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家園作文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對杭州頗為了解,如果你隨便報上幾個景點,我都能說出它的由來。

現在,杭州城民間藝術幾乎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河坊街。河坊街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

河坊街中傳統的手工藝有:捏麵人、糖畫等。捏麵人的老爺爺手可巧了,與其他同齡的老人不同,他手不鈍眼不花,我曾親眼目睹他做面人:他首先構思好要做的人物,迅速地從工具箱中拿出需要用到的各種顏色的麵團,並按比列各取大小不一的一團,然後開始製作。先捏出身子,再捏出手腿,把手腿捏到身子上,最後用顏色不一的麵團捏出眉毛、眼睛、嘴巴、帽子、衣服等裝飾,一一粘上去。整個過程用不了幾分鐘。看上去時間很短,其實步驟很複雜。我們曾經用橡皮泥捏過人物,花了大半個小時,捏出來的人物造型總是這裡不順眼,那裡不舒服。對比之下,捏麵人的技藝真是非常高超。

說道捏麵人,你們知道油條是怎么來的嗎?油條的起源有些類似捏麵人。南宋時期,秦檜夫妻倆合謀害死了抗金英雄岳飛,老百姓們恨死了他們。有個人大膽地把秦檜夫妻的模樣刻在了麵團上,放進油鍋里炸。旁人見他嘎吱嘎吱地咬著炸好的麵團,問他在吃什麼,他說:“油炸檜”。大家一聽心知肚明,紛紛要他再做些給大家吃,好解解氣。想吃的人太多了,來不及刻面人,他就把兩團麵團搓成細細的兩條,兩頭粘住,看上去是兩個人形。扔進油鍋里炸好後分給大家吃,大家嘴裡吃著,想著把秦檜夫妻倆油炸生吞,非常解恨。慢慢地,很多人都知道了,學會了製作方法,經常做來吃。大家發現“油炸檜”除了解恨,還非常美味,從那時起就流傳下來,成為了杭州人特有的早點。因為怕這個名字引來官府報復,老百姓把它改叫“油條”。 “蔥包燴”也是“油炸檜”的衍生,現在還保留著“檜”的諧音。“蔥包燴”是拿油條、小蔥裹進春餅里,在鐵板上壓烤而成。金黃的麵餅上塗抹上甜麵醬、辣醬,一口下去,外松里嫩,又香又脆。我很喜歡吃“蔥包燴”,高銀巷裡有個小攤做的很好吃,每次路過那裡我都要買一副嘗嘗。現在想起,我的口水都要掉下來了呢。

這就是我的文化家園——杭州。杭州既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城市,又是一個富有歷史文化的古都。每個風景名勝、民間小吃都伴隨著古老神秘的傳說。我愛我的家鄉,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愛護我們的文化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