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的作文:又是一年清明時

編者按: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又是一年清明時》。

套上外套,整理好背包,橫肩一跨。等待著晨間第一縷晨曦。待它透過窗戶,爬上桌頭。空氣中夾雜著雨後的清新與芳香。

心情如這陽光一般,慢慢透過心底,浮上心頭,感受著周邊萬物的活力。即使空氣中夾雜著些許冰冷,直入人心。卻依舊掩蓋不住,世界煥發的活力——清明將至。

踏在濕潤的路面上,鞋尖不時勾起幾串雨滴,濕潤了腳趾,卻驚醒了思緒。一望無際……

葉片被雨水沖刷的更為嫩綠,葉片散發出生命的活力,能看見被滋潤過後的欣喜。拾起一片落葉,雖已變得枯黃,卻人不原消逝,慢慢變得堅硬,但同時也變得更加脆弱。這便是生命吧!堅持著自己所追求的有意義的東西,卻在別人眼中不值一提。表面上變得更加堅硬,卻已經脆弱的不堪一擊。

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總想在一段旅途中留下些什麼,只好不斷壯大自己,改變自己,將心底的軟弱褪去,就算被摧殘,卻也不願卸去外殼。當你某一天,猛然扒開自己的外殼,會茫然,會陌生,會恐懼。自己堅持的是什麼,或是自己堅持的意義是什麼。得到的的東西注定會以另一種方式失去。待外殼被消磨,被時間消磨,被精神消磨……

留下了不堪一擊的內心,輕輕敲打,便粉碎成灰,隨風飄散。

堅強的太久往往會迷失了自我。堅持的太久往往會迷失了目標。

不知自己失去了什麼,不知自己得到了什麼。只能一昧的堅持,最終還是無法留下什麼。

也許,人生本沒有意義,形形色色的人,不過是在熒幕上閃過的剪影。也許你苦苦堅持的,卻是別人不屑一顧的。世界遠沒有你想的那么公平,卻又不失公平。

但我們只能這樣,把握著有限的時間,卻演繹著不一樣的精彩。

陽光雖然無法照進所有陰暗的角落,但生活卻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走到陽光下。

作者:八(7)陳慶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