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廬山為話題作文八篇

篇一:迷人的廬山

廬山是我國的名山之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廬山風景秀麗,空氣新鮮,環境幽雅。

春天,廬山有許許多多的的小草和小花發芽了,它們好像都在向我們點頭,真美麗。

夏天,廬山的霧從山谷升起,人們被包裹在霧中,就像人間仙境。

秋天,廬山的果子成熟了,小朋友的腳,常常被那香味勾住。

冬天,小朋友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他們在雪地里玩堆雪人、打雪仗呢。

廬山真美啊!

篇二:廬山

九點鐘,我和媽媽來到了廬山腳下,抬頭望去,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山上的石梯仿佛一根根銀絲從空中拋下,在雲霧中飄飄悠悠,若隱若現,仿佛風一吹就要斷掉似的。

我們開始上山了,在路上媽媽告訴我山上有一個三疊泉,這可是廬山聞名中外的景點,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往山上跑去。走了一段時間,我聽到嘩嘩的水聲頗有節奏地從山上傳來,我循聲迎了上去,我拐過一個山彎又一個山彎,我終於來到了瀑布腳下,站在瀑布腳下,看瀑布就像一座珍珠的屏;瀑布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從天而降,聲音仿佛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出山崩地裂的響聲,仿佛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不時來一陣風把瀑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瀑布那巨大的聲音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我永遠也忘不了廬山的三疊泉。

篇三:廬山作文

我國山河壯麗,景色萬千。有許多座名山,廬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名山。廬山的地理位置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我雖然沒有去過廬山,是因為媽媽去過,我才知道,媽媽曾跟我講過,我從媽媽的照片上也可以看得出來。

那裡的樹木長得鬱鬱蔥蔥,其中松樹和柏樹最多,那迎客松像人一樣招待客人,它的樹枝那樣伸展著,好像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這裡遊玩。

大月山是其中的一座山峰,就在它的腳下,有一個大月山湖,那裡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大月山上的樹木長得翠綠又茂密,大月山湖的湖水清澈透底,岸上還長著一些黃色的野花,美極了,看了都能讓人心情舒暢。

廬山瀑布最令人喜歡,雖然沒有古代那么壯觀,那是因為環境變化了,變得很乾旱,瀑布的水也變少了,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了。現在,廬山瀑布遠看像一條長長的白線,近看也沒有那么壯觀了。廬山還有很多懸崖峭壁、山洞、小溪、峽谷、山峰,我真想去看一看啊!

篇四:霧之山-廬山

秋冬之季我來到廬山,發現俊俏的廬山五老峰在層層白霧的籠罩中顯得格外動人。廬山的白霧美麗極了!霧中的五老峰別有一番風情!如果您和我一起置身於雲霧籠罩的山路上,一定也會和我一樣,一看就不想挪步,任目光巡遊四方。

廬山五老峰就像五位從天而降的白衣仙女。蓋在山頂的時隱時現的霧,給她們戴上一頂頂若有若無的白色絨帽;環繞山間的濃濃密密的霧,為她們披上一襲襲厚厚的白色羽絨服;山腳下起伏變幻的霧,讓她們穿上了一雙雙可以奔跑的白色皮靴。白霧瀰漫,仙女下凡,一種生活在仙境裡的感覺油然而生!

廬山山勢奇秀,以多霧聞名。那朦朦朧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雲霧啊,有的像綿羊,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雪花,有的像火焰……不久前剛從濃霧中跳出來的可愛的小白兔,一下子就變成了兇猛的霸王龍;剛剛還是美味可口的漢堡包,忽然就換成了難以下咽的芥末;好在很快地雲聚霧散,它又會變幻為我心目中最喜歡的數碼寶貝和美味佳肴了。

廬山,我慕名而來,更因為你有白霧裊繞而流連忘返!

篇五:廬山游

早聽說過廬山風景如畫,山清水秀,今年的國慶節,我終於如願以償地隨同家人一起來到廬山,飽覽了它的雄姿。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鬱四百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盤旋,我們終於到達山上。一踏上山徑,山上煙霧瀰漫,仿佛人進入了仙境,就使人感到全身清涼。路邊的泉水清澈透明,就連泉水的底的沙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真仍是人間仙境啊!仰望頂峰,山峰上雲霧繚繞,若隱若現,更為頂峰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我們終於登上險峰山頂上,從頂峰俯視群山,山下樹林一片鬱鬱蔥蔥。這頂峰又叫豬頭峰,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為這豬頭峰提詩:“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來到山谷,一道高几百米的瀑布展現在我的眼前,流水從幾百高飛流直下。打在石頭上濺起水花,形成一層層水霧。爸爸告訴我,這就是著名的三疊泉瀑布。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幾百米高的懸崖泉水飛流而下好似一條條巨龍在怒吼、奔騰。這氣魄就是唐代詩人李白詩中寫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說到廬山怪石嶙峋,這一點也不假,最著名的山峰要算屋老蜂了,從遠處望五老峰,五老峰就象五位老人緊緊的靠在一起,五位老人眼睛凝視遠方,好象是在向人民訴說著廬山的神奇、美麗。老人的五官和頭髮都是惟妙惟肖。老人在太陽光的照耀下臉上還泛起紅光。

廬山的美景深深的吸引著我,它不愧是世界遺產--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它的美使我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篇六:廬山

今天要去廬山玩,我特別興奮,這讓我想起了許多關於廬山的詩:蘇軾的《題西林壁》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等等。

我們乘坐汽車上了路,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駛,一進廬山風景區,就看到了數不清的深林樹木,青松、翠竹、水杉,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汽車繞著長長的環山道行進,無數大大小小的山峰呈現在眼底,一路走我一邊抬頭看,只見山頂上飄著雲,好象山在雲彩上面似的,我不知道哪座山是廬山的主峰,也分不清東西南北,真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到了遊覽區,我們先來到含鄱口。這裡的風可真大呀!有許多人都穿著簡易雨衣和長外套還凍得渾身打顫,我們一家因為沒有準備都只穿著薄薄的夏天衣服,真有些受不了。在含鄱口我看到了對面的五老峰,只見在雲霧中,有五座山峰時隱時現,真象一位仰臥的老人頭。我們看過五老峰後,就直奔三疊泉。

三疊泉就是李白詩中的廬山瀑布,有人說“不到三疊泉,不是廬山客”。聽說前天剛下過一場大雨,瀑布很大,就更應該去看看了。

沿著石頭鋪成的小路,聽著嘩嘩的溪流聲,向三疊泉走去。走了大約二三里路,開始下台階,大概要下一千多級台階才能看到三疊泉,望著看不到頭的一級級台階,我有點發愁了,要不是媽媽用“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話來鼓勵我,我真不想走了。

終於,我們到了。啊!瀑布真壯觀,它從高高的山崖的缺口處,飛瀉而下,經過了兩處平地,把瀑布分成了三層。對面的山崖上被滿天飛舞的“小珍珠”打得濕漉漉的,我站在瀑布附近,聽著水流的轟鳴,任憑飛濺的水珠落在身上、臉上,靜靜地享受著這種美景,我都不知道用什麼來比喻它了,只能借用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形容了!

瀑布下面有個潭子,水漲出了潭面,碧綠的潭水順流而下,讓人覺得舒服。

看完了三疊泉,我們又遊覽了仙人洞,說實話,這次的遊歷我一生難忘。作文

篇七:游廬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以前每當讀這首詩的時侯,我就很想去證實一下,廬山是不是真的如李白的詩中寫得那樣美麗壯觀。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告訴我,爺爺奶奶要帶我去廬山遊玩,我高興得幾天都睡不著覺。

那天早晨,我起了個大早穿好衣服,和爺爺奶奶坐火車去九江。小住了幾天后,就坐上旅遊車,上廬山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終於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廬山。我迫不急待地跳下車,啊!周圍到處迷漫著大霧,感覺就像到了仙境一般。好冷,奶奶趕緊幫我穿上外套。雖然是七月份,但這裡都要穿起秋裝了,難怪都說廬山是避暑的盛地。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的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最高山峰海拔1474米。有神奇的仙人洞、傳說中的迎客松、氣勢雄偉的三疊泉、黃龍潭、烏龍潭,還有國共兩黨領導人住過的“美盧”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三疊泉,聽導遊說三疊泉被稱為天下第一飛泉,來了廬山不去三疊泉,就不算來廬山走了一遭。

三疊泉的美景必須爬到山頂才可以看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爬行,我們終於到了。只見一道清泉從山上流下,就象是從銀河落下來的,遠遠望去好似一道銀白的絲巾鑲在山間。導遊介紹說三疊泉落差為155米。一疊直垂,水從70多米處一傾而下,遠看似雨雪交加,近觀似大霧瀰漫;二疊高約50米,跌宕奔涌,帶起散珠細霧,凌虛而下;三疊又長又闊,洪流傾瀉,如玉龍直闖潭中,激起滾滾波濤浪花,在山色空濛中,猶如一幅生趣盎然的水墨畫。不愧被稱為天下第一飛泉。據說三疊泉是在大約在宋紹熙二年(1191),被一樵夫發現,於是傳播開去,並從此轟動了廬山內外。

看到這么美麗壯觀的三疊泉,我迫不及待地跳到水裡玩了起來,來時的疲勞也立刻拋到九宵雲外了。

廬山真是太美了,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真不愧為人間仙境。通過這次旅遊,我開闊了視野,也增長了不少知識。

篇八:廬山旅遊記

早就聽說廬山風景優美,我很想去玩玩。今年暑假,爸媽帶我去了廬山。

八月一日一大早,我們就從家裡出發了,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來到了廬山腳下。導遊說:“我們馬上就要進入盤山公路了,請大家坐好。”進入盤山公路,旅遊車像蛇一樣繞來繞去,我們的身體就像不倒翁一樣,一會兒倒向這邊,一會兒倒向那邊,難受極了。晃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目的地——廬山老別墅。我們參觀了六座別墅,其中,我最喜歡賽珍珠的別墅。賽珍珠是著名的作家,她是第一個將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翻譯成英文的人。她給這部書取的英文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我覺得這個名字非常貼近《水滸傳》的內容。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她一樣的大作家。看守別墅,我們便去吃午飯了。

吃過飯,我們便來到了錦繡谷,映入眼帘的是滿山鬱鬱蔥蔥的樹木,遮蔽著山路上透不進一絲太陽。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像兔子,有的像馬,還有的像蛇……。順著台階往下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別斷崖邊,導遊對我們說:“這個斷崖還有一個故事呢!相傳明朝初期,陳友諒追殺朱元璋,朱元璋逃到這裡,眼看無路可逃了,心想:“我命休矣。”誰知,他的白龍馬突然縱身一躍,就從這邊飛到懸崖的那邊去了,陳友諒的追兵只好在懸崖這邊乾瞪眼。如今,這石頭上還留有四個馬蹄印呢。”聽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朱元璋的馬太了不起了,在危急時刻,它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主人。

出了錦繡谷,我們坐纜車來到了石門澗。順闃台階往下走,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石頭,很像一個人伸出食指指向東南方,導遊告訴我,那塊石頭就是有名的“仙人指路”。接著往下走,我們來到了“天然壁畫”。導遊講畫裡面有四種動物,我們就好奇地仔細尋找起來。我先找到了一隻老虎和一條龍,然後看見在龍的尾巴上有一隻兔子,可是我們怎么也找不到最後那種動物。導遊提醒我們:“你們看看這整幅畫像什麼?”我們認真觀察起來,過了一會,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烏龜。”看著壁畫,我想“大自然真奇妙,能塑造出這么惟妙惟肖的畫。”

走出石門澗就到了廬山腳下的停車場,我們乘上了返回南昌的汽車,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秀麗文明的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