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雷鋒的作文:雷鋒紀念日

又到了每年的3月5日——雷鋒紀念日。這一天全國人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用實際行動緬懷雷鋒同志。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建設在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的很多思想和行為變得物質化。儘管不會有人認為雷鋒精神早已過時,但很多人只是把學習雷鋒當作一種形式,把去烈士陵園拜祭,去孤兒院,養老院服務當作一種例行公事。而雷鋒精神也會隨著3月5日過去而漸漸被人們淡忘。在這樣程式化的行動之中,雷鋒精神的實質很難發揚光大,雷鋒精神中那種生機勃勃的活力也因此有所減弱。

每年國家都會大力提倡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在生活中點點滴滴中體現出來的,要學習雷鋒精神當然也要在平時多積累。既然要學習雷鋒精神,我們首先要搞清雷鋒精神的實質是什麼。雷鋒精神的實質是熱愛祖國,處處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獻身精神;是只講奉獻,不講索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是服從大局,不計個人名利得失,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的釘子精神。

有人會說雷鋒精神有一些是有時代特色的,在今天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可是我們要說,雷鋒精神是與時俱進的,首先,雷鋒勇於克服困難,自覺為國分憂、勤儉節約、奮發進取、樂於奉獻的精神,不僅是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道德精神動力源泉,也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雷鋒時時想著別人,處處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都是實踐三個代表的精神財富。其次,雷鋒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文化的優秀結晶,一方面,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並服務於經濟基礎;另一方面,雷鋒精神是屬於社會主義道德思想文化體系,它的意義和影響不僅早已被歷史定格為代表社會主義道德價值取向的一面旗幟,也是代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求的道德體系。

如果說一定要有所改變的話,我想我們要改變的就是學習雷鋒的方式。近年來,不少人開始呼籲豐富學雷鋒的方式,提倡以日常的雷鋒式行為,以富有時代特點的工作為主。有人甚至提出了“真正的雷鋒在崗位上”這樣的口號。的確,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學雷鋒活動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為學雷鋒活動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要牢牢把握雷鋒精神的實質,從實際出發,適應發展變化的時代需要。不能把雷鋒精神簡單地理解為掃掃地等做一件好事,雷鋒精神是較高的道德境界,要把學雷鋒活動與加強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緊密聯繫起來。從法律的角度看,目前社會上缺乏誠信、道德淪喪現象泛濫,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解決這些問題,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同時,大力提倡雷鋒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雷鋒精神的一些現實思考,我會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以雷鋒精神為動力,努力學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懇請黨組織繼續幫助我、考驗我,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時間的車輪進入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在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來臨之際,我們迎來了3月5日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38年前的3月5日,毛澤東同志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中華大地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

每年的3月5日,政府機關或企事業單位都要組織下面人上街去學雷鋒,這本是件好事情,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值得弘揚的行為卻變成了一個無聊的形式。

雷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也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公而忘私,愛僧分明,對技術精益求精……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對於他的精神,毛澤東曾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在三月“學雷鋒”活動中老師為了讓我們學習雷鋒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鍛鍊學生從小養成為他人、為社會做好事的良好習慣,我們班決定帶領同學們走出校門,參與社區文明建設,用雙手美化校園周邊環境。

記得在我上國小的時候,又一件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記得那天是學雷鋒日,我和我的好朋友王俊中午被老師留下,幫老師判上午聽寫的內容,直到很晚才走。我們以飛快的速度跑回家吃飯。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裡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一個人,知道他是一個樂於奉獻卻不求回報的人,知道他是最可愛的人,知道他的名字叫雷鋒.雖然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了,但是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永恆的、寶貴的東西...

三月里,大大小小的節日很多,就我所知道的而言,有植樹節,情人節,消費者節日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雷鋒的日子。雷鋒,這個平凡的少年,這個樂於助人,捨己為人的少年,這個無私奉獻的少年。

學習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傳統的優良美德,可是當我看完這幾幅畫後,真為當今人們的思想感到不安。你瞧,是誰在出板報呢?喔,原來是報社的王叔叔,只見他正拿著粉筆在版牆上出報,他想寫“向雷鋒同志學習”,發揚雷鋒精神,希望人民都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