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心作文

長大了,才發現童心漸漸離我遠去;而自己也默默走向成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童心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我的童心】

我輕輕地走近窗戶,輕輕地打開一扇窗,一縷清風游進我的房間,將我輕輕擁抱,慢慢地我陷入了沉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感到繁重的學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回想童年……童年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是人往的歲月,但是不知不覺,童年的歲月已如流沙般地在時間老人的指縫中悄悄溜走,現在的我早已不是原先那個扎著羊角辮成天蹦蹦跳跳的小女孩了。考慮問題時不再天真直率,看見好奇的事物不再大呼小叫,凡是都變得沉穩,也漸漸失去了原來擁有的那顆美好的童心。不知道為什麼,人長大後就會缺少童心,甚至失去呢?這時我才發現我的最愛就是童心,我曾有許許多多的最愛,而現在是第一次那么認為。

童年珍藏著我們一生的財富,它就如同一個百寶箱,而開啟她的鑰匙就是那美好的童心啊!記得我小時候,在爸爸媽媽的疼愛下長大,他們陪我一起玩捉迷藏,一起猜謎語,那時的我別提有多幸福了!而現在呢?星期六回到家等待我的便是那枯燥的作業,更何談玩耍了,我真想時光倒流,回到那燦爛的歲月里啊!但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對於童年的記憶和感受,還是冰心說的好:“童年是真中的夢,夢中的真,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童心是美好的,是燦爛的,是珍貴的,更是一去不復返的。這也是我剛剛步入國中生活不久,心裡所感悟的。童心,每當人們失去後才會想起它的重要,它的蓬勃。它能使你頭白仍然天真,使你歲月已高,卻仍然健康,使你永遠保持快樂的微笑。童年,雖然那段歲月已逝去,但童心永不泯滅。

這,是一個由衷的感慨,我的第一次就是這樣,第一次的發現無論如何,心裡都要揣著一顆童心,因為我知道了童心,是我的最愛!

【篇二:我的童心】

小時候,我盼望長大,可長大後,煩惱也隨之而來。有一天鄰居問我說:“上了中學後,你最需要什麼?”我說:“童心”。

請不要以為我在異想天開,更不要以為我在執著地追求與眾不同,若問原因,只有一句話,現在的中學生太“成熟”了。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

顧名思義,童心就是童年的心靈,童心本應該是純潔、天真、無暇的,可到了如今這半機械化的社會裡,童心不再是純潔、天真、無暇了,而變得渴望得到自由的童心,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

自從進入中學後,我就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諷刺、嘲笑、互相攀比、勾心鬥角的環境中。

一些中學生的心胸太狹窄,一個無意識的眼神都會被認為是惡意。因此班裡形成了許多“幫派”,都在暗地裡說對方的壞話,班裡便又掀起一陣血雨腥風。為什麼同學之間不能多幾分寬容呢?

有位作家說得好: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擁有天真純潔、無私無邪的品格;擁有了童心,你便會忘記生活中的瑣屑愁事、快樂地面對人生。童年是人人都擁有過,都享受過,都嚮往過的歲月,但是,不知不覺,童年的歲月已如流沙般在時間老人的指縫中悄悄地溜走了。現在的我已不再是原先那個扎著羊角辮的,成天蹦蹦跳跳的小女孩了,看見好奇的事情也不再大呼小叫了,凡事都變得沉穩,曾幾何時,我也想找回它,可暮然醒悟;童年早已逝去。為什麼,人長大後就會缺少童心,甚至失去呢?

許多家長都限制自己子女的自由,可他們曾構想過嗎,他們想要找回童年就說明他們的童年充滿美好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可他們又何必限制自己子女的自由呢?美國的兒童就很自由,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有著樂觀的思想。美國小孩的自我能力,在信息社會的生存能力,溝通和合作能力都凌駕於中國小孩之上。雖說學習上有所欠缺,但在未來社會裡,讀死書那也是徒勞。中國兒童大部分都不能自理家務,而美國兒童自理家務可算是綽綽有餘。楊紅櫻阿姨筆下的人物——馬小跳,雖說學習方面不夠完美,但如果人人都很完美,那還是人么?有道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金子還沒有百分百的純金,那人呢?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馬小跳才是純粹的孩子,他是喚醒家長們童心的一個代表。

因為孩子沒有童年,那就更沒有童心,所以我現在要呼籲:還我們童年,還我們童心,我們不要溺愛的幸福,要的是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