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風俗趣事

元宵節,邁著輕快的步伐向我們走來。爸爸不禁回憶起他的童年,便講起了他小時候怎么過元宵節。

“元宵節,玩燈是一個重要的活動。記得我十二歲時,我媽給我扎了一個紙龍燈。”

“當然,龍燈是紙和小竹條做的,比不起現在的電子花燈。”

“啊,那個燈好玩呢!頭一搖一擺的,亮堂堂的。我可喜歡這個燈了。人家來了,我第一件事就是拿著龍燈,向人家炫耀。別人羨慕死了。”

“好不容易,元宵節到了。我們一起走上村頭。乖乖,人太多了!大人們在猜燈謎,小孩子玩燈,可熱鬧了!”

“小孩子,最怕‘打燈隊’了。‘打燈隊’里都是一些調皮的孩子。他們一般都拿著長棍子或小石頭。他們頭領喊吃什麼,其他人就一起上,去打那類的燈。”

“‘玩燈的霞子,砸燈的麻子!’不好,“打燈隊”來了!”

“吃魚肉!”這下子好了,我旁邊的一個孩子正好拿著一盞魚燈。打燈隊的開心的不得了,前面幾個馬上沖了過去。頓時,幾根竹竿插進了他的燈籠,蠟燭熄滅了;接著,幾顆石子砸了過來,燈上蒙的紙被打得千瘡百孔。頭領過來了,使勁一踩,孩子的燈就爛了。‘哈哈哈!’旁邊的打燈隊哈哈大笑。有的笑得捂住肚子,有的甚至笑出了眼淚。‘站住!’大人來了,一把拎起一個小孩,狠狠地打他屁股。其餘打燈隊員立馬溜之大吉了。”

在一旁的奶奶忍不住背起了《瞎子觀燈》:“小把戲要玩燈,滿街都是玩燈人……堂里掛的是張仙的送子燈。”

“還有個好玩的呢!”旁邊的爺爺也爭先恐後地說了起來。“懶婆娘巴的是正月半,好玩嗎?”

“為什麼呢?”我連忙問。

“因為那天啊,女人們不用燒飯,不用做事。我記得,你奶奶年輕時正月十五還曾跪過茅坑呢!”

“什麼原因呢?”我問。

奶奶想了想說:“跪茅坑神能生子!”

我不禁大笑起來。

通過這次採訪,我不由地發出感慨:在那個年代,元宵節是多么有趣呀!但是,現在的正月十五節味卻越發淡了。我多么嚮往以前的元宵節氣氛啊!

梅嶺國小五(10)班

王逸佳