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的作文範文五篇

作文(一)

“落盡繁紅,別是一番淡雅;催開霜菊,重書三徑風流。”秋風起處繁花落盡,少了番濃艷之餘,又見叢菊迎霜傲立,滿眼金黃自是一種別樣的風流。

說到菊,就不得不想起黛玉的《詠菊》之美。一句“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涵蓋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之意,區區十四字還把人和花的柔美、情和景的秀美、意和詩的諧美等諸美合於句中,也就無怪於這首詩能在十二首詩中奪魁了。結句“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見詠者性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能懂得陶令翁這份怡然之得的女子,會是個怎樣超凡脫俗的佳人?

說到黛玉的《詠菊》之美,就不得不想起她的《問菊》之姿。一句“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把個菊花問得啞口無言。詩中輕俗傲世、花開底遲的菊花,把個柔如無骨偏生傲,淨若清蓮不染塵的瀟湘妃子的滿腹心事表達得是淋漓盡致。“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在那個庸俗渾濁的大觀園裡,這又是個怎樣清高傲世的佳人?

說到菊之姿,還不得不想起寶釵的《畫菊》之殤。“攢花染出幾痕霜”,“跳脫秋生腕底香”,於“攢”和“跳脫”之間,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是黃金甲”浮上心間,張藝謀的“滿城儘是黃金甲”浮至眼前:誰於帳下繡黃花,那一縷哀傷,攢成怒火;月到台前涼白刃,是何人眼淚,化作汪洋。“莫認東籬閒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搖曳的東籬菊香菊影里,有一個黯然而泣的佳人。

說菊、詠菊、問菊、畫菊之後,還會想起黛玉的《夢菊》。“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和雲伴月”和“登仙”的不祥,“衰草寒煙”和“幽怨”的淒涼,無奈的莊生蝶夢裡,有一個抑鬱而終的佳人。

十月的菊黃里,菊注定要承載人生太多的喜怒悲哀。

十月的菊黃里,我想起了紅樓里借菊抒情、借菊言志的詩句,卻忘了眼下正搖黃吐蕊的時令之菊。是這世界太匆忙,還是我對平常的事物已不再有時間和心情去關注?

滿目深秋蕭條,一徑秋風蕭瑟。

可是,風清雲淡,秋水長天共一色也在此時……

可是,霜寒菊艷。晚風裡,眼下的菊花開得和當年一樣的燦爛。“秋風最憶當年友,老圃重開往日菊”,在“枯藤老樹昏鴨,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千古離傷里,秋風寄來了故友的思念之情……

於是,所有的思緒如煙般縹緲而無蹤。

於是,晚風裡,眼下的菊花和當年一樣讓詩情翩然紙上:高懷眷眷盼重陽,檻外籬邊是故鄉。瑟瑟秋風無素怨,還期好夢笑吟霜……

菊作文(二)

當清爽的秋風將天空吹向更高遠,當陌生的孩子望斷最後一隻南飛雁,當枝上的綠葉換上橙黃,當一點點微酸已著枝,便又到了菊花飄香的時節。

菊之淡

“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抑、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稽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帶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入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絕交書》?那鏗鏘的言辭已經向所有人宣告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採菊”的是生活,不要讓世俗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還能記起那個歲楚國相位持竿不顧、依然決定“曳尾於途中”的莊子?這個“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擁有舉世的才華,然而卻不曾向權勢顯貴屈服,一生過著清貧飄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勸他入世,期望他能為祖國為社會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業。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莊子他自為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棵扞衛心靈月亮的樹,如果你硬要將他拔起,種在污穢的社會泥土裡,他將立刻枯萎死亡,就讓他永遠地做一棵樹吧,他身邊會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著他。

菊之殤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對滔滔江水,面對彼岸的鄉親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淚濕衣襟,江水已隨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懷,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還是投身烏江,“死亦為鬼雄”?如果你正在項王身邊,是否會勸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呢?江東父老們也期望項王忍辱負重,說不定歷史就會為此改寫,然而項王最終選擇投江而死,他認為應該死得有尊嚴,他認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態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的認識邁進。

當清脆的打鐵聲從遠方傳來,當遠古的大鵬展翅欲飛,當滔滔的烏江向天咆嘯,便又到了菊花飄香的季節。

菊作文(三)

如今這個季節正是賞菊的佳季,望菊花開滿山野……

一進公園大門,我便仿佛置身於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裡:噴水池前,兩盆大立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東邊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黃如金,陽光之下,黃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噴池沿上,開滿了閒雅灑脫、多姿華麗的懸崖菊。株株枝條懸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它們肩並著肩,膀挨著膀,神態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銀河落地,或若蛟龍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橫生。

隨著人流,我步入菊展室。這裡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開吐蕊,有的似剛出浴,有的盡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一時間,五光十色,滿堂生輝。恍惚間,我宛如進入仙境。看,那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艷欲滴,惹人喜愛;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不似“帥旗”風風火火,卻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另一種美的享受。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就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我看著想著,遐思無盡,流連不捨。色澤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成為畫家們一再光顧的對象;對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菊”,“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不斷受到攝影者的包圍;更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可變的“木蘭換裝”,初開時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兒氣,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

菊花如此多嬌!自古以來,人們頌菊、贊菊,有多少詩人、作家與菊結下了不解之緣,又有多少騷人墨客給人留下了關於菊的佳作名篇。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吟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詩詞寫出了花與人的關係,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偉大的革命家陳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的光輝詩篇,深切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是啊!多少年來,菊,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激勵著人們奮進。中國人民養菊、賞菊,更愛菊,不正是因為它象徵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情懷嗎?

我愛菊花,更愛她的精神

菊作文(四)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是呀,還有什麼花能在你開敗後,與你媲美呢?

每逢秋天來臨,秋風如一條有力的鞭子,抽打著世間萬物,把葉子從樹上抽了下來,落到了地上。小草也受到了驚嚇,鑽進了土壤里,大地變得光禿禿的,遍地都是失去生機的枯黃。大地凍裂了,泥土凍僵了,殘枝敗葉上都被裹上了一層冰霜。獨有你,在那枯黃的大地上顯得格外鶴立雞群,和你的夥伴一起,在這毫無生機的大地上,給我們帶來僅存的美。

在早上,大地都被一層薄霧籠罩著,風依然呼嘯著,哭訴著。在土黃色的大地上,泥土早已裂開了口,枯萎的小草披上了一層冰霜。但你,卻腳踏著頑石般的泥土,頭頂著冰霜,在刺骨的秋風中傲然屹立著,如一位在冰天雪地里堅守邊關的戰士,不懼這秋鞭的抽打,昂揚屹立。你那細小的花瓣數也數不清,每一根都如一根鋼針,擁護著花蕊不受傷害,在秋風中紋絲不動。

到了中午,天空終於咧開了嘴,笑了。陽光抓住了這寶貴的機會,將有限的光芒投向大地。你此時好像秋天的向日葵,將頭向著太陽,吸取著熱量,為自己披上了一件金衣。你的花瓣展開了,將那花蕊朝向陽光。你此時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婷婷少女,抖落了身上的冰霜,將自己最美的一面裸露出來。

晚上,秋風才開始真正的哀吼,快要吼破了嗓子,想讓全世界知道他的悲苦。但是你的心卻沒有動搖,在皎潔的月光下,你顯得更加潔白無瑕而又純潔。此時的大地好像成了你的舞台,月亮成了你最好的燈光師,你隨著秋風晃動起來,跳起了圓舞曲,啊!你的美此時以無法形容,就連你身邊的景物好像也得到了你的淨化,也變的美好起來了。

把你的花泡在水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菊花茶,啊!你的清香一直留到了夏天,在烈日的烘烤下,來上一杯你用你泡的茶,夏日的熱浪好像平靜了許多。

啊!菊花你擁有那些人的品質,他們跟你一樣,不易屈服,勇於面對困難還不害怕。我熱愛你,也同樣熱愛他們,因為他們跟你擁有一樣的品質。

我喜歡你的高潔美麗,讚美你的不畏嚴寒,欣賞你那敢於風霜搏鬥的精神。你的勇氣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作文(五)

低垂著頭,走在熟悉單調的小徑上。

陽光煞是刺眼,但照在身上自不覺微寒。尚是早秋,可周遭的一花一草脫去了他日光鮮的外衣,變得黯淡,無神。我漫無目的的地行走著,不敢朝著家的方向,眼神迷離空洞著。心已對不理想的考試成績麻木。

眼掃過那一角落,一抹黃匆匆從眼帘划過。

我不禁為它駐足。這是一叢野菊,明黃得似胭脂般濃。野菊花們開得灑脫、自由,小朵的,似清秀的少女,不施粉黛。

我蹲下來,久久凝望著這叢菊。一襲蕭風颳過去,我打了個激靈,將脖子縮進了衣里。野菊的根牢牢地扎在土裡,它只是向後仰,隨後晃了晃腦袋!殊不知,它在冷風中搖曳的樣子已在我的心間蕩漾。它像一個人,面對著眼前的挫折,臉上的表情淡然如水,從從容容。而我,卻因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痛苦抱怨!真是可笑!

我與那叢菊,在一日微涼的初秋,邂逅。

臨近深冬,菊竟還開放著。它開得很委屈,東一朵西一朵的垂頭喪氣地吊在枝根上。用手輕輕觸碰,花瓣兒就緊縮在了一團。枝葉也蔫蔫的,染著黑青色,軟綿綿的且無力,似被誰擰了下。

一種惆悵之情油然而生,可我又轉念一想,將近一月份了,野菊能挺到這種程度,這頑強的精神豈不是絕多數的植物所擁有的嗎?

我望著四周皆寂寞單調的土地,只有這一叢菊依故堅守在這裡——雖然“身負重傷”。我由初次遇見這叢菊時的淡淡好感,逐漸變得感動,感動於它的執著,感動於它的不屈。野菊依故笑著,卻泛著一抹殘黃的哀傷。我只能將我的感動、欽佩聚集在我的目光中,佇立凝望著。嘴巴微微地上揚著,卻些許酸楚。

後來,深冬真正地來了,野菊也謝了。謝得毫無痕跡,謝得毫無保留,謝得毫無聲息。當我走到那處角落時,那抹明黃,消失了。

我用手掌撫這塊土地,仿佛感受到了野菊的心。它的心在“撲通撲通”跳呢。我並不感到悵惋,因為它沒有消失,它只是在地底下積蓄力量,讓來年的自己開得更艷吧!

於是,我讀懂了野菊的不畏經霜,堅守如故。人也似花,會受到挫折。堅強的人兒會將生命如菊花般綻放到極致,最後凋零奉獻,準備來年秋天的開放。它的熱情奔放,頑強傲立不正是我們所學習的嗎?

一團明黃,亦或一抹鵝黃,來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