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龍門石窟的作文600字

篇一:龍門石窟

暑假中有無數件事,有辛苦的,有開心的,也有憤怒的。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個讓人驚訝的龍門石窟。

七月里,我們按著早制訂好的旅行計畫來到河南洛陽。上午遊玩過少林寺後,就匆匆趕到龍門石窟了。

說實話,我心裡可不想去龍門門石窟,聽了名字便知道肯定是古人在山上刻了一座又一座的佛像。我上午去少林寺已經看了不知幾百座佛像了,現在還要我來看佛像,我又不是和尚!

於是,我很不情願地來到了龍門門石窟。看著路邊一個又一個洞窟里的佛像,心想,就只有這幾個佛像,還和莫高窟齊名呢,真是名不副實。

隨著越往裡走,佛像也開始多了起來,我卻依然漫不經心跟在爸媽的後面。

不一會兒,也走了不少路了,一個平台出現在了眼前,我抬起頭來看了一看,隨即,我驚呆了,這裡的山明顯地凹了進去,眼前的一個巨窟立刻映入眼帘,那尊佛像前所未有的巨大,抬頭遙望,那佛像刻得惟妙惟肖,背後和身上的彩繪也依稀可見。由於這在唐代雕刻的,人物較胖,因此也更顯慈祥。他站立著,兩旁稍小的佛像護著他,他的眼睛看著每一個人,讓人感到莫名的威嚴。佛像手勢仍是一個指天,一個指地,退後一步看,如一頂天巨人,向前一步看,又如一天界智者。整個佛像看上去渾然天成,完全不像是人工雕琢而成。旁邊的佛像則肯定是他的徒弟了,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古人用這兩人的對比將中間的佛像顯得更加高大。

旁邊千萬遵佛像重重疊疊,各不相同,讓人驚嘆不已。看著這么多惟妙惟肖的佛像,我的煩躁之心早已煙消雲散,心想:啊!這龍門門石窟真不愧為中國的四大名窟之一。它讓人家寧心靜氣,讓人感受到唐朝曾經的輝煌。這一尊又一尊的佛像素凝聚著古人一點一滴的智慧,它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啊!

這次的龍門門石窟之行讓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美麗是無限的,它耐人尋味,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每一種文化都給以心靈的享受。

篇二:游龍門石窟

7月8日,我和姥爺、媽媽去了洛陽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是我去洛陽玩的主要目標。

龍門石窟的大門前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地,遊人很多,由於剛下過雨,地面還有些泥巴。走到售票處,買了票才可以進去,我不要票,姥爺半票,媽媽全票,有了票就進入了龍門景區。一進門,就見到一個小池子,池子上還有一個人造瀑布,水裡還有許多魚兒和水草,水草長得很茂盛,看起來有一米長呢!我用手摸了摸水,好涼好舒服,我把水往身上潑,更舒服了。媽媽說前面的路還長著呢,催我快走。我就小跑著追上了媽媽,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一起往前走。走了沒多遠,就看到了一些佛像,可是佛像不完整了,甚至有一些佛像都不見了,被偷到了別的國家。我看到一個雕刻精美的菩薩的手臂不見了,旁邊的小牌子上說手臂被美國一個紀念館所收藏。繼續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一個雕刻著好多好多小佛像的地方,一邊的小牌子上寫著萬佛洞三個字。我還看到了蓮花洞、火焰洞……最後我看到了大盧舍那大佛,我想到在路上見到的小盧舍那佛,感覺真的很像,他們是怎么被雕刻出來的,技藝這么高超,不會是看著圖片比著刻的吧!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和神獸面對著平靜的伊河,好像是有什麼事情讓他們搞不明白,想了幾千年也沒想通。

游完整個西山石窟,我覺得最好玩的地方是珍珠泉,珍珠泉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形成的,泉水清澈極了,那時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用水洗洗臉、沖沖腳、泡泡手,玩得好開心呀!我想珍珠泉可能會給我帶來幸運吧,但接下來我覺得我想錯了,珍珠泉給我帶來了麻煩,因為我洗完就開始難受了,回到賓館後就發燒了,還做噩夢。

篇三:游龍門石

伴著柔和的晨光,我踏上了龍門之路。

走在龍門大橋上,我看見了整個龍門石窟,和我想像中完全不一樣,原來龍門石窟是兩山夾一水,兩邊山上都是石窟,氣士十分宏偉,難怪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我走下橋進入龍門石窟大門。看見山上寫著龍門山,旁邊還有一些小石洞,我覺得奇怪石洞中為什麼沒有佛象?我就問媽媽:“為什麼有的石洞中有佛像,而有的沒有呢?”媽媽告訴我:“龍門石窟是雲岡石窟的轉移和繼續,因遷移首都而又在這裡做石窟,從北魏朝到唐朝,龍門石窟挖掘了四百年,後來因武則天死了,龍門石窟從鼎盛一下子滑了下來,於是人們也放棄了挖掘,以留下了這么多空石窟。”我終於明白了,我又往前走有一個萬佛洞,主佛是阿彌陀佛,頭帶著寶冠,面容慈祥,手做禪定的動作,坐在一朵蓮花上蓮花下刻著四個大力士,好象是他們在舉著蓮花,石窟頂有飛天的圖,東西邊牆下各有3個小石像,有10厘米高,都拿著樂器,飛天圖和小石像之間是一萬五千個高四厘米的迷你石像,迷迷麻麻每一個小石像都神態個不相同,古人的手真巧,竟可以做出如此精美的東西,現在也不一定做得出來。

啊!我們終於來到了龍門石窟最大的石像,一個巨大的石窟,呈現在我眼前,幾階長長的樓梯我一鼓作氣沖了上去,一個盧舍大佛把我振住了,他高17米多,耳朵就有1米多,因唐朝胖為美,所以這尊盧舍那大佛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脖子上有兩道肉紋,我看了解釋,這尊大佛是一開始武則天花自己一年買胭脂的錢修的,雖然是杯水車薪,但是有武則天的帶頭。人們四年就做好了。大佛旁邊還有阿難、迦葉,還有文書菩薩、靜閒菩薩。各個都是精緻精美。

這次龍門之游讓我感受到了宏偉佛像的壯觀。

篇四:游龍門石窟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們家興致勃勃地去了河南的龍門石窟遊玩。

到了那兒,望著那高大的石像,我不禁讚嘆到::“真美啊!”導遊告訴我們,這裡的石窟分為了東山石窟和西山石窟兩大類。我們先來到了東山石窟。那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進大門,我便看到了一幅壯觀的畫面:游龍門石窟高大的山上,一個個小的石窟整齊得排列在了山上,說時遲,那時快,我一個箭步沖了上去,一個石窟不大不小,剛好夠我整個人蹲進去,我盤腿而坐,雙手和十,一本正經地坐在那兒,媽媽說真像一個小佛爺。哥哥姐姐看到後也都跑了上來,於是,每個小石窟洞裡都坐了個人。

“喀嚓——”我感到眼前閃了一下,原來是“攝影師”媽媽悄悄得拍了照片。我們出了石窟,一看這照片,還真有趣!我們接著向里走去,看到了文明遐邇的千手觀音,一個觀音站在前面,她的左右兩邊伸出了數不清手,真是壯觀!我和哥哥姐姐們又突發奇想,由低到高地排了起來,也當了一回“千手觀音”。爸爸又給我們照了像,能通過照片留下我們珍貴的紀念,真好!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西山石窟。這兒主要以大佛為主。“哇!”這些石像千姿百態,有站佛,坐佛,還有臥佛,各色各樣,漂亮極了!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走到了最大的佛像前,我努力地仰起頭卻還看不到頂,真是太大了!這時剛好到了傍晚,石窟上安裝的一排排燈管霎時間都亮了起來,這燈光還是橘黃色的,映照在大佛上。你們能想像出當時的景像嗎?整個一片金碧輝煌,不知道的,還以為這都是金子做的呢!這壯觀的景象,當然要拍照留念拉!於是,我們全家人都站在了大石窟前,請工作人員拍了張照片,留下了紀念。

回到家,我的腦里還時不時地浮現著這壯麗的景象,我不禁感受到,這龍門石窟,是古代人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的結晶!

篇五:龍門石窟遊記

今年暑假來到洛陽,由於是第一次到洛陽,早知它歷史悠久。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絲綢之路起始點(長安、洛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十三朝古都)、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曾用名:洛邑、雒邑、雒陽、成周、新大邑、神都、雒京、中京等。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建設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

龍門石窟的窟形比較單一,題材內容簡明集中,大都突出主像,北朝塑造的洞窟最著名的是古陽洞,賓陽三洞、蓮花洞、藥方洞等。其中賓陽洞內《帝後禮佛圖》為北魏時的傑作,據導遊說1934年被美國人盜走,分別陳列在紐約藝術博物館和堪城納爾遜藝術館。

龍門石窟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唐代雕塑的露天大龕奉先寺,它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洞,東西長35米,南北長30米,寺內主佛“盧舍那佛”坐像高17米多,其中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面目豐滿持重,雙目寧靜含蓄,雕鑿技藝精湛入微。完成時間歷時4年之久,武則天親自參加了佛像“開光”儀式。

我長久的坐在佛像下,抬頭仰視它的音容笑貌,心裡有一種沉下去的感覺,慢慢的化作一種心靈的平靜,在這嘈雜的環境裡、社會裡,只有這千年古佛用慈祥的眼睛、安詳的面容、嘴角的一絲笑容面對一切。無形之中得到了心靈的一種升華。人生百事難隨意,落花流水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