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力量

在最無助的親情路上,親情是最持久的動力,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親情是最真摯的陪伴,讓我們感受到無比的溫馨與安慰;在最無奈的十字路口,親情是清晰的路標,指引我們到達目標。親情的力量是偉大的。

親情,是木蘭替父的故事;親情,是孟母三遷的佳話;親情,是阿炳二泉映月的鏇律。

想必大家都知道七仙女與董永的悽美愛情故事,又有誰知道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呢?董永,相傳是東漢時期千乘人,少年喪母,為了逃避兵亂而遷居到另一個地方。不久他的父親也亡故。因家境貧困,董永只好賣身到一戶財主家做奴僕,以換取喪葬費用。他在上工的路上,一處槐蔭下,偶遇一女子;該女自言無家可歸,於是二人結為夫妻。此女子用一個月的時間織成了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在回家途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說完,便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為孝感。

正因為親情的偉大,董永賣身葬父;正因為親情的動人,天帝感動而派人幫助董永。這一切,都因為親情的力量。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喪父,母親年老多病,醫生囑咐他要用鮮竹筍做湯,給她母親服用,可以治病。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哪裡有鮮竹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去給母親做湯。孟宗的母親喝了湯後,多年的疾病竟然痊癒了。後來,孟宗的官位也升到了司空。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孟宗詮釋的孝道,可謂是感天動地。因為孟宗的至誠孝道,採得救命的鮮筍,他母親的疾病才得以痊癒。這也是親情的力量。

地位顯赫的漢文帝劉恆,以仁孝治國聞名天下,他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得病臥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給母親治病的湯藥,他必定親口嘗過以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漢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正因如此,他不僅能治好“小家”,還能治好天下,以致有了後來的“文景之治”。

父母養育之恩,理當湧泉相報。漢文帝親常湯藥,也顯示了親情的重要。

親情,一個永恆的話題。正是因為血濃於水的親情,陪伴著我們走過每一個難忘的日子,譜寫了多彩的人生。

要問這是為什麼?在我們成功的道路上,是什麼讓我們一路昂首前行,永不後退?那就是親情的力量。它讓我們不再害怕一個人孤單奮戰,它讓我們知道親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永遠伴隨著我們走向成功的每一步。

愛的力量——親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