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曾祖父,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曾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曾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曾祖父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曾孫女的曾祖父怎么就再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蓮,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曾祖父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曾祖父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曾祖父采青蓮,一會兒在田野中蹦蹦跳跳,一會兒在田野中載歌載舞,採到青蓮後更是開心不已。在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曾祖父眼中的憂傷,曾祖父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然後無奈的離開了人世。

曾祖父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也終於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也有再青之時,曾祖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永久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