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來

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蛄)蛄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這時,萬物繁茂。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人們往往會在立夏進補,以使自己的身子強健有力。

南方大部分地區,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也迅速滋長蔓延。客家人所居地方,立夏時節,已經完全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但立夏過後,卻是農耕時代,最需要人力的時候,人們希望藉助於立夏“被養”,強身健體。另一方面,體質較差、抵抗力較弱的人們容易受到病菌侵襲而發生疾病。民間開始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託著祈福、保佑平安、發財致富的良好願望。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人們還把將熟之小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或用秤秤人之輕重以祈福。立夏節民間嚴禁家人坐在門檻上。許多人還習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立夏無雨,碓頭無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