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吃年夜飯的作文700字

大年三十,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坐在桌子上吃年夜飯。今晚的年夜飯非常豐盛,有鹽焗雞、紅燒肉、釀豆腐、臘肉、臘腸……大家都非常高興。

吃完飯後,我問爺爺:“為什麼要吃年夜飯?年夜飯是怎么來的?”爺爺回答說:“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與親人團聚。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傳統習慣。春節(過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不出遠門,忙著準備過年的食品、迎接遠歸的親人。過年吃甜粄、煎丸子、饊子,還有鹽焗雞、紅燒肉、釀豆腐、臘肉、臘腸等客家菜。”

我又問爺爺:“那我們今天晚上吃的鹽焗雞、紅燒肉是誰發明的呀?”

爺爺笑著說:“這不是誰發明的,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傳說是客家人以前擔鹽上江西時,把雞埋在鹽擔里以備路上吃而無意發明的。紅燒肉呢,傳說蘇東坡家住在河堤旁邊,他經常把自家的豬肉切成方塊,做好後送給修河堤的工人吃。他把這種肉稱為‘東坡肉’,後來人們就簡化成了紅燒肉。”

“爺爺,那您最愛吃的釀豆腐又是怎么來的?”我又問爺爺。爺爺喝了一口茶,笑著說:“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後來因為在吃飯點菜的時候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聰明的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面面俱到的辦法,製作出了釀豆腐。”

這時,我的表弟接著問:“外公,那我最愛吃臘肉、臘腸又是怎么來的呢?”爺爺說:“腊味至今已有很長的歷史了,當時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興旺,當時的豬肉除正常屠宰銷售外常有剩餘。一次偶然的機會,當地有一個村民把剩餘的豬肉用食鹽鋪撒面上,次日又將用鹽醃製了一夜的豬肉用繩吊掛起來,時值冬至,連日大雪,無法出門,那戶人家便將醃製的豬肉取下煮食,卻發現味道不同一般,鹹香可口。從此,用鹽醃製豬肉成腊味的工藝便流傳開來。而臘腸呢,是廣州的夥計看到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經常攜帶的灌腸,覺得這玩意兒不錯,在臘肉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

吃豐盛的年夜飯時,全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邊,一邊吃飯,一邊說說笑笑,我覺得那是最幸福的時刻。我真想天天都過年,天天都吃年夜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