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民德義以進大同700字作文

時常聽到有人抱怨:社會道德缺失,人與人無法互信。仔細思考,也不無道理。君不見,四野之內,缺斤少兩者,以次充好者,魚目混珠者,何其多也。人們為應對這般明槍暗箭,不得不多出幾個心眼兒,於是乎,驗鈔機、公平秤等等,應運而生。禮崩樂喪,信將焉附?

中國本禮儀之邦,《禮記》中,便有大同社會之構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修能,講信修睦。”昔有孟子捨生取義之訓,今亦有八榮八恥之準則,然隨著道德淪喪,誠信已成為國人的夢想。當今之中國,大道不行,茅塞頓生,良可悲也。究誠信缺失之源,市場經濟的體制難辭其咎下。賈人逐利,本無可厚非,但見利忘義,則導致了社會的沉淪,良可鄙也!

蘇格拉底曾主張: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應對當下的道德缺失,當“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正確的價值觀顯得尤其重要。是捨生取義,還是見利忘義?面對這一問題,古之賢者毅然做出了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選擇。伯夷、叔齊恥周粟之食,以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價值觀。卞和獻玉,雖因君王與玉匠的誤認而臏足,仍守節不移,最終換來和氏璧的玉汝於成,以殘缺之身恪守了自己價值觀的底線,此高義之士也。雖然在當今看來有些迂腐,但是信義的光輝對於真理的堅持仍不容掩蓋。而這正是當今人們普遍所缺乏的。

作為社會的成員,我們不可能遺世獨立,我們應當為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道德的維護而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盡到我們所應盡的責任。以信自律,成自身之剛直,並推之於社會,讓形形色色的醜惡在陽光下消失得無影無蹤。主婦不會因購得變質的產品而自怨自艾,孩子不會因飲用劣質奶粉而號哭不止,商人不會因上當受騙而捶胸頓足,患者不會因庸醫的誤診而欲哭無淚……人們的生活將更為美好,相互間的猜疑與防範將被友好的笑臉與熱情洋溢的擁抱取代。大道上的荊棘將不復存在,一旦義回到了我們身邊,那么誠信也就離我們不遠。個人的信義,可以完善我們的社會。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信以行之於義者,吾之道也。鑄吾德,以成吾之高義。以吾之禮義而推之以成吾眾之大德,可行大道而使天下為公矣。大道既行,大同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