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800字

年味是家鄉人們準備過年忙碌的身影和歡喜的笑臉,是家鄉臘月鬧市的喧囂和繁榮;年味是家鄉麻花的噴香,是紅燈籠,紅春聯,豐富的年貨。下面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1

年味,是每箇中國人心中那份不可割捨的情感,是對每個在異鄉的遊子的呼喚,是每個家庭難得的相聚。年味,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今年過年回到許久沒回的老家。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鄉村的那份寧靜和安詳。今天過年,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期待。

上午,全家一起大掃除。連一向頑皮的弟弟也認真的拿著掃把在掃樓梯。爸爸正拿著拖把在拖地板。原本沾滿灰塵的地板變得煥然一新。爸爸摸把汗水,看著乾淨的地板,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媽媽和奶奶在拿著抹布抹瓷磚,豆大的汗珠從她們的頭上滴下卻毫無感覺。爺爺和我則拿著掃把在掃地,廚房,客廳,臥室,都要掃乾淨。儘管是冬日,汗水卻也是止不住的流。一家人雖然一起搞大掃除很累,但沒有一個人真正覺得累,一家人在一起,無論做什麼都是幸福快樂的。

下午,爸爸開車帶我和爺爺,弟弟去族墳祭祖。來族墳的次數一年中只有一次。儘管來的次數少,但每次來這,我都感覺有個聲音在呼喚我。內心總會有某種悸動,在催動我的雙腿邁步向前。曾經我一直沒有搞懂這是怎么回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血脈的力量,我的身體裡流淌著和那裡長眠的先輩一樣的血。這是來自骨子裡的對先輩的緬懷。走進族墳,爺爺手裡拿著紙錢香燭,來到一座古老的墳前,指著對我說道:“你不是要看族譜嗎,這是我的祖公,到你們這代,不知道要叫什麼了。”我走近仔細端詳,古老的字型雖然用眼睛看看不懂,但用心去看,我感到這上面的字是多么親切,多么自然。用心去看,我看懂了,這是祖先最後留給子孫的禮物,這是一份只有用心才能讀懂的禮物,讓我們可以追憶過去,讀懂自己的來歷,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讓自己在百年之後有一個歸根之處。

除夕夜晚,一張圓圓的桌子坐滿了人,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肴,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也就今晚能好好放鬆休息,圓桌上正中央是一整隻雞,意味吉祥如意。旁邊擺著一條魚,寓意年年有餘。年邁的爺爺奶奶忙著給一年在外奔波忙碌的爸爸媽媽夾菜,這裡一隻雞腿,那裡一塊魚肉。不一會兒,老爸老媽的碗裡已是滿滿的菜。我想,碗裡是滿的,心裡的溫暖也是暖的。

年味,是家鄉的味道;年味是家人團聚的味道;年味是對歸根的嚮往;年味,更是親情的溫暖。

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2

又到一年的末尾,空氣中開始瀰漫著若有若無的年的味道。燈籠依舊掛,對聯依舊貼,鞭炮依舊放。對於我來說,年味還是那充滿了甜豆沙的湯圓。

奶奶過年間是最歇不下來的人,可不,準備完了年貨,又要開始包湯圓了。赤紅的豆沙在潔白的碗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光澤,雪色的米粉被揉成了一大團。在微微熏黃的陽關下,奶奶斜倚在藤椅上,頭上戴滿了“金碎子”,全神貫注地包裹著湯圓。只見她雙手揪下一塊麵團,慢慢地揉成了薄薄的麵餅,一手托著,另一手從碗中挖出一勺的豆沙,把它按在麵餅上,然後用勺子推成圓形後,雙手快速地把它們搓成一體,整個湯圓就像個白玉球一樣,看起來十分可愛。奶奶把成型的湯圓全都放入籃子裡,一個個整齊有序,像一筐子高矮胖瘦都一樣的士兵。奶奶似乎很陶醉於整個行雲流水般的動作,眉頭舒展,眼神都在迷離,嘴角上揚,深陷在一個個美好的回憶中無法自拔。

下湯圓的時候,我們都會圍在奶奶地身邊,一個個揚起掛滿笑容的臉,滿懷期待地看著那“小胖子”跳入滾燙的開水中,嘴中好像都已經有了美妙的味道,甜蜜都快溢出來了。每當這時,奶奶都會掛著我們的鼻子,笑道:“看看你們這些小饞貓,等一等,湯圓馬上就要出爐了!”可還是等不及的,就是在眼巴巴地望著那湯圓從墜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絨花,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呢,肚子裡更是有無數蟲子在撓著痒痒,催人食慾。

等到湯圓上桌時,就早已經等不及了。那小手拿著勺子,從大盤子中一下挖起便是兩三個,眼睛牢牢地盯著碗,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搶走。冒冒失失便一口下去,燙燙燙!即使嘴皮子都被燙出了泡來,也不肯鬆口,只知道那軟糯的麵粉在口中慢慢化開,猶如雪花般,如此自然,如此香軟,裡面的豆沙自然是裹不住的,流的滿口都是,甜到心中都酥了起來,卻不膩,反而讓人回味無窮。更妙的是那口中的餘味,依舊甜甜的,還有一種溫暖的味道,仿佛是奶奶身上的味道,也可能是包湯圓不小心把手中的餘溫也包了進去吧。

年味,是那一碗湯圓,是湯圓中的濃濃豆沙,亦是奶奶的幸苦勞動,更是一年的團圓與溫暖。

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3

對於中國同胞來說,過年可謂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事了。每到過年,無數的無論是海外還是內地的中國人,都會想盡辦法與家人團聚。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物質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的很大的改變,而正是由於這些種種的原因,使得過年期間濃濃的年味成為了回憶。

什麼是我們以前我們所留戀的年味?穿新衣,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新年晚會,甚至是鄰里之間一起聊聊自己的經歷都會成為新年的期盼。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是跟我說那個年代的他們生活很拮据,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因為過年有肉吃。然而到了現在,物質水平迅速發展,人們告別了貧乏的生活,吃不吃肉都無所謂了,即使每次都會有大魚大肉,非常豐盛的菜餚,但是根本沒人願意動筷子,只是應付式的吃幾口。

小時候總是喜歡跟著哥哥姐姐一起玩鞭炮,放煙花,每當外面的聲音響起來事,我總是搬個凳子和爺爺一起看著天空中那絢麗的顏色,和那美麗的一瞬間,甚至可以邊看邊聊一個晚上都不睡覺。然而到了現在,因為一句污染環境,大到城市,小到鄉鎮中都貼著“禁止鞭炮”的標誌,走到外面再也沒有看到過煙花帶來的色彩,也沒有聽到外面人們的歡笑聲了。

小時候也總喜歡在電視前等待著新年晚會,看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聽著明星唱歌,然而現在,小品和歌曲已經變成了青春偶像劇,而更是因為手機的存在,已經不在局限於看晚會了,更多的是朋友之間微信聊天和搶紅包…

新年之際,走親戚是最常見的事。然而新年初一的晚上我只是個父母在電影院看電影,接下來幾天哪都沒去,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電視機前,吃著零食,烤著火。時不時的有個親戚發個紅包來,給個祝福,一天兩天就這樣過去了…當別人來家裡送節,母親拿紅包給別的小朋友時,我才反思到,我好像很久都沒有感受過親自拿紅包的感覺了。

也許真的發展的節奏太快,物質水平提高得太快,我們的思想改變的也太快了,但是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是否還能找到屬於記憶中的年味?

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4

又近年關了,“紅”是街道上的主旋律,占據了幾乎是每一個角落。恍然間覺得:上個新年是剛沒過多久似的,眼前同樣是這街道,不過多了幾棟高樓,同樣是這小攤,確是多了幾分冷漠,同樣是過年,卻似乎,淡了些什麼,喔——少了些年味……

老一輩的人,我的爺爺奶奶說,他們那時過年,哪兒有現在這么好,那時正是荒亂後剛沉穩的年代,家家都不富裕,每天都有地瓜土豆吃的就夠不錯了,現在的我們,是怎樣都無法理解那碗“土豆飯”中只有土豆而幾乎沒有米、油、鹽的滋味的,而年的到來卻是打破了這一鐵律。三十的晚上和初一的早晨,等了一年,“百日難遇”的肉,在那時的一大家的咽口水的動作中端了出來,那肉在一筷一搶中頓時沒有了身影,甚至於連肉湯上漂浮的油也不知怎的落入了誰的口中,大人們雖只望不吃,可這一頓聚集了一年的“美味”,才是人們的盼頭,年味兒,或許是在這爭搶中散發出來的吧,如肉湯搬濃郁。

再年輕一些的,我的爸爸媽媽說,六七十年代的,就幸福多了,三十的晚上,小孩們早早地睡了,可婦女還點著燈,為孩子們縫製新鞋、新衣。而小孩們呢,早上起來啊,就看到新衣服疊在床頭,自然是興奮不已,大街小巷,同學玩伴,自個兒的“面子”可是靠這新衣撐著呢!互相吹捧、攀比,時已至今,媽媽臉上的興奮、眉毛的挑動,無不彰顯著這新衣對於小孩的吸引力,雖說是新衣,卻不過是一個套在舊衣服外的褂子罷了,雖薄,卻承著小孩們一年的心愿,穿了新衣,孩子們就開始在街上拜年。按地方上的習俗來說,這是只能小孩兒去的,一句新年好,便能得到一小捧花生、一把瓜子。一街一路下去,堆了一口袋,卻依舊不滿足,卻得不情不願的回家去,像松鼠一樣把食品貯藏起來。這,也算“壓歲”了把。年味兒,許是在孩童們的期待中,悄然暈開,如新衣般明亮。

現在啊,禁止放鞭,放煙花,或許對我們小山城來說,影響不大,可對於大城市來說年味兒,少了幾分熱鬧與喧囂,或是受了這種大氣氛的影響吧,即將過年,卻沒了幼時的那種期待,因為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就真可謂是“度日如年”了!而過年,少了喧囂,多了柔美,添了幾分淡然,平靜,然而,年味到哪兒去了?其實,年味,一直沉澱在心中!

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5

記憶中寒假的許多時間都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的,唯有過年那幾天,才過得真真切切、有滋有味。

越近年關,年味越濃。

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的花炮,在空中以一種傲慢的姿態綻放,閃現出一顆顆亮晶晶的“小星星”,但轉眼又消失在黛藍色的空中。它們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華麗麗的展示給我們它們絢麗而短暫的存在。我從小就喜歡這種美麗的花炮,一顆接著一顆,仿佛是空中花園中那朵最閃、最絢麗的花朵,有的還鑲著水鑽,甚是耀眼,給蕭瑟的冬天,添上最美的一抹色彩。呼吸空氣,裡面雖然夾雜著濃濃的硝煙味,不好聞也不環保,但我想這也是中國人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吧,少了這股味道,總感覺年味就缺了一出重頭戲。

我的家鄉是魯西南的一座小城,這座城市雖然不釀酒,但是這裡的人過年都鍾情於品酒。家家戶戶、大街小巷,好像到處都瀰漫著一股濃郁的酒香。大年三十這天,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家裡珍藏的美酒。上好的陳年老酒、珍藏的佳釀,這些都被人們紛紛擺上飯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喝上幾杯,觥籌交錯中,互道新年祝福。沾沾酒氣、品品酒香,在一聲聲新年祝福中,大家舉起酒杯,迎接新年的到來。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在新年這天,也被人們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

提起新年,不得不說年夜飯。北方的年夜飯,最重要的一味佳肴當屬餃子了。北方人對於餃子有一種特殊的情結:重大節日要吃,合家團圓要吃,家裡有大型慶典更要吃。年夜飯上的餃子,是每家每戶展示自家拿手絕活的好機會,肥中帶瘦的肉餡,加入蔥、姜、蒜入味,菜餡是一定要新鮮的蔬菜,切碎,加入肉餡,放上鹽、味素、香油、花生油等等攪拌均勻。一家人圍坐一起,拌好的餃子餡準備好,和面、擀皮、包餃子,我想許多人愛吃餃子也更愛一家人在一起合作分工、一起勞動的這種快樂吧!熱騰騰的餃子上桌,再倒上一碗臘八醋,就著幾瓣臘八蒜,那種美味,想想就讓人直流口水呢。

十里一風俗,百里一傳統。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域過年的風俗也各不相同,但都飽含著人們對幸福團圓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品品身邊的年味,感受傳統民俗的魅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