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石梯的老伯

最近,我們學校舉行了“八榮八恥”宣傳教育活動,其中有一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就是教育我們要樂於助人。這不,你瞧,他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嗎?想知道他是誰嗎?那就往下看吧!

他,個子不高,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頭髮都已被歲月染白了。他就是那位鑿石梯的老伯,他愛幫助人,幫的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許多的人。

開始我對他並沒有好感,可是有一件事讓我改變了自己對他的態度,並且越發地敬佩他了。那是去年春天的事了。一個假日裡,我和夥伴們一起去後山玩耍。來到山腳下,便聽見一陣“叮噹叮噹”的鑿石聲。順著響聲往上看,只見一位50多歲的老伯伯在半山腰的那段陡坡上鑿石梯。他腰系汗巾,手中的那柄鐵錘正一上一下揮動著。一看那段陡坡,我就有點心悚。它又陡又滑,不知曾有多少人在這裡跌破頭、扭傷腳,單是我一個,就摔過好幾跤呢!

我們順著山坡往上走,來到老伯身邊。只見他額頭上爬滿了密密的皺紋;臉上掛著密密的汗珠;一雙粗糙的手,左握鋼桿,右揮鐵錘,在不停地鑿著、鑿著,隨著“叮噹叮噹地”聲響,碎石濺飛。他的腳下現出了一級級平整的石梯。鑿完一級石梯,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捶捶腰,費力地站了起來,面朝我們笑著。

我看得出,這是一種欣慰的笑。“大伯,你鑿這段石梯,村里給你多少錢呢?”我不由得問道。“什麼?……”他抬起頭,疑惑地看著我:“修橋鋪路,做點好事,還要錢?”我被問得臉都紅了,十分狼狽。―――我這是在貶低老伯的人格啊!

老伯一聲不響地挑起工具走下山坡了,我和夥伴們喜滋滋地踏上了那段新石梯,走上了陡坡。

我轉過身子,把目光投向山腳下的小路,那個挑著擔子的老伯的身影正漸漸遠去。我突然想到:該問一聲他的尊姓大名。可是那位老伯,已融入春日的斜暉里了。

啊!那老伯布滿皺紋的臉和那雙粗糙的手,深深得攝入了我童年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