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清明節日記三篇

篇一

清明節是我國特有的節日,它是從周代開始的,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今天是農曆3月9日,正好是清明節,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山路上卻人來人往,掃墓的人源源不斷。外公帶著我也去先人掃墓。我們準備了香、蠟、紙、水果、餅乾等東西。我們來到了先人的墳墓前,擺好祭品,外公嘴裡嘰里咕嚕地說著祭文,先把紙點燃,然後把香和蠟都點好插在墳墓前。外公還仔細清除了墳墓上的野草和雜物。一切都完成後,我們又叩了幾個頭,最後我們慢慢地往回走。

聽外公說,清明節還有一個故事呢!

從前,有個太子叫重耳,他年輕時為了躲避別人的禍害,被迫逃亡。在*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數都陸續各奔西東去了,只有少數的幾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追隨他左右。其中的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得昏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就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王,就是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請賞,他才憶起介子推割肉救己的往事,心中很是內疚。

第二天,晉文公去拜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意見他,就背起老母躲入山林。晉文公知道後,就讓御林軍去找。可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說要放火燒山,三麵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就會自己出來的。晉文公聽了,便下令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晉文公帶著御林軍查看山林,在一棵柳樹下看見介子推抱著老母親,已經被燒死了。晉文公大吃一驚,把介子推母子好好地安葬了。這時他在樹下發現了一塊木片,上面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與君做諫臣。”

晉文公後悔錯信人言,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那座發現介子推的山叫做“介山”,並把放火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登山祭奠,表示哀悼。他走到墳前,只見老樹已經復活,長出了嫩綠的新葉。晉文公望著老樹,把樹起名為清明樹,這一天叫做清明節。

清明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因為清明節一到,氣溫就開始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古時候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很近,而寒食也是民間禁火和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為了一體。而寒食也就成了清明節的別稱。清明節也多了一個習俗,就是不動煙火,也不吃熱的食品。看,我剛要吃熱飯菜,外婆就端走了。還告訴我:“我給你拿冷食吃,今天是清明節。”

篇二

清明節到了,清明節是4月4日,清明節是祭祀已故的親人,朋友烈士的節日。

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因為我國去年發生了512四川大地震,所以今年清明節特別凝重,沉痛,我們在電視新聞都可以看見,只見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就好像天空為死去的人在哭泣,地上人們都穿著深沉的衣服,手上拿著菊花般的鮮花買了祭品、香、陰間紙錢,去祭拜親朋好友,有的墓碑前有雜草人們就把草扯掉,再拿掃把把墳前的灰土全部掃乾淨,然後站起來上三根香,把鮮花擺上,再把親人愛吃的東西擺上,然後把紙錢燒了,給親人們,然後悼念三分鐘。

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汶川大地震有萬人祭拜表示這對死去的同胞的沉痛,他們的離開是讓我們活下來的人要堅強的活下去。還看到了解放軍叔叔到為地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墓前莊嚴宣誓,要像李月、陳林解放軍叔叔、、、、、、就是他們的犧牲才讓我們更加懂得革命精神的神聖,讓我們知道活著的人要有價值!

今年我國的清明節是沉重的、感恩的、奮進團結的。

篇三

在清明節里,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上墳、包艾餃、玩一些遊戲……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上墳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後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爺爺,我們把一些美味家餚擺放在太太爺爺的墳墓前,然後,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後,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爺爺,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爺爺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包艾餃

我們一回家,就開始做起艾餃來,我們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後,把艾草裝進一個籮筐中,再去洗乾淨,把艾草燒熟,撈出放進糯米粉中,把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後,開始包起艾餃來,在艾餃裡面包滿甜甜的芝麻。我可和別人做的不一樣,我做了個“女人像”那個女人的“肚子”中,裝滿了芝麻。燒好後,咬一口,汁水從中間噴了出來,我大聲叫道:“哇!真好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