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粽子的作文500字

粽子的作文一:

一提起粽子,那可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美食。就連三歲小孩,也對它了如指掌。尤其在端午期間,粽子買賣更是火爆。出於對其製作步驟的好奇,我到了賣粽子的大姨媽家。

在她家,正趕上大姨媽包粽子。只見姨媽左手把泡好的蘆葦葉纏成倒放的圓錐形,又把淘好的糯米放進去,加進幾個紅棗後,粽子開口用艾葉層層密封,最後用棉線纏緊,就變成了一個粽子“成品”。看著在 姨媽嫻熟的手裡,變成了一個個的三角體,我不由得讚嘆不已。

看著發獃的我,姨媽笑了,“包粽子其實不難,熟能生巧嗎。你不是想體驗一下嗎?試試看!”

我拿起兩片艾葉,硬硬纏成了一個漏斗,把米塞進“容器” 里,好像老天與我作對似地,艾葉突然散了板,米撒了一地,我可不敢做了,多浪費!

姨媽笑了:“再試試,你做的太鬆了,不撒才怪呢!”終於,在我試了五六次後,一個歪歪扭扭的粽子誕生了,有正方體,有長方體,各式各樣的,真醜啊。

姨媽把粽子放進鍋里,蒸了二十多分鐘後,粽子出鍋了,提起來,騰騰冒著熱氣,一股滑膩香醇的味道撲鼻而來。在冷卻片刻後,我把纏著的棉線解開,再把煮的發綠的蘆葦葉層層扒掉後,一個個挺拔的粽子出現在我面前。我一口一口的品著它,味道細膩,香滑可口,又粘又甜,白色的糯米里摻著紅棗的香甜,讓人回味無窮。

關於粽子有一個傳說。

愛國詩人因國家滅亡而跳河自殺,人們為了救他,劃著名龍舟四處打撈,實在尋覓不到就將食物包好投入河中,託夢說食物被魚兒吃掉了。千百年來每到端午節,南方水鄉就沿襲了賽龍舟,包粽子投水中捎給的習俗,後來成為我國人民傳統的節日,以紀念屈原寄託哀思。

吃著粽子,想著傳說,我感到了粽子雖小卻耐人尋味!

粽子的作文二: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準備包粽子。因為,我覺得粽子吃起來很香,也想自己嘗試著包粽子。所以媽媽一說,我立馬答應了。

媽媽昨天晚上就泡好了粽葉和糯米,今天上午就可以包粽子了。其實媽媽也是第一次自己包粽子,對怎么包也不熟悉,真是新手上路。

媽媽讓我去洗乾淨手,然後我和媽媽一起坐下來包粽子。媽媽拿起一片粽葉,把它窩起來,把糯米放進粽葉里,又放了一些紅豆,就把粽葉包起來。可是媽媽怎么包也包不起來,米老是撒出來。媽媽覺得自己包的方法肯定有問題,於是媽媽把一個買來的粽子“解剖”了,這才知道別人是怎么包出四個角的粽子的。媽媽又重新開始包粽子,這回她終於包出了一個成功的粽子。

媽媽一開始包的很慢,但是不一會媽媽就很熟練了,包得又快又好。我看媽媽包粽子,覺得很好玩,就自己拿起一片粽葉,照媽媽的樣子捲起來,把米放到粽葉上,再拿起點紅豆按進米里。這個步驟不難,但是好景不長,當我要把粽子包起來的時候,卻犯難了,媽媽做的樣子看著很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儘管我怎么包都包不起來,米都漏出來了。結果,我一個成功的粽子也沒包起來,這讓我有些遺憾。

但是,我也幫上媽媽的忙了,我幫媽媽剪線繩捆粽子。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倒進水,開火把粽子煮熟。當粽子煮好的時候,我聞到了米香味,我迫不急待地嘗了一個粽子,真香啊!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希望我和爸爸媽媽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粽子的作文三:

“節分端午自難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據說,端午節與戰國時期的屈原有關。

在戰國時候,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老百姓都很崇敬他。那時,楚國的皇帝是個昏君,明知楚國就要滅亡了,但還是貪圖享樂。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快滅亡了,憂心忡忡,急忙去找楚王,楚王卻還在吃喝玩樂,一點都沒想到他統治的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屈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楚王卻置若罔聞,屈原只好告別了楚王。

最後,楚國滅亡了,屈原寧死不降。

在五月初五這天,愛國詩人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汩羅江自盡了。當地老百姓知道了,都淚流滿面,就找來一條船,叫了好幾個年輕強壯的男子,划著船去找屈原的屍體。可是,打撈了很久,連個屈原的影子都沒找著,很失望。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咬壞,他們就投了許多粽子到汩羅江里,讓那些魚蝦吃。於是,吃粽的習俗就這樣流傳至今。

端午節這幾天,我每次來到餐桌面前,都能聞到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錐,有長方形的“巨無霸”,還有袖珍型的小不點,一口就能幹掉它。

我輕輕剝開粽葉,一個三角錐粽子露出來了,醬色的糯米油亮油亮的,一股糯米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我這個小饞貓忍不住,咬了一口,嗯——好吃極了,那味道別提有多棒了。粽子的餡有多種,有肉餡、蜜棗餡、豆沙餡……種類繁多,讓我不知道吃哪個才好。

粽子,你不僅歷史悠遠,而且蘊涵著屈原那愛國之情。我愛你,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