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作文900字;“清明”風俗——樂

提起清明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上墳掃墓,一臉悲哀。但民俗學者稱,古代的清明節,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傷,更有萬眾踏青、郊遊、戴柳、鬥雞等種種歡樂。可以說既是斷魂之日,也是快樂嬉戲之日。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說,雖然清明是一個追思先人的傳統節日,但其民俗文化內涵並非只此一項。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踏青、郊遊則早在唐代就已盛行。杜甫《寒食》詩有“田父皆要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之句。不違,即不避,無忌諱;鬧不違,意為無拘無束地嬉戲打鬧。正如詩中所說,這天鄉間父老都要參與這“鬧不違”活動,就連雞犬也樂而忘歸。宋代吳惟信更在詩中描述:“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這些都證實了郊遊踏青已成為古代百姓的清明節首選活動之一。

烏丙安指出,除了郊遊踏青,古代清明節民間還有植樹、戴柳、插柳、射柳、放風箏、打鞦韆、蹴鞠(踢球)等多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據《荊楚歲時記》載:“(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現在仍可以看見,鬥雞蛋則基本失傳。在古代,兒童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過的,十分精美。據稱這種“鬥雞蛋”的遊戲緣於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的句子,也說明清明節民間體育活動深入人心。

古代清明民俗的多樣化,從傳世名畫中也可見一斑。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清初張岱的《揚州清明圖》等繪畫作品,都將繁華之地的清明活動描繪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成為百看不厭的市井民俗全景畫。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