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學習的作文欣賞

一日,天色漸晚,華燈初上,細雨沾衣。

行駛的公車上只有4名乘客,我和陌生的一家3口人,他們正在吃著烤苞米。

其父母面對女兒而坐,認真地吃著烤苞米,根本沒有在意我的存在。不經意間,有一片用來包苞米的苞米葉兒從其父的手中滑落在車上,這時,其女兒用微笑的眼睛提醒父親,意在將那片落在車上的苞米葉兒拾起來,其父誇張地笑了笑,快樂地拾起苞米葉兒,並將它交到女兒的手中……

突然,來了一個急剎車,其母手中吃完了的苞米棒掉入車座底下,她笑看了女兒一陣子,女兒也笑了笑,其母親彎下腰,用雨傘把兒將苞米棒鉤了出來,拾起後也交給了女兒。

車又經過三站地,也有上車的乘客,可女孩兒手中的雜物沒有丟掉。

我們一同下了車,這時,天完全黑了下來,雨也漸大。他們3人擠在一把雨傘下面前行,我隨其後行有50餘米,女孩最後將手中的那片苞米葉兒和那個苞米棒送進了一個垃圾箱內,他們的身影消失在雨中……

這時,我想起來我朋友的女兒,她與同學外出,玩了一天,歸家時拿回一手拎兜垃圾,投入自家樓下的垃圾箱內,我正好遇上,問她為什麼會這樣做?女孩說:“愛護環境需要每一個人自覺的行動啊!”她叫宮主,是一名留學生。

同時,我也想起了女兒問我的一些問題:

“為什麼已經看見銀行辦理業務的視窗有人辦理業務,後來的人還不自覺地排在一米線外?”

“為什麼買車票時,總會有人加塞呢?”

“小孩子因為不懂事,所以經常犯錯誤。為什麼大人懂法還要乾那些違法的事情呢?”

“考不上大學的孩子真的就沒有出息了嗎?”

……

孩子們的行為和問語讓我臉紅,我想起很多事情。

是啊!我曾因隨地吐痰,被罰過款;我因內急,在“小狗在此小便”、“大驢在此大便”等地方方便過;在公共場所不許大聲說話的地方喧譁過;在酒店猜過酒令;不修邊幅行進在大街上;隨地亂扔垃圾;說髒話……

是啊!我不允許孩子喝酒,我卻經常不醉不歸;我不允許孩子賭博,我卻明里暗裡動輸贏;我不允許孩子說假話,可當孩子在外人面前說了傷害自己的真話時,事後我會很生氣地責怪孩子;我嚴管孩子,不允許孩子犯錯誤,可我做錯了事,卻不讓孩子說……

是啊!我不學無術,卻讓孩子一定要學業有成;我不知所云,卻讓孩子一定要聽懂;教育孩子要在學習中總結出經驗,我卻滿足經驗不思學習;永遠是高標準要求孩子,時常是低水平寬限自己,自己當一天“和尚”也撞不好一天的鐘,卻要求孩子要拼搏、奮鬥,爭第一,超越自己;自己見一條小蟲子都怕得要死,卻讓孩子無所畏懼……

是啊!我只認死理,卻讓孩子不恥下問;我退步忍讓、委曲求全,卻讓孩子勇往直前,不卑不亢;我遇事不假思索,卻讓孩子遇事要三思而後行;我批評孩子不分青紅皂白,卻讓孩子遇事要刨根問底;我時常患得患失,剛做完的事就後悔,卻讓孩子不要為灑去的牛奶而哭泣……

是啊,我對父母都缺少關愛,卻讓孩子學會感恩;我時常怨恨社會的不公平,卻讓孩子懷有一顆平常的心;我私心過重,卻讓孩子發善心、要施捨;我都不十分關心工作的集體,卻讓孩子要關心國家大事……

我就是這樣:讓人喝酒,卻不讓人醉;任著自己的性情生活,不問他人的感受;寬容自己,刻求他人;用自己的長處,鄙視他人的短處……

為此,我為曾經用惡語傷害過孩子的心靈而不安,我用過重的拳腳傷疼過孩子的肉體而悔恨。

為此,面對孩子們的良好言行,我為自己曾有過的不講衛生、不講誠信、極端自私的言行而內疚,這種劣根不除盡,何言能成為孩子的師表!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我認為,孩子也是父母半輩子的師者。孩子們良好的習慣,刻苦學習的精神,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健康的心態,以及對未來無限美好的憧憬……這一切,我們當父母的都應懷著一顆童心向孩子們學習。

向孩子學習,從言行開始。

是誰還在責怪、放棄、怨恨、打罵孩子呢?應當關愛、引導、鼓勵、信任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這樣會發現,我們當父母的不僅會年輕許多,而且還會富裕起來。

“道之所存,師之所在。”逐漸成熟的孩子有資格成為父母的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