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閱讀作文1000字

在這信息化時代,閱讀被完全碎片化了,人們利用百度,電子書,MyBook之類的軟體來閱讀一本本精彩的書,這顯然是很好的,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慾被無限地拓展開了。但是呢,喜歡這樣讀書的人,你們可能不知道這樣閱讀的壞處。

在世界各地,這樣看書的“低頭族”多不甚數,在等捷運,等火車的時候,人們便會拿出手機,快速上網閱覽書籍。但如果這時捷運來了,火車來了,怎么辦?我們肯定會關閉手機,立馬踏上這班火車,這班捷運。在這斷斷續續的閱讀中,我們能收穫什麼?當你學習完或工作完後,你才會發現,在等車時閱讀的書全部忘記了。

我在一年級時接觸了這種電子書,媽媽說這樣看書十分費眼睛,我便不再這樣看書了。自從不看電子書後,我都會珍惜每一本買回來的書,打開紙質的書本,讀著一個又一個字,享受著這些文字帶給我的樂趣。我愛這些書,他們給了我許多與眾不同的發現,給了我求知慾。但現在,這種求知慾呢?這種人類本身就有的求知慾呢?想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只要有一部手機,便能閱遍天下書。可這有用嗎?在這些網站中,成千上萬本書迎面撲來,到底看哪本?能閱讀完嗎?在這樣的碎片化閱讀中,我們的閱讀速度便會變得特別快,就是這樣,我們也就越不專心,吸取的知識越少。而紙質的書籍只能印刷有限的字,從而給我們思考的時間。

我們在一次次碎片化閱讀後,能吸取什麼“營養物質”?我們又能掌握多少知識?林海音書中寫出的竊讀是多么快樂,默多克作擁傳媒帝國,卻只用10分鐘時間讀電子書,萬維鋼勵志欲用自己的時間來閱讀有價值的書。

在微信,QQ,微博上閱讀更是沒有營養,這些軟鍵里讀物的思維密集度十分低,我們不需要去咀嚼其中的意思,而那些真正高深的書籍,往往是很難理解的。我們需要把整個人的精力都投入到書本中,全身放鬆的去閱讀。在這樣的閱讀中,我們需要動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著每一個力透文章的字,去琢磨其中的意思。像雜誌,報紙之類的都是思維密集度低的書,我們可能需要去閱讀報紙,去了解國家大事,但這種思維密集度低的書只能算是零食,零食不能多吃,而那些思維密集度高的書本才是主食。所以這些“零食”,對我們的益處大嗎?就算你能掌握一次次碎片化閱讀中的所有內容,但是光吸收“零食”怎么行呢?一本好書,就是那些有著靈魂的書,需要我們去想像的書,去鼓勵我們發現“金庫”,探索知識的書。

幾千年前的中國,一位位詩人運用著自己的智慧,把整個故事描繪成短短几個字的詩,多么聰明。但現在,科技進步了,我們進步了,可閱讀也“進步”成這個樣子了嗎?

所以,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此刻做起,不要再做無謂的碎片化閱讀了。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朋友。現在,我們就要和這樣的人做朋友。當你與“許多道德高尚的人”作朋友時,你會突然發現:你已經如蛹化蝶,展翅欲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