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千古絕唱完整地概括了清明時節人·物·景的美麗景象,細細體會,便會發掘清明時節的蒙蒙小雨和行人們構成的和諧畫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歡迎閱讀。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1:

今天,我們回到了奶奶家,去廣聯村(嵊州的一個鎮中的村子)挖毛筍。

我們準備好了挖筍的工具(鋤頭和布袋),就向生長毛竹的地方出發了。到了那裡,我們不久便發現了好幾個只露出尖尖的小毛筍。

爸爸和幾個大伯拿來了鋤頭,這裡一個人,那裡一個人。不久,我們的布袋就已經裝滿了一個個大大粗粗的毛筍。不過,還是比不過上次挖出的“巨筍”,記得上次的“巨筍”不得不讓我抱在身上。

有一件事讓我知道了現在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是怎樣的。在上個月,保險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和客戶一起去童村遊玩,據說童村也能挖筍,我看見導遊只挖了一顆大約15厘米長的筍,他們卻都說好大,要是在黃澤(嵊州的一個鎮),這樣的筍根本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上次的“巨筍”(40cm——50cm或是30厘米多的)他們才會讚不絕口。

今天,還有一個筍是讓大家費勁了體力的,這個筍是由我的堂妹找到的。爸爸先把作為標記的木棍拔下來,又用鋤頭松邊上的土。才松完土,爸爸就已經大汗淋漓了,只好讓大伯繼續,大伯又挖深了一點,可是又累了,再讓另一個大伯繼續。就這樣,這個累了換下一個,下個又累了就換那個。最奇怪的是:這個毛筍竟有三個竹根,把三個壯漢累得氣喘吁吁。

另外,媽媽還教了我怎樣挖筍:

第一步:

先把毛筍的一周清理乾淨,把竹根挖掉,松一松四邊的土。

第二步:

再把筍挖深,把周圍的泥土都挖成坑。挖的時候不但緊挨著的要挖,靠邊一些的也要挖。

第三步:

看一下有沒有到底,如果到了,那就截斷;如果沒到,那么繼續挖坑。

滿滿的布袋收穫著我們的快樂;也記載著我們的辛勤;收藏著我們的汗水。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2: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歷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每個第一次都可能有失敗的淚水,也有成功的喜悅,有時歡快,有時傷心,有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清明節那天早上,我正好感冒,一點胃口都沒有,只想吃鹹菜餅。於是,媽媽帶我到外面買,可是連續找了好幾家,都沒賣鹹菜餅。我饞的要死,媽媽只好叫我外婆準備工具與原料,晚上做給我吃。

我一回到家,就要吃鹹菜餅,可是外婆還剛剛開始呢,我不禁也來了興趣,我想幫助外婆,也試試自己的手藝。

外婆拿起米粉,放上適量的水,來回攪拌,將米揉起了一團,看看差不多和好了,就將米粉揉成一字形,然後用菜刀切成一段一段,再捏成碗形,裡面放上鹹菜、豆腐乾、豬肉等做成的餡,用手指將四周按順序捏在一起,初看上去像個餃子,然後細細地揉成圓形,稍微壓一壓,成為大餅狀。我也學外婆的樣子,試著學外婆的動作做了一次,結果看上是四不象,即不象餃子,也不象餅,一些捏得薄的地方,餡兒還露出來了,雖然做得不好,外婆還表揚了我,說我懂得勞動。我還趁機問外婆,清明為什麼要吃清明餅。外婆說,這是上千年前古人留下的風俗習慣.喔,原來,一個小小清明餅還是有上千年的來歷呢!外婆做好了好多個後,就在平底鍋里,先倒上油,熱起來後再放餅,就這樣一個個煎起來,我將自己那個做好了的餅兒也放在鍋里.外婆用炒菜的小鏟子來回翻動,以免焦了。過了一段時間後,外婆說,熟了。米粉團就變成了鹹菜餅——清明餅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夾起自己做成的那一個來嘗嘗味道,不錯,還真香呢!

詩人陸游有詩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原來說的是做學問,其實也適用於許多事情上。 這次,我自己親手製作清明餅,這畢竟是我第一次親手做的,煎熟了以後,吃起來我感到特別有味道,也體會到了外婆的辛苦以及自己勞動收穫的快樂。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3:

走在濕軟的土地上,拾起一片翠綠的樹葉。頭頂上一陣噼里啪啦,大滴大滴的雨珠紛紛落下。我看著不斷掉下的雨珠,禁不住想起了一個個去世的人。

在一個電閃雷鳴的春夜裡,我躺在床上,傾聽大自然親自奏響的交響樂。我突然看到一顆流星呼嘯著劃破漆黑的天際,墜落在了地平線上,我驚訝地看著墜落的流星,想起了阿太給我講的“一顆流星墜落,就有一個好人去世”的故事,心裡又多了幾縷恐慌。

第二天就有噩耗傳來:阿太去世了!媽媽聽到這個訊息後,啜泣不止,馬不停蹄地與我和爸爸趕往慈谿。

阿太下葬的那天,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陰沉沉的,長輩們都板著臉,一本正經地燒香、封棺材。我看著這一切,突然覺得心裡空蕩蕩的。

又是一個多雨的早春。春雨連綿地下著,下得人昏昏沉沉的。心也像堆放在牆角的雜物似的發霉了。成堆成堆的衣服等待“洗禮”;濕漉漉的毛巾怎么也擰不乾;陽台上,密密麻麻的“衣林”讓人直不起腰;播下的種子還沒來得及發芽就被潮濕的土壤扼殺了;大大小小的水坑像一個個“地雷”,令人措手不及;一頂“傘帽”似乎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每天總能聽到媽媽的嘆息:“這雨,下個沒完沒了,再這樣下去,日子沒法過了!”菜農們望著腐爛的菜葉一籌莫展:“上半年的收成肯定下降了”。春雨,是誰惹得你不開心了?怎么會像娃娃一樣哭鬧不止呢!

今年的春雨,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任何東西都有她的兩面性,過了總是不好,比如樂極生悲。所以,恰到好處、適可而止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4: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了,天氣雖不是那么壞,但到了晚上還是有些許寒意的。像人們一到中秋眼中就會浮現出嫦娥奔月的景象一樣,每逢清明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就會從我的腦海中一下子蹦出來,我想這可能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吧。

記得那時,我背這篇古詩時,並不懂何為“欲斷魂”,只是單純的覺得很好背而已。不過幾年後的那個清明,卻是深切的讓我理解到了那份魂斷的滋味。手上的白菊,腕上的柳條,一切的一切在碑前越發的悲切。望著墓碑前的照片,令我又一次想起了那時的你會在我飢腸轆轆的時候,端上一碗你拿手的混沌;在我頑皮的時候臭罵我一頓,轉眼之間你又拿著我愛吃的小零食來到我面前告訴我頑皮的好與壞······

不過說真的我討厭你總在我熟睡時將我鬧醒,厭煩到哪兒遊玩都要讓你拍照,不喜歡飯剛吃一口就被你叫去下樓買酒,但又喜歡吃你做的小饅頭小花捲三蔬小包子小刺蝟小兔子,喜歡和你在外面吃飯因為可以合心對食物一番評價,喜歡晚間和你看CCTV-6因為我可以和你一起評論某部電影男女主角演技如何長相如何······可是都來不及悔改,都來不及開始,來不及重複…都來不及了…

別以為我忘記了,我一直都記得呢:我們之間的約定,你說過我的成績能再好點兒,你就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我一直問你,然而你總是避而不語。你知道嗎?我的成績更好了呢,過幾個月後我就要中考了,我是多么希望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陪在我的身邊······我想這是不太可能的了,不過我一定會努力的,因為奶奶說人死後會變蝴蝶,我想在今年的秋天遇到你,告訴你我所在的中學,那時你就不可以不告訴我那個驚喜咯。

清風吹起衣角,我堅定的邁出步伐,朝著那個日漸清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