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貝殼為話題的寫事作文600字

篇一:貝殼船

我家有一艘貝殼船,它全身是由扇形的貝殼組成的,活像一隻正在海面上乘風破浪的小帆船,所以它又叫“乘風波浪”號,這是媽媽在我過生日的時候送給我的,我非常喜歡它。

船的桅桿上豎著代表我們中國的三面鮮艷的紅旗,迎著風兒飄揚。桅桿上還有貝殼組成的帆,被風吹得鼓鼓的,正在海上隨風飄蕩。船帆上寫著:“一帆風順”,仿佛預祝我做事能夠一帆風順,馬到成功。船上還有兩名“小乘客”,一位是蝴蝶,一位是貓頭鷹。蝴蝶張開那殘破不全的翅膀,仿佛是被大雨淋的。雖說不全,卻也顯出那堅強不屈的精神。他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上天,好像在等著什麼噩運降臨。而那隻貓頭鷹呢,低著頭,雙眼緊閉,翅膀合在一起,仿佛在做祈禱,希望能躲過這場災難。在這兩隻小動物身上,仿佛記敘著這樣一個事:“它們的島上發生了可怕的水災,把島都給淹沒了。蝴蝶和貓頭鷹看見了岸邊的貝殼,就搭建了這艘用貝殼做的船,在廣闊的海上漂流……

每次早上醒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艘貝殼船,而那兩名“乘客“眨巴著眼睛,好像在催促我趕快上學呢!每當我遇到難題,想放棄時,又看見那威風凜凜的帆船、那兩名“乘客”,它們用堅定的眼神望著我,好像在說:“不要氣餒,通往直前!”,我又仔細思考起來,終於幹掉了那道難題。我喜歡我家的貝殼船。

專家點評:

本文主要是通過作者認真細緻的觀察,寫出了貝殼船的外部構造,作者有層次有重點的對船上兩名“小乘客”的描寫讓本文生動有趣,給讀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表達了作者對貝殼船的喜愛之情。

篇二:貝殼精靈3

晚上,朵朵睡在了貝殼裡,巧巧和許俏偷偷地爬上屋頂,移開瓦片……“啊!她就睡在貝殼裡吧!快拿來吧!”於是巧巧將貝殼拉了上來。

第二天……“啊!朵朵呢?朵朵——朵朵——哎!找不著了!怎么辦怎么辦?”貝貝急壞了。

到了學校,巧巧和許俏笑眯眯的對貝貝說:“嘿!今天怎么無精打采?被罵了?還是沒睡好?還是貝殼……”貝貝對他們翻了白眼:“會不會是……”“鬼要偷呢!哼!”巧巧抬起了頭,“我現在有更好的東西!比貝殼好100倍啊!我看見你貝殼丟了,吶,給你!”貝貝急忙打開,果然朵朵不見了!

放學了,貝貝一個人坐在小花園裡,動也不動,心已經碎了,貝貝的朋友本來就很少!上次巧巧又和他絕交了,就只有朵朵一個最好的朋友,竟然又沒了!想著想著,默默的哭泣起來了。

“就在這吧!”“行!就這裡!”巧巧和許俏來到了小花園,絲毫沒注意到樹後的貝貝。“行嚟!把‘戰利品’拿出來吧!”貝貝看見巧巧從書包里拿出了瓶子,打開,裡面有隻精靈飛出來,一點也不像朵朵,就像變了個人,原來卷卷的頭髮變成了平發,笑口常開的臉龐卻是冷冰凍的,絲毫沒有笑意,裙子也變了。許俏問:“你叫什麼呀?”“我叫朵朵。”“啊!”貝貝深吸了一口氣,“真的是他們偷的!”巧巧笑眯眯地說:“以後我倆是你主人了,知道不?在班上有個叫貝貝的人,別理他!”“是。”

晚上,貝貝翻來覆去睡不著,“明天一定把朵朵偷回來!一定!”

想知道結果怎么了嗎?等待下一期——不肯回來?!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想像作文,作者想像貝殼精靈的故事,描寫生動具體,引人入勝,吸引讀者的目光,文章想像合情合理,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的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於作者故事的夢境一般,但文章主題不夠鮮明突出。

篇三:高山上的貝殼

每次作文課,老師都會帶給我們驚喜!今天也不例外喔,“大門”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枚古老而神奇的貝殼。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你們在海灘上撿過貝殼嗎?”老師問大家,“貝殼誰沒見過呀,我家就有!”這時只見老師拿出來一個東西,大家仔細一瞧,原來是一隻貝殼,看上去灰不溜秋的,還有很多斑點,殼上還有許多髒東西,老師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啊?

“告訴你們吧,並不是只有沙灘上才能撿到貝殼,這貝殼啊,是從高山上撿來的呢!”老師一說完,我們都驚呆了,誰不知道貝殼是生長在海里啊,高山上怎么會撿到貝殼呢?這不是天方夜譚嗎?老師見我們都不相信,於是就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一位青藏高原的旅行者在途中休息的時候,從路邊隨手拿起一塊”小石頭“玩賞”,他注視著這塊“石頭”很長時間,竟然吃驚地發現這是一塊古代的貝殼化石,這一發現使這位旅行者對青藏高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在高原上大量蒐集各種生物的化石進行研究,最後科學家發現,第三紀以前,青藏高原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發生了地質運動,使它迅速地抬升,最後就形成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那些海洋生物化石就是地質運動後留下來的,所以說呀,並不是只有海洋里才能撿到貝殼,高山上同樣能撿到貝殼喔!”

哇,原來是地質運動造成的啊!我不禁對那隻貝殼肅然起敬,這可是幾萬年前的貝殼啊!

篇四:貝殼的愛情

看啊,掛飾品商店門前有一個水族箱裡面有一個藍色紫鑽嵌有銀色外邊的新型掛飾,掛飾的左側則是這家店老闆在遊玩時從河邊撿來的一片貝殼。

對,就是它,那一個不起眼的殘缺貝殼,稜角髒了。不完不全的它有望找到一個好貝殼和它在一起,喔,殘缺的它。

過去了很久,掛飾店老闆又拿來了兩隻貝殼許多水草,掛飾被人買走了,店老闆準備做成一個水族箱那兩隻貝殼——我們先暫且叫他們一個阿貝一個阿仙吧。

殘缺的貝殼遇見了阿仙對她一見鍾情,與她從天聊到地,與其這么說,還不說是從自己的身世說到這家掛飾店兩隻沒見識的貝殼知道的也就這么多了。

喔,接下來介紹的是店老闆的兒子,那個愛偷偷摸摸亂動東西的小孩子桀驁不馴的小比利這兩天,他看準了那隻水族館的貝殼白玉貝就是我所說的阿仙,那孩子把阿仙掏了出來躡手躡腳的去一邊做他的雕刻貝殼去了,額,其實就是把他的名字刻上去。

對,到這裡阿仙就沒有了與殘缺的貝殼的邂逅了。

殘缺的貝殼傷心失落他的情緒異常不滿,而後4天后,殘缺的貝殼被小比利扔到了土裡。喔。僅僅邂逅了兩次相見——再見。

殘缺的貝殼的愛情是殘缺的,甚至說不上愛情,只是邂逅了,說到這,貝殼就罷了。

殘缺的貝殼多年後被兩個孩子挖了上來他沒死,可以說土裡面有溪水叫他活了下來,當孩子們把這隻貝殼裝進一個魚缸里時,殘缺的貝殼側面正有一隻白玉貝,她有著不平滑的背面上面刻著“比利”。

誰知道,到底是不是最後的邂逅,兩隻貝殼的愛情。

篇五:貝殼的樂趣

貝殼,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在海灘,就有一個又一個、千奇百怪的貝殼。這次的綜合課我們就做了一次貝殼工藝品。

“叮鈴鈴,叮鈴鈴”,我們期盼已久的上課鈴終於打響了!同學一個個坐姿端正,聽老師講在做事應該注意哪幾點。講好後,同學們就急不可待的拿出自己帶的貝殼,同學們帶的貝殼可真是多呀,幾乎可以開貝殼專賣店了,讓我大開眼界。有紅的、白的、紫的;方的、圓的、螺旋的;大的小的;臭的、香的、無味的……我拿出了自己帶的貝殼,他們幾乎都一個樣,我怎么也想不出應該做一個什麼東西。正當我尋思做什麼的時候,徐威廉的“龍蝦戰車”已經問世,接著又來了個“海星雷達防偽系統”,可真是有意思。其他同學也不甘示弱,有的拿出了個“蝙蝠魚”,又有的拿出了個“蝸牛”,還有“螃蟹”、“烏龜”,我的同桌翁佳樂還做了個四不想的“超人”呢……我也不能落後了,絞盡腦汁才想出做一個橋好了。不一會,我的“跨鉛筆大橋”就完成了,可黃澤輝過來一碰,我的橋就成“斷橋”了。這時候,老師帶著林文杰的照相機來拍照了,同學們爭先恐後的把自己的作品讓老師拍照,我也不例外。可輪到老師拍我的“斷橋”時卻說:“戚嘉浩,你的作品不夠好看,就不拍了。”我雖然大失所望,可還是很高興,因為這一節課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但願下一次貝殼工藝品課快點到來!因為這樣的課不僅可以讓我們大開眼界,而且可以提升我們的動手能力,真是益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