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話題作文600字5篇

傳說在五月初五端午節的時候人們要把粽子投到江里來紀念古代著名詩人屈原,這就是粽子的由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粽子的話題作文,歡迎閱讀。

包粽子

我們這裡中秋節包粽子吃粽子,這真讓人匪夷所思。別的地方可都是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為此,我也曾問過家裡的大人們。家人們聽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正是別人包粽子,我們也跟著包,總不能搞特殊唄!

中秋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家開始包起了粽子。其實,每年的中秋節,我們家裡都是奶奶和媽媽包粽子。我們這些小孩不是玩就是在旁圍觀。吃過晚飯後,奶奶和媽媽就忙活起來,包起了粽子。我在旁觀看。看著看著,我便覺得手痒痒起來。說句實在話,我對吃粽子倒不感興趣,而對包粽子卻還有點興趣。奶奶和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叫我也動手包。因為不會包,我就先看她們包。看了一會兒,我也開始試著包起來,先把兩片粽葉圍成一個稜錐形,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往稜錐里填滿糯米,最後將剩出的粽葉把米蓋上,再用粽葉繩綑紮好。為了不讓粽子在熬煮時鬆散,我把粽子綑紮得緊緊的。這樣,一個不夠標緻的粽子就在我的手裡產生了。雖然如此,但是我還是挺高興的,因為這畢竟是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趁著興頭,我又包了幾個粽子。等包完了粽子,奶奶和媽媽就開始熬煮粽子。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家沉浸在了粽香里。等開鍋後,有些睡眼朦朧的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自己包的粽子。哪知,我包的那幾個粽子都破肚了。起初,我還想將我包的粽子在明天到朋友那炫耀一番。粽子都破肚了,我也就只好作罷了。

透過窗戶望天,我看見又圓又亮的月亮在虛無縹緲的雲霧裡害羞地躲躲藏藏。圓月里似乎有嫦娥和月宮的影子。忽然,一陣涼風吹過,我不禁打了一個噴嚏。夜深了,我得去睡覺了。

包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了,各家各戶都忙了起來,包粽子的,準備五絲的,艾青的我家也不例外。

開始包粽子了,我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拿了出來,粽葉、糯米、棗、花生、稻草。先把粽葉泡好,再兩張兩張的互相摩擦把灰塵擦掉,同時也要把糯米泡好,淘好,花生也要把外面的那一層紅外衣脫掉,也要泡在水中,稻草也要在水中泡澡。這些預備工作都做完以後,就要開始包了,只見奶奶用兩張或三張粽葉包,再把糯米放進去,放完以後,又放進去了一粒花生和一顆棗然後又把泡糯米的水放進去一點兒,包完一蓋先放一邊用東西壓著,在開始包另一蓋,兩蓋都包完以後,才用稻草捆在一起,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叫奶奶教我,奶奶答應了我。在途中我遇到了許多做得不對的地方,比如:放粽葉的時候放的不均勻,放糯米的時候一會兒放多了,奶奶又叫我重新放,一會兒又放少了,最後放花生和棗的時候放得不錯,進行最後一步程式了,包起來,做得更糟糕,直接漏了餡兒,綁粽子的時候不會奶奶就教我。因為我前面也有許多不會的奶奶就從頭教我,並且和我講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第一次我失敗了,第二次我還是失敗了,第三次終於成功了。正像那句名言佳句所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

包完粽子,我們把粽子兄弟放到鍋里煮,還放上了鴨蛋兄弟們和雞蛋兄弟們,我仿佛聽到了他們的救命聲:“燙死我了,燙死我了!快救我們!”

粽子熟了,我們坐在一起吃粽子,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無比的高興,無比的自豪,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怕挫折,怕被挫折打倒。

包粽子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像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裡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小粽子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麼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裡,也是粽飄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鹹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鹹的粽子有:肉粽,鹹蛋,菜乾,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裡面露出黃色的糯米糰,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粽子了,因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會包粽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朱古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包粽子

聽說,端午節人們要把粽子投到江里來紀念古代著名詩人屈原。我可捨不得把香噴噴的粽子投到江里,這多可惜呀!

今天,終於到了端午節。我決定自食其果,大顯身手一回。

我抱著虛心的態度,準備向家長學習。我換好衣服,舉起乾淨的雙手,占領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準備包粽子。媽媽看著我哈哈大笑起來:“你是準備給粽子做手術嗎?”我看著自己,不禁也跟著笑了起來,包粽子活動就在笑聲中開始了。

媽媽給我做了示範,包好的粽子稜角分明,大小適中,可以和商店裡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動作,找了兩張粽子葉落在了一起。左手拿著寬的一頭,右手拿著粽子葉中間,把寬的一頭向中間一彎,底部形成了一個尖角。這時,粽子葉成了一個錐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棗,把它們包起來,用繩子拴起來就OK了。我開始往小碗裡裝米,忽然發現米總也裝不滿,原來粽子的底部成了無底洞。粽子葉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擺弄就是弄不嚴底角。我靈機一動,又拿了一張粽子葉,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棗一起放了進去,再用上面的葉子包住,雙手死死地攥著。接下來,捆繩子又難住了我,一隻手使勁捏住粽子,另一隻手拿著繩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該怎么繫上呢?我恨不得把雙腳也用上,最後參差不齊的牙派上了用場,終於包好了一個“時髦”的“怪胎”。和媽媽的相比,簡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說這是我勞動的成果。在我不斷的努力與實踐下,終於還算包好一個個的粽子。最後再經過煮,就可以品嘗我的傑作了。吃著我的“怪胎”,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看來,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像中那樣簡單,必須經過努力與實踐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