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作文800字

21世紀信息爆炸,我們迎來了"碎片化"生活。那我們該如何對待”碎片化"生活呢?

何謂"碎片化"生活?

第一,指我們的空閒時間被分割成像碎片一樣的幾塊。比如說,一天三小時的空閒時間,被分成路上一小時,吃飯後半小時,和各種穿插於工作間的短暫休息時間……飯前飯後刷朋友圈的人比比皆是。

第二,指我們接受的信息量大而發散。譬如打開微博,跳出的東西各種各樣,眼花繚亂。

信息的"碎片化"對我們而言是好事嗎?

我們眼前的信息量無疑是巨大的,但我們看到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知乎等軟體里短短的幾行字能承載多少內容呢?所以,儘管我們每天瀏覽很多內容,實際有用的幾乎沒有,我們看到的大多是膚淺的,表面的,因為碎片化的信息不可能容納需要人們深度思考的問題。而且,因為長期依賴這種淺顯易懂的信息,人們正在逐漸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前些日子朋友給我推薦邏輯思維的節目,每天有八分鐘的語音,涵蓋歷史,經濟,時政,人文等方面。但是我們真的能每天聽幾分鐘就變成學問淵博的人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八分鐘的推送內容,一分鐘150個字,最多也就相當於兩三條微博,能帶給你的也只是表層的內容。如果真的想學到什麼,多去看書才是上策。

當然碎片化信息也不是一無是處,它能增加談資,開闊視野。

那在碎片化的時代,我們怎么高效地學習呢?

第一,要看書,看有用的書,有含金量的書。看書永遠是學習知識最好的途徑。利用碎片的時間看書,利用本來刷微博刷朋友圈的時間看書,紙質書電子書都是極好的。

第二,要系統地,有規劃的學習。我們要把學習的知識有條理地串在一起。好比周期表里的各種元素,如果沒有順序地亂記,不僅難度高,記住了也沒啥用;而如果按周期,族類,序數來記,各種規律,性質就顯而易見了。

因此,不要止步於淺層的碎片信息,要深層學習,歸納總結,才能不被"碎片化"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