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作文900字

當今社會,碎片化到處存在,“碎片化閱讀”,“碎片化行銷”,“碎片化信息”等各種理念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碎片化”成了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徵。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許多學生放學回家,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打開電視,然後吃吃零食,再休息會兒。等好不容易真的要開始寫作業了,過不多久又被別的事情打斷了,刷刷微博,發發獃。一看時間,呀,都過了半個小時,才又重新調整心態,拿起筆。結果沒寫兩個字,凳子都沒坐熱,媽媽就讓吃晚飯了。有人看到這兒,就不禁要抱怨了:學校壓力那么大,難道回家之後也不能放鬆會兒嗎?這種碎片化的學習其實也挺好的呀,一邊休息,一邊學習,多輕鬆呀!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謂的“碎片化學習”,並不是“忙裡偷閒”的學習方式,更多的是從碎片化的時間中擠出一部分學習。在當今社會,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同步運行,分頭照料,以至整塊的時間被零零碎碎的小事分解成碎片化的時間。或許有許多人都認為,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效率一定不會太高。但事實未必如此,因為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於你用碎片化時間做了些什麼。

你是否注意過,在你擠捷運、坐公交、排隊買早餐時,總會有那么幾個人,他們在茫茫“低頭一族”中是那么與眾不同。當大家把這些零碎時間花在刷微博、發微信、看劇追番時,他們則在專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背單詞、練口語、聽聽力。或許你認為,這種碎片化的學習,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虛榮心罷了,根本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實則不然。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其實也能夠完成系統化的學習。上述的那些人,在他們一磚一瓦的積累下,建成了系統化學習的高樓大廈。他們利用我們壓根瞧不起的時間學習,他們化零碎為整體,化片面為全面,這才是真正合理支配時間,而不是被時間所支配。

相反,某些人因為太急於求成,利用碎片化時間來讀文學名著,進行碎片化閱讀,但往往都是適得其反。因為這些書都是要坐下來慢慢品讀的。有時候真的開始讀了,很快卻又被其它事打斷了。結果他們反反覆覆讀的,也就是那書的開始幾十頁。這豈不是事倍功半,弄巧成拙了嗎?

所以我希望,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因為這樣,你才不會抱怨時間太少,而自己太忙,而是會用心體會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歡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