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作文600字

拗九節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傳統民俗節日,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廿九。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拗九節作文600字,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拗九節作文600字

這周的星期一是拗九節,由於我們沒有時間,楊老師提議讓我們提前過拗九節。

拗九節是屬於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本土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二十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那么怎么孝敬父母呢?先給他們洗洗腳吧!晚上,我打了盆熱水,準備給媽媽洗腳。媽媽將腳緩緩伸入水中,嘆一聲:“好舒服!”我把手也伸入水中使勁地搓媽媽的腳。這次,我在媽媽腳上發現了歲月“走過”的痕跡——一塊很大的繭子。我搓著媽媽的腳,搓了腳趾搓腳背,又搓了腳腕。媽媽的腳和我的手都漸漸地紅了,不知是搓紅的還是熱水泡紅的。我又拆了一個按摩器的部件,給媽媽的腳背和腳心按摩。這天晚上,媽媽睡了個好覺。

光洗腳當然不夠,我還煮了一鍋拗九粥。我找了好多的配料:紅豆、糯米、紅棗、桂圓、花生、紅糖等,將它們洗淨放進鍋里,加上水,蓋上鍋蓋,調好電磁爐的溫度,按下開關,鍋里的水撲嚕撲嚕地響,開始熬粥了!我在一旁靜靜地守候,每過一陣子,我就用筷子攪拌一下,防止糯米粘在鍋底。粥一點一點地熟了,香味四溢。我打開鍋蓋,聞一聞,真香啊!我將粥盛起兩碗,一碗給爸爸,一碗給媽媽。他們一口一口地細細品嘗,都讚不絕口:“好喝!”我快樂極了!

孝順並不是只裝個樣子,只孝順一天。孝順,天天都要!孝順更不是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去。既說要孝順,又真正落實下來,才是真正的孝順。今天是拗九節,我要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拗九節,孝順父母。

篇二:拗九節作文600字

今年是農曆的正月二十九,也是“拗九節”,你知道“拗九節”的來歷嗎?你知道“拗九節”的有哪些習俗嗎?如果不知道就仔細聽我介紹好了。

“拗九節”又稱“後九節”、“孝九節”和“送窮節”,是福州地區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

這一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歲數逢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

“拗九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以後又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

同學們,拗九節你們是否給父母做上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來孝敬父母呢?沒事,只要心意到了,就足夠了。

篇三:拗九節作文600字

在我的故鄉福建福州,有許多重要的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等。而我最喜愛的節日,卻是一個獨特的節日——拗九節。

拗九節,是福州獨有的節日之一。福州民間稱正月初九為“上九”,十九為“中九”,二十九為“後九”,所以這個節日又稱為“拗九節”。拗九節的早晨是誘人的,那天早上,千家萬戶都要做一碗香氣撲鼻、營養健康的“拗九粥”,來熱情地饋贈於親人、朋友。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每逢拗九節那天,我都要喝一碗濃郁的拗九粥。看,拗九粥里有紅棗、糯米、紅糖、花生、桂圓、紅豆與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總覺得粥里有一種自然的清香朝我湧來,黏而香甜,膩而柔軟。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無窮,身臨其境。

香甜的拗九粥也讓我嘗到了另一種滋味,這還得從我九歲那年說起……記得我九歲時的拗九節,媽媽一大早就買回了做拗九粥的材料,和顏悅色地說:“欣兒,今天是拗九節,而你今年正好九歲,媽媽給你做拗九粥去!”“我也來幫忙!”我心直口快。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拗九粥出現在我的眼前,香氣爭先恐後地躥入我的鼻子。一口氣吃完粥,我的嘴裡,一股清香時不時反彈著,而嘴邊的粥絲,把我“畫”成了“大花臉”。當時,我和媽媽都甜甜地笑了……

之後,媽媽又做了兩碗拗九粥。我百思不得其解:“你這是幹嘛啊?”“你外公今年63歲,是個暗九,我做了給他送去啊!”媽媽擦了擦汗。

“外公不在長樂呀!他在金峰啊!”

“做兒女的,要有孝心哎!”媽媽語重心長地摸著我的頭說。

我的思緒不禁湧上心頭:媽媽真孝順,我長大後也一定會孝順您的!媽媽!

啊,美味的拗九粥,你不但香甜,還讓我嘗到了愛的滋味!

篇四:拗九節作文600字

今天是正月二十九,每年的這一天在我們這兒稱為拗九,每到這個時候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願,因此拗九節也叫孝順節。

關於拗九節的來歷有很多傳說,但最流行的版本是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後來母親去逝了,兒子痛不欲生,每天都要帶上母親生前最喜歡吃的食物到母親的墳前祭拜。就這樣年復一年。有一天兒子夢見母親對他說,每年的正月二十九這一天總是會有一群餓鬼來搶食,母親人老體衰鬥不過他們,就只好餓著肚子。兒子聽了傷心不已。醒來後,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知道母親愛吃糯米做的甜食,於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紅豆、紅棗、桂園等放在一起熬成粥,並在粥里加入紅糖,正月二十九這天帶到母親的墳前。

第二天,母親又來託夢說,那些餓鬼又來搶食了,但看見兒子裝瓦罐里的又粘又黑上面還有不少說不清是什麼象小蟲子似的東西,餓鬼們都不敢吃,母親終於沒有餓著肚子,母親還說兒子送來的粥很好吃,她很喜歡。從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兒子總會熬上一鍋母親愛吃的拗九粥送給母親。人們感嘆兒子的孝行,漸漸的這種習俗在民間傳開了,每年拗九兒女們都會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表達到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祝願父母平平安安、健康長壽。

“拗九節”是要做拗九粥的,聽媽媽說,以糯米為主料,加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同煮至九成熟後,再加入紅糖攪拌成粥起鍋即可食用。注意可將花生、蓮子可先行浸泡或先煮到半熟後再加入。這樣配比煮出來的粥甜度適中,清甜爽口。我曾經吃過幾回,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