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讀書筆記摘抄

《青春之歌》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和成長命運的優秀長篇小說。

《青春之歌》讀書筆記

很早就聽說了這本書,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來讀它,說實話,這次也是帶著一點任務的性質去讀的,但是這次的偶然感動了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把它和兩件事情聯繫在了一起,它們分別是當前最熱播的電視劇《北京青年》和當前最敏感的政治問題釣魚島。《北京青年》的重走青春,釣魚島問題反映的愛國都能和這本叫做《青春之歌》的小說聯繫起來。

主人公林道靜,看似只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子,我們根本想像不到她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她的青春卻是充滿著我們想像不到的那種激情,希望和力量。那種青年特有的熱情力量, 那種為實現真理而不顧一切的勇氣,那種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奮鬥精神,無不展現她特有的美感。就是這種力量、勇氣和不屈的精神,鍛鑄了一個使人景仰的“女戰士”。我們的女主角的人生又是波瀾壯闊、歷盡滄桑的,壯闊到讓很多男子漢萌生再世為人的念頭,滄桑到讓世界都改變了顏色。如果說她代表了中國革命時期的熱血青年,書中的青年們,如同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在中國大地上譜出一曲動人、激昂的青春樂曲,在20世紀上半世紀青春躁動的中國,他們將自己與國家命運聯繫起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新中國的未來而奮鬥。他們為他們那可愛又可惜的青春畫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他們為他們無怨無悔的青春而堅定前行。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鏇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讚歌: 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封建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並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楊沫將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賦予青春以熱度,並藉助紅色記憶和鏗鏘文字喚起新時代下青年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共鳴。通過林道靜們的故事,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與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將個人命運融入到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壯麗和輝煌的。

青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太短促了。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短促,方顯彌足珍貴。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青春,對於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回憶和遐想;而對於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人,青春則給予我們無盡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說林道靜、盧嘉川、羅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們為拯救危難中的祖國所表現出的不屈不饒的革命精神,那新時代的我們就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積極生活。唯有如此,才對得起那些英雄前輩用血肉拼出來的美好今天,才對得起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無微不至的關懷。

青春之歌,把自已的前途與國家的前途聯繫起來,讓我們的青春也映耀出同樣的色彩!

《青春之歌》讀書筆記二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對於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的回憶和遐想;而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氣盛的人來說,“青春”給了我們無盡的活力和憧憬嚮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楊沫的代表作。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說,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當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么的堅貞。

讀著《青春之歌》,或許我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跡的切身體會,但是透過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在這場歷史大風暴中,與我們相同的年紀,可他們卻有著不一樣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靜出身於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當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當官僚特務的玩物,在她不斷為個人的命運掙扎時,卻遭到了一連串的打擊——她自殺未遂,教書被逐,尋找職業四處碰壁……面對重重的挫折打擊,林道靜並沒有放棄,儘管前行的路充滿坎坷,儘管她知道這條路艱辛異常,可她只當這些打擊、坎坷是豐富人生的元素來對待,從沒放棄自己的命運,這種不服輸的、大無畏的精神,在現在當真是一筆無價的財寶了。

試想現在的我們,“青春”到底被我們浪費了多少?就在我們的身邊多少正直年少有為、大展宏圖的青年卻是那么“不堪一擊”。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死亡,你們難道就真的這么脆弱嗎?你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後,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你們不會再有後悔的感覺,但你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儘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衝勁,有幹勁,還有什麼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著自己堅定的腳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奏響青春的每一個音符,讓青春之歌響徹命運的每個章節。我們偉大的共產黨,迎來她91 歲的生日了。翻開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祖國的生命,記載了多少滄桑,卻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嚮往!回首往昔,在我們遭受外國人的欺凌時,祖國一次又一次地從危險困境中走出來,因為祖國心中有我們,有人民!祖國用偉岸身軀來保護我們,我們也要回報於祖國:永遠愛你,保衛你。

《青春之歌》讀書筆記三

《青春之歌》這本書的名字引人注目,讓人想要去一控己中的內容。這本由當代女作家楊沫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寫出了學生林道靜走上革命道路並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過程,成功地塑造了知識青年林道靜的藝術上的典型,因此對讀者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影響深遠。

《青年之歌》的小說背景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在這個愛國青年遍地開花的年代,一大批的愛國進步青年在黨的領導教育下,不斷更新自己、不斷成長,擺脫舊思想來束縛逐漸成長,說明了廣大青年和知識分子只有在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才能擁抱美好的青春。

主人公林道靜出身悲慘,於一個地主家庭出生,佃農生母,慘遭迫害致死,從小失去母親的愛,又深受異母的虐待,她都忍住了,但去也造就了她孤僻倔強的性格。當得知生母去世的真相時,她念父親扶養之恩,於是離家出走了。在經歷許多磨難坎坷後,她開始為革命工作——她喜歡的事情。由於她的不成熟,其身上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狂熱性流露出來。在經歷被騙、被利用,都沒有打垮她的想法,在江華、徐輝等許多黨員的幫助下,林道靜經歷了一次鐵窗血與火的洗禮,參加農民搶麥鬥爭,並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在一系列革命實踐中變得更堅強,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作為一個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信念的革命熱血青年,是經過艱苦的磨練與改造出來的。

在這本書中,林道靜身上那一堆像火山一樣噴發的熱血的愛國之情,領略著那個時代的風雲。小說通過對林道靜個人命運遭遇和歸宿的描寫,反映了那時的風雲變幻,提煉出革命的思想這一主題,其最動人之處,莫過於那種青年特有的熱情和力量,那為現實真理不顧一切的勇氣。

那為了理想而雲奮鬥、追求,無不體現了青春二字,她的人生“青春之歌”充滿了激情,引領著青年們為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我們無法像主人公一樣去革命鬥爭,但我們也有自己的責任和目標,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為建設祖國,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當代青年的重任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