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情的作文:親情之橋(2篇)

關於親情的作文:親情之橋(1)

天冷了,給我添衣服;下雨了,給我撐雨傘;生病了,為我熬藥守護;每天,辛辛苦苦為我做飯、洗衣服……這就是我親愛的媽媽,她用無私的愛為我搭起了一座親情之橋。

有一次,天氣很熱,我穿得很單薄,就去上學了。不久,天空突然扯出一片烏雲。過了一會兒,天空轟隆隆響起了陣陣雷聲。隨之,風越刮越大,瞬間,嘩嘩嘩下雨了。漸漸的,我冷得直發抖了。我沒帶傘,一路上又沒有房子,只好淋著雨去學校。到了學校,我的衣服褲子全濕了,像一條剛從河裡上岸的小狗渾身濕淋淋的。全班的同學見了我都圍著我說:“你怎么全身都發抖,這么冷還穿這么薄的衣服褲子。”不知怎么,我突然暈倒了,同學們都驚呆了,趕緊去找老師,結果老師沒在辦公室,都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天還下著大雨,同學們都沒帶雨傘,只好等老師來了再說。

突然,從教室傳來一種熟悉的聲音,朦朧中我卻睜不開眼睛,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就不知道了。等到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媽媽已經來到我的身旁。我驚訝地看看周圍,問:“媽媽,我怎么躺在醫院裡?”媽媽微笑著說:“你在學校暈倒了。下雨時,媽媽知道你沒帶雨傘,肯定全身淋濕了,我就撐著傘跑到學校,拿衣服給你換。結果,我來到學校,就聽到同學們說你暈倒了,我就趕緊把你背進醫院。醫生檢查後說你發高燒,很嚴重,就讓住院了。”

我撫摸著媽媽的手,看見他臉上一滴滴豆大的汗珠不斷地流下來,衣服全濕透了,正全身發抖呢!我心疼地說:“媽媽,你怎么這么傻?衣服濕了還不回家換,我這邊有醫生照顧,您快回家換衣服吧!不然,你也生病了怎么辦呢?”我好說歹說,媽媽總是不回去,要陪在我身邊。媽媽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我感到很溫暖。因為有媽媽在我的身邊保護著我。我不會像那可憐的小鴨在河裡游來游去,沒有夥伴,也沒有媽媽陪在身邊,多可憐啊!我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多幸福啊!

到了晚上,吊瓶掛完了,天很冷,媽媽把她的衣服脫下來給我穿,自己卻冷得直發抖。我心想媽媽對我可太好了,這么冷只顧著我,也不想想自己在發抖。我越想越心疼,眼淚偷偷地掉了一地。到了家裡,媽媽又趕緊為我洗臉洗腳,忙得臉上直冒汗。我忍不住偷偷地哭了,沒敢讓媽媽知道。我生病休息了一個星期,每天第一眼睜開,就是看到媽媽在我的身旁照顧我,為我忙前忙後的。我發現,媽媽為了照顧我,人瘦了,皺紋多了,白髮似乎也添上了好幾絲……

媽媽用那無私的愛,架起了一座“親情之橋”!她在那頭,我在這頭。她在這頭,我也在這頭。

關於親情的作文:親情之橋(2)

橋是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它有很多種類:在山澗有獨木橋、鐵索橋,在公路有石拱橋,在城市有立交橋和天橋。最令我懷念的是家鄉的北江大橋。因為它是我上幼稚園和國小的必經之路。每天早上,媽媽帶我坐公共汽車,從新城區的家到舊城區的學校,傍晚,我們又坐公共汽車,從舊城區的學校到新城區的家。雖然我們母子倆每天都奔波來回於這橋上,但媽媽利用這些時間,教會我觀察事物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的良苦用心。北江大橋,不但是交通之橋,而且是親情之橋。

在天晴的日子裡,每天早上,我們過橋時,都有可以看到日出。初升的太陽剛跳出雲海,半露出害羞的臉,但光芒已把江面照得金燦燦,也把橋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映照在金色的光芒中,使人精神為之振奮,我的睡意常常隨之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時,媽媽就會抓住看到的新事物,提問我,告訴我,讚揚我,讓我心情舒暢地進入一天的生活中。傍晚過橋時,我們也可以看見落日的情景。紅彤彤的落日餘輝把江面映照得火紅火紅,天上的浮雲不斷變幻形狀,讓人浮想聯翩。這時,媽媽就會引導我把當天在學校的情況告訴她。在我們的交談中,媽媽常把正確的做人道理潛移默化地影響我,令我得益非淺。有時,我希望這橋變得長一些,因為此情此景,我還有許多話要跟媽媽說,還有許多日出、日落的風景沒有看清。

這座橋,也曾令我傷心落淚。那是在我讀一年級時,我因不聽媽媽的話,連續弄掉兩張半年的坐車卡。媽媽為了讓我記住這個教訓,罰我走路上學。早上6:15從家出發,按我走路的速度,要50分鐘才能到學校。雖然媽媽幫我背書包,我空手步行,但走到橋中時,我已是得腿都抬不動了,腳底很痛。我要求媽媽抱抱,她不理睬我,大步流星地往前走。我感到很委屈,眼淚不爭氣地流出來。想到自己犯的錯誤,就不敢哭出聲來,只得忍著腳痛,一拐一拐地追趕媽媽。日出的美景一點也感覺不到,只感到這座橋好象變長了,走來走去都走不完。在媽媽的“狠心”之下,我被迫走路上學兩天。雖然我的腳底起泡了,但我也開始認識到:媽媽讓做錯事的我受懲罰,就是要我記住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自己的東西要保管好,不能隨便亂放。從此以後,我就很遺失東西了。

每次回家鄉,我都要再走走這座北江大橋。因為它讓我常回味起童年母愛的溫馨和良苦用心。這座橋不僅溝通了北江河兩岸的交通,而且維繫了許多人間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