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作文400字:我們的精神嚮導

1934年10月,由於博古、李德等人"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在國小的品德課上,我們就學過關於紅軍長征的故事。當時我的品德老師就告訴過我們,品德在國中會變為3門學科--歷史、政治和地理。她說,我們上國中學歷史後,還會更加深入透徹的學習紅軍長征的起因、經過、結果。那時的我們,都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因為我們覺得紅軍的精神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不怕苦的。

接下來,我來講講長征中那些能體現出紅軍精神的小事。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乾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乾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乾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乾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乾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雖然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體現出了紅軍戰士們不怕苦、堅強、無私和熱心的精神。當然,小紅的精神也值得讓我們去學習。當她的糧食被沖走後,她大可以去向戰友們要,她是一個小女孩,她的戰友們也一定會很慷慨的分出自已的一部分糧食給她。但她並沒有這么做,她寧願自已挨餓,也不願意去問戰友要糧食。或許你會覺得她很蠢,但這恰恰體現了她對戰友的關愛。至於那位傷員,小紅沒有拋棄他,而是盡心盡力的照顧他,體現了她負責任的精神。一個小孩子都有如此偉大的精神,可想而知,我們的紅軍有著怎樣的精神。

紅軍有些精神是我們學不來的,但我們要學會去學習。紅軍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精神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