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兒時的春節,眼前仿佛都是一片喜氣洋洋的紅色。
那時不過六七歲,年前好幾天就一定要讓媽媽給我買好新衣服,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床頭,便開始盼著,盼著大年初一的新年新氣象,盼著外出做客玩耍的樂事,盼著各家各戶餐桌上美味的佳肴,盼著紅色的年,盼著外婆的三鮮。
那年年三十,家人都早早起了床,各忙各的,我也滿心歡喜地把“福”字貼得滿屋子都是,準備好焰火棒和鞭炮,讓濃郁的年味充滿整個家。
初一是新年伊始,按理來到外婆家拜年,跨進大門,只看見外婆正踮著腳從屋樑上取下一個竹籃,見我來了,便對我嚷道:“阿筠,你們來啦!新年好啊!趕明兒外婆給你燒碗好看又好吃的三鮮!”想著不過一碗三鮮,在飯店裡也常常吃,並沒什麼特別的,便隨口應了一聲“噢”。
直到晚上,我突然聞到了一股蛋香,走近一看,發現外婆正在準備燒三鮮用的蛋卷。只見外婆把蛋液淋在鍋上,用手搖晃鍋身,使蛋液能夠均勻分布成一個圓圈,待到表皮金黃後盛出。再把早早準備好的豬肉餡兒裹進蛋圈內,用2雙竹筷壓緊蛋圈皮,用棉線把它包紮結實。外婆邊張羅著邊告訴我:“做蛋卷,一定要用棉線給紮緊咯,包裹好,再放入蒸鍋隔水蒸熟,放上一夜才算做好呢!”我不禁有些疑惑,問外婆:“這也太麻煩了,為什麼不買現成的?”外婆笑笑說:“現買的料哪有自家的好,再說這一輩輩傳下來的手藝,過年還非得做幾個蛋卷才像樣,何況大家喜歡吃,麻煩點也無妨了。”
我有些明白了,為何外婆這些年腿腳大不如前,卻依然每年都要親自製作肉丸、蛋卷這些三鮮的食材。因為在我眼裡那不過一頓飯,在外婆心裡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傳統以及親情的傳遞和延續。想起白天自己那一聲漫不經心的回應,心裡有些不是滋味。第二天,我早早的坐在餐桌旁,等待著開飯,吃著那碗三鮮,不比山珍海味,卻是獨一無二,溫暖到心裡的。
後來總是覺得過年的味道就是外婆的那一碗三鮮了。她把愛融入在每一道三鮮的食材里,傳遞給我和所有家人,在過年的時候,都能嘗到一份獨特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