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清明節,黃鸝鳴切切,清明日記怎么寫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眼間,一年一度的四月四日清明節已到來了。

今天,我們全家準備了拜祭的貢品,就要開始出發。一路上,人山人海。馬路上,人們來回穿梭,看著密密麻麻的車子,我吧禁淚如雨下。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回到家鄉。我們與叔叔聚集後,一起上山拜祭爺爺。我們翻過一座座高山,h過一道道河流,走過一片片森林,終於到爺爺的墓前。個個累得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只看見,墓前長滿了高高的野草。爸爸拿起鋤頭鋤草,雖然很累,但爸爸仍堅持著。可見爸爸是多么牽掛著去世的爺爺啊!鋤完草後,大夥們有的放鞭炮、有的插蠟燭,有的撒石灰……

當我還未從鞭炮聲中回過神來,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說;"晨,快過來跟爺爺說出自己的心愿吧。”我來到墓前,雙腿跪下來,手合成十,眼裡閃著淚光說;“爺爺,雖然您已去世多年,但我們依然牽掛著你,回憶我們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您就像與山同高,與水同流,與天同大,奶奶一人在家鄉非常孤獨,無聊。不過您放心,我們會接她去我們家,給她好吃的、穿好的,睡好的,甚至講故事,講笑話,逗她開心!陪伴她過幸福的日子。爺爺,您在天之靈,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快樂!您安息吧!”我用絲巾檫去眼淚,然後把一束菊花插在公爺的墳墓上,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望這鬱鬱蔥蔥的樹木,自由自在的小鳥,各式各樣的白雲,綠茵茵的草叢中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我輕輕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仿佛進入另一個世界裡。

我將永遠記住這美好的清明節!

篇二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掃墓的日子。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部分都在清明節上墳。清明節,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

清明節一到,天氣就有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因此,有了“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說法。

按照習俗,清明節上墳時,人們要帶水酒果肉,紙錢等東西到墓地,將食品放在親人的墓前,燒紙禱告,然後捧一些新鮮的泥土放在墳上,叩頭祭拜,最後做一頓飯吃了就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中就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說法。寫出了清明節獨有的氣氛。

清明節過後,天氣晴朗,大自然顯示出了蓬勃生機,到處一片春光明媚,花紅柳綠的好景象。

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清明的細雨,清明的微風,清明的氣息,聽,他正朝我們一步步走來……

清明是個在悲傷中回憶幸福的日子……

童年時的我,不懂“死亡”是什麼,也不懂“生,即死的過程”的道理。一直以為,“死亡”並不屬於我的世界,我與它仿佛隔著星星抑或是月亮,有著不可越過的界限,好遠好遠……

直到20xx年十一月初二,哄我到大的舅舅去世,我才明白我一切的“認為”都是幻想。

仿佛晴天霹靂,我本盛滿幸福的心,就像被石頭砸破的玻璃,戰敗的玻璃片碎了一地。心中本有的屏障頓時消失,只剩下一顆顆聽到回聲的心……

那一刻,我還未真切感受到“死亡”帶來的悲與痛……

直到第二天放學回家,習慣性的話語“舅舅,我回來了”,我才深切感受到悲切的痛。我知道以後回答我的只會是一幢空蕩蕩的房子,不會再有舅舅了。以後陪我寫作業的人沒有了,以後給我講笑話的人沒有了,以後可供我撒嬌的人沒有了,以後……我扔下書包,攤坐在冰涼的地板上,努力回想舅舅的摸樣,可他親人的笑容仿佛春夜湖泊上的倒影,稍有微風吹過,便瞬間模糊,無影無蹤。剎那間,前所未有的恐懼直衝我的五臟六腑,以致我無法呼吸,因為恐懼已經占據了我全部的生命。我好害怕失去有關舅舅的一切。

我努力尋找可供呼吸的氧氣,想尋找一些可供回憶的東西。

可是,一切都是徒勞的。

我環顧橘黃色的牆壁圍成的房子,找到了曾經與舅舅一起玩過的木馬,看見了舅舅給我買的布娃娃,看見了我為舅舅畫過的自畫像,我聞到了,聞到了舅舅的氣息。一切還是那么溫馨,一切依然存在。

想到這,之前的恐懼已經煙消雲散,舅舅的一切在心中浮現。我知道,舅舅從未離開過。我和他之間美好的回憶,有趣的秘密,依然埋在我內心深處,從未動搖,從未消失。

逝去,並不代表失去。片刻的溫馨,片刻的回憶,仍是存在的理由。恐懼、悲傷、懷念,勿怕,因為有回憶陪你。

今年,清明節到來,風中夾雜著微微細雨,原本見風使舵的沙土被細雨淋過之後,也安靜了許多。我斜倚陽台,看著窗外,望著斜下的雨絲,想起與舅舅穿著雨衣在雨中奔跑的情景,礙眼的淚水不經意間從眼角滑落,滴在被雨打濕的陽台上,我抬頭,望著灰濛濛的天空,說“有回憶陪我,真好。”

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即將到來之際,老天爺放了太陽一星期的假。這幾天來,風雨雷電在人間暢遊嬉戲,豆大的雨點落在地上,劈啪做響,譜出一首歡快的雨中交響曲。可我有點兒沮喪,萬一清明那天雨神還不走,多惱人啊!到了這一天,太陽公公又出來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強烈的光芒。

“萬歲!”天公作美,太陽出來喜洋洋。我樂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早飯,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還有那撲朔迷離的清明夢:九泉之下的外公過得快樂嗎?我們又來“看”你了;山媽媽是否依然青春綻放?小鳥是否依舊歌聲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們到山腳下時,不少掃墓的人家已經上山了。我三步並作兩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趕,很快就趕上,然後把他們遠遠地甩在後面。是誰說“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看是“路上兒童皆歡喜”,因為,一年當中,難得有踏青的機會。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個調皮的小精靈,哪來的“斷魂”呢?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郊遊機會呀!平時,我們被關在“監獄”里學習,整天戴著個“緊箍咒”在那茫茫題海中奮戰,身心疲憊,多想放鬆一下,借清明掃墓,給大腦放個假,你說我能不快樂嗎?

到了山頂,哇!墓地上的野草又鑽出來,雖然是春風吹又生,但今天你們也在劫難逃。我套上手套,幫大人拔草,我用力一拔它倒是沒啥動靜,我卻差點摔倒在地,呵,這小草還挺倔強,我不信拔不起,我搓搓手,站穩腳,雙手握緊小草,用力一拔,終於拔出一撮草,可我也因為用力過猛而摔了個四腳朝天。哥哥、姐姐都笑彎了腰。

我整個人都成了跳跳球,上竄下跳,好不調皮。一會兒拔拔草,一會兒摘摘花,一會兒嚼嚼泡泡糖,一會兒又把紅花油倒在毛毛蟲身上,看它如何垂死掙扎……

可沒過一會兒,我的肚子就又唱起了“空城計”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我只好靜靜地蹲在地上畫餅充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肚子的埋怨聲也越來越大,此時它就像個乾癟的氣球,有氣無力。

通過我們的努力,野草們終於“全軍覆沒”了,我們征服了它,我們戰勝了它!開始燒紙錢了,烏煙瘴氣,我還咳嗽了幾聲。隨後,再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狼吞虎咽地吃起東西來。這些食物真是美味可口,在加上一覽無餘的山間美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滋味,更是回味無窮。

快樂的你,快樂的我,快樂的我們在清明。

篇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濛濛細雨隨著微微地寒風頑皮地從天空中滑了下來。

清明的雨,是那么細,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有時密密的斜織著,像一塊無色的絲布;有時直往下掉,像一個個無色透明的降落傘快速地降落。

清明的雨,是那么柔和,它像一眼靜靜流淌的清泉,輕輕地滋潤著大地。它又像一隻溫暖的大手,溫和地撫摸著樹葉、小草和花朵,所謂是“潤物細無聲’’

清明的雨,是那么快樂,它像一個個舞女,穿著透明的紗裙,鏇轉著,跳著輕盈的舞蹈。又如同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在雨中蹦呀,跳呀,同時變成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不一會兒,街道上水淋淋的,好像一條條閃閃發光的緞子。

清明的雨,是那么頑皮,一會兒跳到屋頂上,騰起朵朵銀花;一會兒蹦到路邊的積水裡,濺起一個個小水泡;一會兒又落在樹葉上,像一顆顆晶瑩透明的珍珠。

清明的雨,如同一位彈琴高手,撥弄著春天的弦,奏出了春天的歡樂,帶給大地一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