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里的親情

同學之間有著一份純真的同學情,朋友之間有著一份可愛的友情,親人之間有著一份至愛的親情。親情是人世間一種最美好的情感,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同學卻感受不到親情的存在。那么親情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自從進入國中以來,我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便自己騎腳踏車上下學。那時我剛進入國中讀書,對周圍的環境和身邊的同學都比較陌生,對國中里的新生活持有一股子新鮮勁兒。因此,在開學的前幾周里還算安穩。

可惜,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後,我已完全適應了國中生活,自然也就削弱了那份新鮮與熱情。放學回家的路上,只要兜里還有些零花錢,總會和一些同學或是去小賣部,或是去路邊小攤買些小吃來慰勞自己,儘管學校明令禁止購買路邊小攤的食物,可我們卻將禁令當作耳邊風,依然我行我素。本來吃一點東西也不礙事,然而這一吃卻耽擱了回家的時間,學習的時間也就隨之耽誤了。

一次月考,我的成績呈滑坡式下降,可謂是一落千丈,爸爸媽媽發現了其中的原因,並開始對症下藥。堅持每天接送我上下學,寧可他們自己累些苦些,但為了我未來的前途卻毫無怨言。期末考試到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的成績果然又有了明顯的進步。

親情在哪兒呢?有人說:它藏在“吃飽了嗎”、“別忘了加衣服”、“過馬路要小心”、“聽老師的話”等嘮叨中;有人說:它躲在父母為你盛飯、過馬路時牽住你的手、為你擦去額頭的汗等一些最尋常不過的動作里……父母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做,但為了我們的安全、學習,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送我們上下學,雪天為我們擋寒取曖,夏日為我們遮避陽光,雨天為我們阻擋風雨,這就是一種愛的體現。也許你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我們卻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呀,這些普普通通的話語,這些簡簡單單的動作,就是濃得不能再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