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有那些習俗:插柳

清明節有那些習俗:插柳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節春風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究竟從何而來呢?關於清明節有個傳說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放蕩常往來於花街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並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因為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後卻於襄陽貧困而亡.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游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有關.春節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搖搖柳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