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故事讀後感

親情總是伴我們左右,有關親情的故事也總是與我們如影隨形。那我們讀一讀它們吧,然後也寫點讀後感交流交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親情故事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親情故事讀後感篇一

花了幾天的時間,把這本《親情的故事》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通過一些真實的故事,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等等。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 例如,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裡保持著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裡失去了聯絡。家裡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裡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裡,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親情故事讀後感篇二

讀了關於母愛的這本書,我不禁淚如雨下,我不得不說一句話:太感人了。

親人的愛偉大,而母愛更偉大,母親寧願自己付出生命,都要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長大。母愛是無私的,她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不聰明或不健全而冷落孩子,她只會給這個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呵護。母愛總是記得的常常是孩子,總是忘記了自己。

我認為用任何誇張的語句和行為來表達對母親的愛都不為過,母親是我們一生中最要感謝的人了。有了母親才有了我們的美好明天,讓我們都對自己的母親說一聲:媽媽我愛您!

親情故事讀後感篇三

我看了一本叫親情故事的書,我覺得看完它我學得了很多道理。我覺得很感動。我講不了這么多故事,就聽聽一個叫:自己開門,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教育了我學會獨立。

那是講一個小女孩才5歲就脾氣暴躁的爸爸趕出了家的門口,那個小女孩很傷心,只是爸爸根本不理會她,她使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只要哭,奶奶就會開門給她進來。她立馬就放聲大哭,奶奶聽見了,就急忙走到門前,開了門讓我進來。爸爸看到了,倒扯著我的衣服說:“哼,靠奶奶!你長大還是靠奶奶嗎!沒出息!!!”說完,把我扯了出去。他還說一句:“你靠靠你的腦子吧!!沒用鬼!奶奶不能幫你開了。”聽完,我覺得一把刀刺進了我的胸口,我小小年紀哪想得出好辦法!她最後就用盡吃奶的力氣拚命的開。啊,開了!進到去的時候我見到小姨流著淚,奶奶拿著我的相冊哭。我感覺爸爸好像不在,奶奶說:“你爸說,靠自己你一定能行!”

獨立,我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