命作用發揮到最大,連枯荷都化成養分,為下一代創造了更好的生長條件。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讓人肅然起敬的人和事。一名北大女博士叫婁滔,她患了漸凍症,最終全身肌肉萎縮、呼吸衰竭,深度昏迷。在她清醒的時候,她叫來了護士,幫她寫下遺囑: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長短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她要求家人把她能救人的器官通通捐走。她既平凡,又偉大,她就像那枯荷一樣奉獻自己的一切。

做人就應該像枯荷一樣,時時刻刻奉獻,這樣才能把生命的用途發揮到極致。

作者:於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