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陪伴我的集體作文

小的時候,我很喜歡笑。面對氤氳的世界,在我的眼裡是歡樂,是美麗,是善良……總有那么些時候,我學會笑,學會笑對人生,學會笑對世界。或許是因為家人的存在,是因為朋友的存在,是因為背後總有著一個個陪伴你的小集體。

夜晚,我蹲在毛玻璃旁,用唯一能看的清楚外面的縫隙看著黑夜裡的人來人往,心中蕩漾著莫名的悲傷。想家,想回家。教室里,住校的同學們看著卡通片嘻嘻哈哈,海綿寶寶的一舉一動,蜘蛛俠的英雄助人,這一切在我眼中僅僅剩下了無趣。還記得,爸爸在學校門口看我的時候,我的眼淚涌了出來,撲到爸爸的懷裡。老師拉著我,回頭看看爸爸的背影,我哭了……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我有了新的朋友,她告訴我爸爸媽媽是因為工作忙不來看自己。我靜靜地聽著她安慰我的話。寄宿生總是會有優待,下午剩下的點心,照顧我們的阿姨總會在晚上分給我們。老師給我們洗頭,給我們講故事。我和同學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洗漱……或許,這就是班集體帶來的溫暖。那年,我五歲。

我在操場上奔跑著,駕著風,滿腔的熱情伴隨著響徹天空的吶喊聲。腦海中不斷浮現的是獲獎的場面,遠遠落在後面的自己並沒有氣餒。仍然在向前沖,任憑汗水打濕我的衣領。那時候的自己很好強,看重每一次比賽。實力不強,卻硬要拼出個成績。我拿到了第四名,第四名在我們那裡是沒有任何獎項可拿的。看著同學開心的拿著獎品四處說笑。這一切對我來說仿佛充滿了嘲諷。眼前滿是氤氳。而後,班主任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她的笑容那么溫柔,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那么溫暖,道:“何必為一次失敗而計較,我以前給你們講過一個關於林肯的故事,滿是挫折的人生,到頭來,他還是勝利了。更何況你這是一次小小的失敗,沒什麼好難受的。”這句話,在我的心裡保存的一直很完整。混亂的思緒,就這樣一點點被一句話而梳理了。我學會了笑對失敗。那年,我10歲。

那是念舊的悲傷,我懷念的小學生活,無法適應如今的國中生活。不知道為什麼,我成為了不愛聽課的學生。我喜歡玩,喜歡笑。不斷下降的成績,讓我不得不認識自己的現狀,停止自己的放縱。初一下半學期,我漸漸對數學有了興趣,一些難題總是會讓我傷透腦筋,然而卻是愛不釋手的。一直以為同學們都是各學各的,互不交流。漸漸的,我發現我錯了。他們會來問我有哪些問題,那些朋友很耐心,很細心。他們和我分享了各自的學習方法,我學會了取長補短。以前在陽台自兀修剪竹子是,之所謂一切老的舊的腐朽的都會被新生代替代。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吧。掌握經驗,確立了目標。我從200名以後進入了前100.這就是集體,教會我成長,今年,我12歲。

成長曆程中,夢想遙遠了回憶,堅定了信念,模糊了跋涉的足跡,殘留下無限記憶中的美麗,放逐天馬行空的青春張揚不得不皈依腳踏實地的現實。然而總是在這些現實中,才能看見那些人帶給我們的溫暖,帶給我們的愛。

成長是一場夢,是那一個個小集體,是一個個班級點綴我無限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