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清明節作文三篇

篇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今天我們會給祖先等上墳。清明節掃墓又稱上墳!

在清明節,祭祀死者的一系列掃墓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我來到烈士陵園,為革命先輩掃墓,哀悼。我也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我和爸爸、妹妹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東西來。將食品供祭在烈士的面前,為烈士墳墓培上新士,在專門折了幾枝嫩綠的樹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祭拜,最後就沒什麼重要的!

在烈士面前,我心中充滿悔恨與挽惜。我面對烈士,心中的一些疑惑都消失了。我償到了自己勞動開心的果實,有開心的氣息。

我用自己的勞動,根據歷史悠久的習俗,為革命、祖先掃墓上墳。為祖先掃掃墓,哀悼……

我這時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問及此事《清明》。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這天,不光稱為掃墓的日子,它還是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每年4月4日至4月5日中,是春光明媚樹綠的大好日子,也是我們春遊的好時機。於是,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節也叫“三月節”,直到今天,悼念已逝的親人習俗仍很盛行。也是和清明節做的事完全相同的!

清明節這一天,到處能看到人山人海的人群為祖先掃墓、上墳。祭拜他們,讓他們的心裡會很思念自己的親人……甚至有的百發老人思念她年紀輕輕的死去兒女。真是令人傷心不已啊!

清明節這天,我懂得很多道理,也知道了許多富有人生哲理的理念。我們這個民風民俗最值得學習!

篇二

清明節放假,我對爸爸說:“我們一起去山上踏青吧!”我用懇求的眼神望著爸爸,希望爸爸能夠同意,爸爸可怎么都不乾,我便大哭起來,爸爸奈何不了我,只好點點頭答應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帶上上山的裝備,和爸爸一起去踏青。半個小時的路程讓我筋疲力盡。

到了山上,我貪婪的呼吸了一大口空氣,看著那巍峨的雄山,流淌的小溪,碧綠的泓碧水,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還有那隨風搖曳的柳樹,更是讓人神往。頓時,我仿佛明白了高山流水的真正含義,那美景勝過一件華麗的衣服,勝過一棟舒適豪華別墅,勝過一個優美舞者。對於此時此刻的我來說,那是一件無價之寶,沒有人能夠買走它。我欣賞著美景,俯視山下,看到了一棟棟房屋,一個個忙碌的人,一隻只引領孩子前進的母親……

轉眼間,到了中午,爸爸采了一些野菜,我吃著野菜雖有些苦澀,但我吃到了自然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先苦後甜,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說到這,我又回味了這裡的美景,午飯後,和它告了別。回到家,我並不覺得勞累,只認為那是一種享受,享受到了從未享受過的美好。

這一次踏青,讓我感受到了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也感受到我的未來人生。

篇三

清晨特別令人感到落寞。東升的太陽,透過窗戶顯得特別的迷人。然而,它的魅力卻不吸引我去欣賞。此時此刻,我的思緒遠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假期在本周三結束了,只記得,清明節的那一天我們一家人很早便開著汽車像飛鵝墓園駛去。坐車坐了大概一小時吧,那裡的車位幾乎爆滿。我們捧著祭品,有白花、蠟燭、紙錢……慢慢地走進了墓園,首先映入眼席的是數不清的墓碑,在那我被許多的人們感動了。

晚上,天上的星星也只有稀疏的幾顆。在這孤寂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長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看到了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看到了他們一個個為了祖國的美好前途而壯烈犧牲的背影……此時此刻,我的心中是多么的澎湃,回憶起自己從國小至今所學過有關英雄的課文,有李大釗、方誌敏、葉挺……不止這些偉大的人物,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革命先烈。昔日不懂事的我,也許不會去思考什麼是烈士,烈士為我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是誰拯救了中華民族?是誰留給了我們一筆又一筆精神的(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600字)財富?又是誰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是他們!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在祖國危難之際,他們挺身而出,以自己的鮮血保衛了祖國。他們的英雄事跡永遠都記在了史冊中,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激勵了後代子孫,他們偉大的背影,留在了人們的心裡。臧克家的《有的人》裡面的一句話說的好“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後半句用來形容這些革命烈士是十分準確的。把今日的生活與昔日的生活對比,我才發現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倘若,沒有他們,哪裡有今天的祖國,哪裡有今日美好的生活?想到這,我是多么的慚愧。

又過了一個清明節,我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對於昔日的無知我會感到無地自容。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到烈士陵園去,去緬懷這些革命烈士,去記錄他們的光輝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